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了部队,新兵家长们最担心的,恐怕是老兵打骂新兵;对部队领导来说,最恼火的,也是这种事。
班长王辉,最近是喜事连连,最让他高兴的,莫过于让他担任新兵班长了。
新兵连是让新兵们实现从一个普通青年到一名合格军人转变的地方,新兵班长无疑就是新兵的启蒙老师,是新兵的引路人。
常言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部队也有句话:“什么样的班长带什么样的兵”。
在战友们眼里,能被挑选去担任新兵班长,说明你不仅军事素质好,而且思想品德、自身形象也不错,这当然是一种荣誉。
王辉就是一位出色的班长,小伙子不仅长得帅,形象好,而且事事以身作则,样样不甘人后。
不久前在旅里的军事比武活动中,王辉带领全班过关斩将,夺得班综合第一名,旅里刚为他记了个三等功。
一次参谋长当面夸他时,他立正敬礼,扯开大嗓门:“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在连队,一班班长往往是班长们的标杆。
这次被参谋长点名担任新兵一连一班班长,王辉深感信任,当然也是信心十足。
难怪王辉班长能带领全班拿旅里第一名,他在训练上的确有一套。
他常说:“训练训练,既要训也要练:训贵严,才有高标准;练贵恒,才有好效果。”
果然,旅里3个新兵连第一次会操,王辉这个班,不出意外地拿了个第一名。
训练内容全面展开,训练强度愈来愈大。
这天晚饭后,一封举报信突然出现在连部会议室的桌子上。
会议室的门平常是开着的,靠近连长和指导员的宿舍,两人经常在这里商量工作,
其实,门外就有个意见箱,写举报信的人舍近求远,肯定是想反映什么问题,急于早点引起连首长们的重视。
打开信一看,原来是举报一班长王辉的,反映他殴打体罚新兵,信末并没有署名。
连长一边看信,一边将大意说给指导员听。
指导员边听边看向门外,新兵们刚吃完饭,正三三两两地走回宿舍。
一班门口,有个新兵正向着会议室张望,视线交汇的一刹那,新兵赶紧往房间里一缩。
“胆大妄为!”连长看完信后,一拍桌子,满脸严肃。
举报信虽然是匿名的,连长和指导员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新兵训练开始前,旅里专门对带新兵的干部战士进行了教育,还出台了包括“严禁打骂体罚新兵”在内的《十个严禁》,要求大家人人熟记,严格遵守。
更何况参谋长当时在新兵训练动员大会上,还特意进行了强调,还要求新兵们对班长、排长这些人加强监督。
在旅里三令五申的情况下,一班长如果真的存在这种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
想一想,王辉是旅里的优秀班长,还是参谋长亲自点的将,出现这种情况,令人难以置信!
连长和指导员一合计,把一排长喊了过来,成立个三人调查小组,先不声张,悄悄调查。
一排长仔细看完举报信后,怎么也不相信,在自己眼皮底下,像王辉这样优秀的班长,会出现信中所说的那些情况。
不管信不信,他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按照指导员的要求,从侧面了解了解,对王辉多观察观察。
指导员准备从一班开始,找新兵们谈谈话,借机了解一下新战友们的情况。
一排长并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相反,对王辉的观察,倒让他对这个班长更加佩服。
指导员和一班的11名新兵谈了个遍,人人都说班长的好话,有两人说班长训练特别严,指导员追下去,也没有追出来什么线索。
正纳闷的指导员,忽然想到刚发现举报信时,一班门口那个看到他后躲回房间的新兵,谈话时知道他是小李,他需要再和小李聊聊。
忐忑不安的小李,看到眼前的指导员和颜悦色,不仅主动承认了是那封信的“作者”,还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清清楚楚。
原来,随着新兵连训练力度的增强,小李觉得班长要求太严,自己有些吃力。
小李在炊事班有个老乡,一次在他面前诉苦时,这位老乡半真半假地告诉他,有意见可以提,也可以写信举报。
小李想起来新兵训练动员大会上,的确有首长讲可以反映班长、排长的问题。
当面提意见自己不敢,怕留下“刺头”和“怕苦”的名声,也怕班长以后打击报复,况且班长对自己也不错,最后就写了那封没有署名的举报信。
想起老乡还提醒他,要把事情夸张一些,才会引起领导的注意……自己也就添油加醋,把班长拍拍自己肩膀、帮自己纠正队列动作、让大家练军姿等等这些正常的事情,说成是打骂体罚……
小李觉得,如果写封信,训练就能不那么严格了,自己也就达到目的了;至于班长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他倒没想过。
指导员给小李讲了番道理,说得小李直点头。
指导员想,对新兵的正面引导,人人都应做好,包括小李那名炊事员老乡。
真相大白,一场虚惊!
还好的是,连里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拿王辉来做文章,当初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岂不是让好好工作的同志寒了心。
祝福新战友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