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党内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离世,在党内和社会上发生了极大的震动,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中,人死为大,无论生前有多大的仇恨和矛盾,在生死面前其实都不值一提。
可是在这场追悼会上,前来吊唁的人们却发现了一些不平常的事情,别人家的葬礼都有着近亲属扶棺哀悼,李富春虽然离世,但是他的女儿和妻子仍然健在,不过追悼会上人们却未见到她们的身影。
原来在李富春死后,他的女儿李特特也曾要为父亲送葬,替父亲走好最后一程,但是她的母亲蔡畅反应却十分强烈,坚决不允许女儿参加追悼会,甚至为了此事,聂帅还曾出面劝说。
那么聂帅和蔡畅等人是怎么交谈的?蔡畅又为何执意不让女儿去参加李富春的葬礼呢?
革命青年李富春1900年5月,李富春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贫苦教师家庭中,虽然家境清贫,但是比起那些出生在贫苦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李富春还是相对幸运的,起码小的时候尽管同龄人都上不起学,但是父母却能给他讲述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当时的中国连年混乱,辛亥革命前后的乱象和失败让李富春对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正是在此时,李富春立下了“改造湖南、改造中国”的雄心抱负,要以他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奉献青春。
怀揣着这份理想信念,带着父母对他的期望,1919年10月,不到20岁的李富春收拾行囊一人赶奔法国,在那里他对“工学救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李富春知道这条路在积弊难返的旧中国是走不通的,正在茫然无措之时,李富春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只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最后却没想到竟成为了解救国家的救命稻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李富春等人不再孤单,而在短短1年之后,周恩来、李富春等青年积极分子在巴黎组建起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不断扩充着共产国际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对于李富春而言,他深知共产党的发展需要时间。
为了促成国共统一合作,李富春开始在海外宣讲国民党和孙中山先生的先进事迹,留学回国后,李富春凭借出众的能力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政治部主任,后来又担任了中共广东区委委员一职。
可李富春对于革命的期望更多的是自己的美好愿景,国共合作的破裂让他不得不面临政治上左和右的绝对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共产主义也成为了他坚定不移的道路。
1931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李富春踏上了前往苏区的征程,苏区的生活艰苦但却有些盼头,不过面对蒋介石的围剿,红军显然更多的是处在不利局面,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惨烈结果后,红军踏上了长征的旅途。
在长征之中,李富春的政治能力再一次得到了体现,艰苦卓绝的外界条件如果没有他和其他政工干部的思想工作,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两万五千里完成的壮举,而对于李富春来说,这才不过是他开启漫漫人生履历的第一步。
女儿李特特的出生在那个时代李富春毫无疑问是新时代的进步青年,长相俊俏能力突出自然也受到不少姑娘们的关注和喜爱,而让李富春坠入爱河的那个女子叫蔡畅,或许许多人对这个名字没有太多印象,但谈起她的母亲和哥哥则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母亲葛建华和秋瑾是老乡,在她革命思想的引领下,葛建华是最早一批觉醒的中国女性,创办学校、鼓励女孩接受教育、面对封建思想和残酷压迫敢于反抗。
而她的三哥叫蔡和森,也正是在蔡和森和毛泽东创办学会、进行革命斗争的影响下,才引领着蔡畅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巴黎蔡畅遇到了丈夫李富春。
1924年两人的女儿李特特在巴黎这座城市出生,然而她的出生对于家庭并没有什么改变,父母早已是党内的重要人物,李特特的童年生涯也没怎么和父母完整的吃过几顿饭,大多数时间李特特还是和外婆葛建华一起度过。
那时的葛建华虽年龄偏大,但仍是个思想开放的女性,李特特也在她的口中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特特发现自己越长大和母亲的关系就越僵。
蔡畅盼着自己的闺女能够成为比自己更厉害的女性,所以她对李特特的管教十分严格,这一点让她和崇尚自由的女儿站在了对立面,晚年时期的李特特回忆说:“母亲那个时候总是挑我的刺,那时我哪懂得那么多,要是母亲能多鼓励鼓励我就好了。”
童年时期的李特特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因为父母特殊身份的原因,李特特的生活也总在搬家和改名中度过,在不停的城市长大,和身边不同的人做朋友,身边缺少父母的陪伴让她更加感觉到孤独。
1938年在李富春的鼓励下,李特特前往苏联进行深造,在这里让她眼界大开,也见到了许多以前不了解的事物。
这次留学经历间接的改变了她和父母原先不可调和的矛盾,外面的世界多彩但也孤独,从母女父女频繁寄往的信件也能看出双方关系的缓和。
但等1952年李特特回国后,情况又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于家庭的一切她都十分好奇,当时的李富春已经被委任为财政委员,办公室里有许多外刊杂志,而蔡畅却一次次严厉拒绝女儿学习知识的要求:“该你知道的我和爸爸自然会让你知道,有些事情不该知道就不要去触碰。”
蔡畅拒绝女儿为父亲送葬女儿和母亲越来越生分自然不是一家人所愿意看到的,李富春在回家时多次做起二人的和事佬,不过当时全国上下正值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李富春又临危受命担任了国家工业部部长,每天忙的有时候根本就见不到他人。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全国在经济方针上面临着向左向右的徘徊和选择,社会的不安定让李富春无暇顾及家里的这些琐事,母女间的关系也就变得愈加紧张。
很多时候李富春看到母女二人这么对着干自己也是头疼不已,但一个是自己的妻子一个是自己女儿,往往也是轻声笑着附和:“真拿你们两个没办法。”
母女两人的芥蒂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李特特已过不惑之年,对于母亲当初的一些选择和教育方式也多少开始释怀。
蔡畅随着年龄的增大也开始变得和蔼不少,母女二人毕竟还是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从原来的针锋相对到如今的互相体谅,眼看着母女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却不料一场噩耗接踵而至。
1975年,父亲李富春因病医治无效宣告离世,整个李家也沉浸在伤心和难过之中,作为女儿,李特特提出要为父亲送葬,其实李特特的这个想法再过正常不过,但是她却没想到当和母亲提出这一要求时,却遭到了母亲强烈的拒绝。
蔡畅不仅不让女儿去给父亲送葬,更不允许她去参加父亲的追悼会。
为此李特特和母亲大吵一架,她不明白为何母亲如此不近人情,无奈之下她找到了开国元帅聂荣臻,希望他能帮着自己和母亲说上两句。
可面对聂帅的劝说,蔡畅也仍然不为所动,甚至还把闺女在家关了‘禁闭’,父亲出殡当天,李特特在电视上看着转播画面泪如雨下。
李特特对母亲的这一举动十分不理解,为此也和母亲冷战了很久。
可天底下哪有不爱孩子的母亲,李特特从别人口中得知,母亲并非冷血无情,而是当时正值运动风波后期,父亲副总理的身份又太过扎眼,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舆论的漩涡,也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蔡畅只能承担着丧父之痛和女儿的不理解,坚持一个人出面直面这些问题。
当知道母亲为了保护自己承担了这么多压力后,李特特泪如雨下,回到母亲身边后二人相拥而泣。
1978年之后,李特特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公益事业之上,这也是父亲生前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
在她手边经常放着一个破旧不堪的笔记本,那上面记载着父亲多年来深入一线考察记录的基层最真实的情况。
李特特也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上山下乡重走着父亲以往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也彰显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精神传承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