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古中山国——三大镇馆之宝

英杰聊旅游 2024-07-07 13:25:56

古中山国在河博单辟一个展厅,为《战国雄风一古中山国》 陈列。展览面积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400件(套)。开始我还有点迷糊,我最早知道中山国是西汉那个中山靖王刘胜,那是三国演义里刘备的祖宗。心说满城汉墓展厅就是汉中山靖王刘胜呀,怎么又单搞一个中山国的。

到厅里一看,才明白,这是指是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的一个由鲜虞人建立的国家。周敬王匄十四年(前506),鲜虞人在中人城(今河北唐县)建国。其国土大致在现在石家庄到保定一带,有500里方圆,只是一个“千乘”的小国。由于其是非正统的外族戎、狄,一直被中原诸国排斥。曾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等三起三落。公元前296年,让赵武灵王给彻底灭了。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到灭亡。要说时间也有200来年,够长了。 进门的头图上有一个山字形的标志,当时还没有注意,把那个山字拍缺了一块。

看展到最后看见两排这物件,看介绍这是70-80年代在河北平山县发掘的两个中山国王陵中出土的,共11件。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前面一排5个是原物,后面一排大一点的是仿制的。原来叫什么名字没有考证出来,现在就叫“战国铜'山'字形器”,是一级文物,通高119厘米、宽74厘米、厚1.2厘米。此器呈山字形,其上部为三尖峰,两侧向下内收转,分别向内回转成镂空回字纹。下部中间有圆筒状銎,銎体上部扁平,中间凹凸紧密卡住上半部“山”形器。出土时銎内残留朽木。器身和銎体铸接而成。銎的外侧下方刻有文字(符号)。可能是当年的仪仗礼器。 这种铜器只是在平山的墓中出土过,别无分号。所以,前些年为“河北博物馆”时用这个作标志。但好像变成“河北博物院”以后不是这个了,想一想也是,终究还有华夷之分。

中山国后期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上三汲乡附近)。1977年,在河北平山县发掘了战国的两个王陵,这两个墓那就是中山王陵的“一号”和“六号”墓。后来陆陆续续发掘了中山王族三、四、五号墓等五座王族墓和百余座贵族、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这是上世纪国内重大的考古发现。河博这个馆的的展品也主要是这些王陵的出土文物。

“中山王三器”—— 中山王厝(舋的上半部,下为昔)鼎、中山王厝方壶、中山太子姿圆壶。珍贵之处在于上面刻满了长篇铭文共1101字,但除了大大铜鼎,这“三器”中的另外那两个我没拍照片。 中山王铁足大铜鼎为铜身铁足,圆腹圜底,中部有凸弦纹一道,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是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该鼎高51.5厘米,外壁刻有469字长篇铭文,是目前国内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 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铜身铁足的铸造技法在古代铜鼎当中十分罕见,要知道铁器的熔点为1535℃,而青铜器的熔点远低于纯铜的熔点,只有1083℃。但这个是复制品。

鼎上的文字拓片,修长秀丽、文辞典雅优美。看来这个西边的狄戎已经完全华化了。

蟠虺纹铜瓿

蟠虺纹兽首流嵌松石铜匜,唐县北城子战国初期墓出土;

带铭铜戈

金鐏

这个大石头原来是河北平山县前七汲村一个农民院子里的凳子。1974年被河北省考古队发现。石长90厘米。大河石上刻了字,字是篆书,两行,十九字(一说二十字)。后被专家识别铭文为:“监罟有(囿)臣公乘得,守丘(其)臼(旧)(将)曼,敢谒后贤者”。大意是“为国王监管捕鱼和看守陵墓的人员,敬告后日的贤者。”后将石头命名为《公乘得守丘刻石》、《中山国刻石》等。

圆形猎帐柱顶帽

错金铜版“兆域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筑图。

——镇馆之宝——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

这件我一眼就看上了,太奇特精美,色彩华丽,看着是一只老虎正在吃东西,其工艺是错金银,即将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在青铜器上。我开始以为这么精美的物件应该是一个摆件,不过这家伙个不小,高21.6,长51cm。当时还想要是摆在桌子上有点大。细看说明其令人大跌眼镜,其全称为“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或者称作“虎噬鹿屏风座”。是猛虎正在吞噬一只小鹿的场景。虎的项部和臀部各有一个用来安装屏风用的长方形銎。銎两侧是山羊头面,口就是銎口。真是有点暴殄天物的感觉,这是河北博物院的十大镇馆宝物之一,中山国王姬厝墓出土的。

屏风的底座是三件铜质错金银动物,除了这件虎噬鹿,还有左右两边的犀牛和铜牛。

——镇馆之宝——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

前两年央视播出的《国家宝藏》第二季介绍了一个小桌子。那就是这个“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河北博物院的十大镇馆之宝。出土时,漆板案面已经朽没了。只剩下这个青铜的案座,边长47.5厘米。案座的下部有两雌两雄四只侧卧的梅花鹿,四肢蜷曲,承托圆环形底座。中间部分有四条神龙,分向四方。四条龙的造型都是独首双尾,每两条龙尾交结成一个圆环 ,凤头从圆环中引颈而出,龙凤纽结缠绕, 一幅龙飞凤舞图。上部的龙头上各有一个一斗二升式的斗拱托起了方形案框。

河北博物院 编辑

银首人俑铜灯、尺寸:高,66.4厘米年代:战国中山成公墓出土。灯由人俑、蛇、灯杆、灯盘和方座组成。人俑的头为银制,眼珠用黑宝石镶嵌,发型精致,胡须微翘。身着云纹右衽宽袖锦袍,腰间系有带钩。他右手握住一蛇,蛇首上挺用吻部托住长长的灯柱,柱面装饰夔龙戏猴纹饰;左手握一蛇的尾部,蛇身卷曲,头部昂起,吻部顶着一只灯盘。在底部灯盘内还有一蛇蟠踞,以头顶住男子左手所握之蛇,保证了全灯的重心稳定。此灯的三个灯盘内各有三只灯签。

那个青铜的桶子叫“犀足蟠螭纹铜筒形器”(闹不清楚是啥子东西)。也是中山王墓出土,高58.5厘米;口径24.5厘米。器表布满盘曲环绕的蟠螭纹和雷纹,两侧各有一只兽面衔环铺首。器足为三只周身刻卷云纹的犀牛,昂首张目。犀牛与筒身的焊接严丝合缝。器物的具体用途不详。我想可能是插鸡毛掸子的(坏笑小蜂)。

也有铜编钟

0 阅读:13

英杰聊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