全国两会一如既往地热闹。
今年的两会却又有些不同,人们关注的不只是政策和数据,还多了一份科技的新鲜感。
当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戴上一副轻巧的眼镜,展示了一段实时录制的现场会议,所有人都被那副眼镜的强大功能吸引住了。
为什么这款眼镜能引得众人围观?
因为它不仅能录制,高效储存信息,还能实时叠加字幕,甚至可以翻译外国记者的问题,让与会者们亲身体验科技的力量。
这样的科技创新无疑成了大会的一大亮点。
走进会场,你会发现科技无处不在。
李东生的增强现实(AR)智能眼镜,仅仅是众多黑科技中的一例。
记者们穿着来自深圳的外骨骼机器人,单手举起了20斤重的摄像机,而他们轻松的神情毫不费力,仿佛手中只是个轻飘飘的枕头。
这种外骨骼机器人,尤其受到了媒体的青睐和体验。
它不仅能减轻体力劳动者的负担,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他们的安全。
实际上,这些科技产品不仅是展示,它们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这些科技背后是广东制造业的持续创新。
数据显示,广东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连续五年居全国之首,成为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具体来说,广东每生产10台机器人中,有4台源自这个地区。
这背后是广东深厚的制造业底蕴。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的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从最初的代工生产,到如今的自主研发,一步一个脚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广东机器人正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从汽车制造到家电生产,这一切都离不开智能化的助力。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广东省一直非常重视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从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推动各市出台的配套措施,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保障。
自2018年以来,广东省连续部署了三轮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投入了大量财政资源用于关键技术的突破。
这样的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也培育出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
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公司,这些名字不仅在国内无人不知,在国际上也非常有竞争力。
广东的先进制造业正在全球舞台上展现风采,成为标杆。
看着这些科技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不禁让人感慨广东制造的力量。
每一个新产品的诞生,背后都是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未来,广东的智能制造还将继续迈入新的高度,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席。
科技的本质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正如这次全国两会上展示的种种黑科技,无论是便利的AR眼镜还是强悍的外骨骼机器人,它们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这些产品不仅展示了广东制造的硬实力,更让人们看到了科技的无穷可能。
希望未来的两会,也能迎来更多这样的惊喜。
科技,正在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而我们,也期待着看到更多源自广东的惊艳创新,为世界呈现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