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新走向?加沙突传爆炸性消息,中方发声后,以方对华态度变了

雷霆亮剑 2025-01-22 18:20:19

据央视新闻等报道,2025 年 1 月 15 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就加沙地带停火达成协议,巴以冲突由来已久,特别是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从加沙地带突袭以色列境内目标后,冲突持续至今。这场冲突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损失。加沙地带的大量民众流离失所,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资料图)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 15 日晚在多哈宣布,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由卡塔尔、埃及和美国联合调解。协议于 1 月 19 日正式生效,并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

第一阶段为期 42 天,主要内容包括:哈马斯释放 33 名被扣押人员,包括未成年人、女性(含女兵)、50 岁以上男性、伤员及病患等;以色列则释放一定数量的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以军从加沙人口稠密地区撤离至边界地区;加沙流离失所民众可返回家园;每天允许 600 辆运输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双方还将交换遇难者遗骸,协助伤病者离开加沙接受治疗等。

第二阶段,哈马斯将释放剩余被扣押人员,以换取更多巴勒斯坦在押者获释,同时以军将全面撤出加沙地带。

第三阶段,双方将移交剩余已死亡被扣押人员的遗骸,加沙地带将在国际监督下实施为期三至五年的重建计划。

加沙(资料图)

中国政府一直密切关注巴以局势发展。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日前分别会见了以外交部总司长塔尔、主管亚太事务副总司长埃兹拉和主管中东事务副总司长约瑟夫,就双边关系和加沙停火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翟隽表示,中方欢迎达成加沙停火换俘协议,希望协议切实执行,实现人质安全获释、加沙全面持久停火,并以此为契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在 “两国方案” 基础上尽早实现政治解决。

以方也做出了积极回应,强调发展对华关系是以方既定政策,始终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进一步密切各部门各领域交往合作,希望加沙停火换俘协议有效执行,全部以方人质尽早安全回家。

然而,停火协议的达成并非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协议生效前夕,以色列军队仍继续轰炸加沙地带。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称,即将生效的是 “临时停火”,以方保留恢复作战的权利。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以色列内部在停火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在 1 月 18 日以色列内阁批准协议的全体会议上,33 位部长中有 8 人投票反对,1 人弃权。极端党派的代表国家安全部长格维尔声称,协议是以色列的投降;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则表示,协议为灾难性。格维尔还率领其领导的犹太力量党 6 名议员,其中包括另两位部长退出了执政联盟。不过,由于在去年 11 月内塔尼亚胡未雨绸缪,在执政联盟中引进了拥有 4 个议席的现任外交部长萨尔领导的党,所以格维尔的犹太力量党退出政府并不会引发政府失去议会多数而倒台。

尽管停火协议已经生效,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加沙地带的重建工作任务艰巨。冲突给该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大量基础设施需要重建,民众生活亟待恢复。如何确保重建所需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是摆在各方面前的现实问题。

加沙(资料图)

其次,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信任基础极为薄弱。长期的冲突使得双方敌意深厚,任何一方的微小举动都可能引发新的紧张局势。例如,在协议生效当天,哈马斯未能按时提交第一批要释放者的名单,以色列便继续轰炸了加沙一些地区。

再者,加沙地带的未来管理问题尚未明确。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民族抵抗运动此前达成的协议中,双方将在战后成立共同委员会对加沙地带实施行政管理。但以色列一直表示,战后加沙将没有哈马斯的位置,并且反对成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对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地区和东耶路撒冷实施管辖。这一分歧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为未来的和平进程埋下隐患。

此外,地区其他势力的动向也不容忽视。在本轮巴以冲突中,以色列与伊朗之间也爆发了多轮正面交手。而胡塞武装为策应哈马斯,在红海对商船发动了多次袭击。尽管胡塞武装声称在停火协议实施后将停止攻击,但后续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还需进一步观察。

胡塞武装(资料图)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加沙停火协议的达成毕竟为地区和平带来了一些希望。国际社会应当共同努力,确保协议的有效执行,推动巴以问题朝着政治解决的方向迈进。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继续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为实现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总之,加沙停火协议的达成是一个积极的进展,但要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各方需保持冷静和克制,切实履行协议承诺,同时积极寻求长期解决方案,以避免冲突再次爆发,让加沙地带的民众能够早日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而中国也将继续关注和参与中东事务,为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0 阅读:25
雷霆亮剑

雷霆亮剑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