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希平著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何尊”铭文:“宅兹中国”四个字,这件文物就是因为有
这两个古文字才升级为国宝。
字,左边是“垣”字,右边是“戈”字。
这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里的
,
字,是指“城垣”。有士兵手持兵器守护着城市,士兵保卫的可是城垣里的政权、经济、文化。这样一个社会就是“国家文明”的时代。
中国最早的城垣,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末期,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围城,距今六仟伍佰年。
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有多种不同纹样的“国”字,
,这三个甲骨文“国”字,我研究、分析、确认是士兵手握兵器:“戈”和别的兵器守护在“壕沟”类型的“围城”。远古先民利用河水灌满壕沟,可抵御外敌入侵的速度。
围城可追溯到距今九仟年时期的浙江“上山遗址,”考古发现有“壕沟”类的围城。
“家”字,不知造字圣人怎么想?房屋里编个“豕”,这可是个“猪”字。最早家养的猪,出现在仰韶文化、距今七仟年--五仟年时期。
现代汉字“国”字,它是指在城市里有人精雕细琢“美玉”的年代,可称得上“国”。这也有道理,中国美玉的年代出现在距今七仟年--五仟年,仰韶文化遗址。中国最早的佩玉,环形有缺口,叫“玉玦”,距今有八仟年,在内蒙古兴隆洼遗址考古发现。若论“国”,中国近代的造字圣人真聪明,不但要有物资:吃、穿、住,还要有精神文化的享受,它就是“美玉”。
从
到“国”字,这三个时期的“国”字,看中国“国家文明”的标准,我看都早于“中华文明五千年”和夏朝。
作者介绍余希平,著名陶瓷艺术家,学者,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