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将领李弥:部队被打残,险些被俘,靠唱戏脱险事后还恩将仇报

人文之光啥 2024-08-02 00:44:43

李弥,是老蒋旗下的名将之一。当然这样说可能很多人觉得小编是在调侃呢。其实,从亚洲视角来看,老蒋的部队在同时期亚洲各国里军力并不弱,毕竟那时候亚洲各国,基本上都是亡国状态。在近代亚洲,独立国家其实也就三个:中国,日本和暹罗。当时有说法认为,之所以亚洲就剩下三个独立国家,其余的都被殖民了,是因为中国太大,所以列强没有吞并的能力,唯一一个有吞并中国幻想的日本,还把自己给吞崩盘了;日本是因为相对太强,而暹罗是因为具备一定的周旋能力,所以有暹罗太巧的说法。

即便是二战后,老蒋旗下有四百万军队,而且将领的带兵能力其实并不弱——最起码和韩国的部队和印度的部队相比是不弱的。

因为老蒋旗下的李弥,虽然和我军交战显得丢人现眼不堪一击,但这也和我军的战斗力太强有关。

毕竟,韩半岛上,联合国军都打不过我军,更别说李弥了。据说抗美援朝以后,老蒋的抑郁症好了:起初老蒋认为自己的三百万装备精良的部队打不过我军是因为自己能力太差。但是看到联合国军在半岛也没讨到任何便宜,所以老蒋清楚了:不是我有问题,而是对手太强。

今天,小编就要说一个关于李弥部队被打散,险些被俘,但是靠唱戏躲过盘查,但最后却恩将仇报的故事。

1、李弥和黄百韬

淮海战役,在中国近代史上意义很大。因为一般认为,我军解放全国的基础,就是通过这场战役奠定的。当然,电视剧《西藏秘密》里面也提到这个细节:当时西藏的大贵族德勒老爷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和解放军为敌,理由就是淮海战役期间,我军消灭、击溃的蒋军人数,比雪域高原当时的总人口差不多。老蒋都顶不住解放军的军事压力,就靠雪域高原上几个昏聩老贵族,就能翻天了?

李弥唱戏脱身的事情,就发生在淮海战役期间。

当时是1948年的11月5日,黄百韬接到消息:那就是老蒋同意他撤离自己的防区,但需要等到蒋军的第44军抵达以后,一起撤退。

这让黄百韬喜忧参半。他开心的是老蒋同意自己撤退。因为此时黄百韬处于华野的进攻范围,一旦双方交锋,自己的部队被华野吃掉事儿小,但自己一旦被俘虏或者被击毙那可是大麻烦。所以自己撤退也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当然担心的是:自己必须得等44军赶到才能撤。但是自己可不敢保证在44军抵达之前,华野的大军会不会攻打自己的部队。

就在焦虑和煎熬的过程里,黄百韬等了两天,终于等到44军抵达自己的防区。

其实在这之前,黄百韬已经让工程部队在新安镇附近的运河修建临时桥梁,方便自己的部队和44军撤离。但是等到44军抵达,黄百韬等着撤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工程兵压根没有执行命令。所以,黄百韬想撤退,压根这会儿办不到——从这不难看出蒋军的腐败程度。

黄百韬没心思发怒,而是勒令工程兵赶快修桥,另一方面,则让部队通过现有的桥梁过河,至于能过多少,就算多少吧!毕竟黄百韬很忐忑:万一华野追杀过来,麻烦可就大了。

就在黄百韬率部撤退到徐州的路上,他的一部分部队已经和华野交战,并且,黄百韬也抵达曹八集,找到了李弥。黄百韬的想法是自己的部队和李弥一起去徐州。李弥则对黄百韬传达了命令:那就是刘峙传来指令,要求黄百韬带着人所辖部队到徐州,做徐州防务工作。当然李弥其实也需要带着部队和黄百韬撤,但是李弥选择和黄百韬各自行军。

2、李弥跑路

李弥之所以不愿意和黄百韬一起撤退,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因为当时黄百韬麾下的军力是四个军,而李弥手底下才两个军。此外,44军的临时指挥权也在黄百韬手里。所以黄百韬能够号令五个军。因此如果李弥和黄百韬如果一起去徐州的话,李弥必然得服从黄百韬的号令,这一点李弥非常不接受。

李弥有想法的原因是因为蝈民党是存在山头的。李弥是老蒋的嫡系将领,而黄百韬是杂牌将领。这个区别就意味着,李弥骨子里看不起黄百韬。

李弥和黄百韬各行其是,也给了我军巨大的战略机会。华野撤机利用李弥和黄百韬的矛盾,消灭了黄百韬的部队。

黄百韬的部队被消灭,让上级长官杜聿明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徐州根本就受不住了。而且,华野和中野可能形成合流打击徐州的蒋军。于是杜聿明考虑撤退。当时杜聿明安排孙元良带军出击华野,尽力让华野觉得徐州的蒋军打算从两淮撤退,另一方面让李弥派人占领萧县,目的是掩护大军撤离。

杜聿明其实找的是时间差。只要解放军被吸引到两淮一带,他的主力就可以趁这个时间窗口撤离。当然这个计策没能成功。因为解放军的首长认为杜聿明毕竟也是蒋军名将,不可能从两淮那样交通不便利的地方作为撤离的突破口,所以解放军很快识破了杜聿明的目的:声东击西。

此外,杜聿明还安排错人了。

不论是孙元良还是李弥都属于打胜不打败的将领。孙元良和李弥其实已经被解放军吓破胆,所以他们万万不敢落实杜聿明的计划,甚至孙元良还怀疑杜聿明是不是让他去死,才安排他佯攻华野。

所以,孙元良和李弥各自带着队伍跑路了。都没有按照杜聿明的指令去落实战斗任务。

这个变量是杜聿明没意识到的。所以我军很快就追击到了杜聿明的主力。杜聿明的大军猝不及防,于是溃败成一团。杜聿明知道打算临时指挥大军战斗已经不现实了,所以坐飞机跑路了。

等待杜聿明稳定下来以后,急忙联络残部。此时杜聿明的各部被我军分割成若干个但愿。不过好在蚌埠的刘汝明有二十万大军,如果这二十万大军能来援助杜聿明的各部,可以实现解围。当然,即便是依靠杜聿明本身的军力强行突围,也能保住不少军力。

不过此时杜聿明部已经人心惶惶。并且杜聿明麾下的将领也都觉得指望刘汝明来救援不大现实。所以将领们都各自盘算如何跑路,让别的部队当替死鬼挡我军的子弹。

李弥也在盘算这件事。不过就在李弥盘算的这会儿,李弥的41师已经宣布投降华野。同时李弥麾下其他部队也有了投降想法。李弥这可恐慌起来:万一被自己的部下给绑了送给华野,那自己怕是凶多吉少。

不过此时李弥有鬼心眼:他一方面让3师的师长代表自己向解放军洽谈投降的事情,借此麻痹我军,另一方面,李弥则打扮成士兵的样子,开始一路出逃。

李弥逆向思维,他知道自己出逃的消息瞒不了几天,因此肯定会被解放军发现。而且解放军预判自己是向南逃窜,因此自己反其道而行——那就是往北走,北方都是解放区,所以解放军也想不到李弥会这么跑路。当然李弥不是乱跑。当时青岛还在蒋军手里,所以李弥北上是打算借道解放区进入青岛,再从青岛返回上海,进而抵达南京国防部。

李弥到了潍县以后,托关系混进了一个戏班子,打算依靠戏班子做掩护。

而解放区和青岛之间,路卡很多。所以李弥需要以戏子的身份作为掩护。果然到了青岛附近的路卡,李弥遭遇民兵盘查。民兵也隐约觉得李弥和别的戏子不同,所以盘问李弥。戏班子的班主收了李弥的金条,少不得给李弥打掩护,告诉民兵:这是我们戏班子的大师傅。

民兵听了班主的话,又仔细看了看李弥,而后提出要求:那能不能让这位师傅给我们唱一段?

班主内心忐忑起来:因为一旦坐实李弥的身份是假的,李弥被抓,自己也难逃牢狱之灾。就在班主内心忐忑的时候,李弥清了清嗓子,开始唱了起来。该说不说,李弥的唱念做打功夫倒是挺专业,让周边的民兵都不住的称赞。而这也让民兵相信:可能这个师傅真的是唱戏的,于是就放行了。

其实李弥业余爱好还真就是唱戏,不曾想这个爱好,还把他给救了。

之后李弥顺利顺利进入青岛境内,而后取道水路抵达上海,成功脱困。

3、李弥的余生

之后李弥重整旗鼓,继续和我军在战场上较量,当然李弥的战力并不足以扭转大势。老蒋败逃台湾前后,李弥的一直残余武装也在解放军的追杀之下,进入缅甸境内。并且在缅甸境内占领很大一块地方。在台北的老蒋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还以为这是李弥留下的“暗招”,于是又派遣李弥去缅甸指挥这支部队。当然这支部队最终也没能翻出什么风浪出来。

0 阅读:1

人文之光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