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哦。
文|晓得
编辑|晓得
电影《英雄儿女》中,有这样一幕。
一个名叫“王成”的志愿军抱着必死的决心紧握步话机,对着炮兵高喊: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很快,他便与敌人同归于尽。电影上映之后,“向我开炮”四个字让无数人热泪盈眶,而“王成”的名字也被很多人铭记。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王成”并非一个虚构的人物。而他的原型在看了电影之后,却选择隐姓埋名几十年,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向我开炮!”
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在全国上映,因为故事背景在抗美援朝时期,所以更能引发观众共鸣。
影片中,敌人如潮水般奔向我军阵地,志愿军却已伤亡殆尽。此时,一个手握步话机的志愿军昂首站起。
高呼“向我开炮”,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之后,他所在的位置已被硝烟弥漫,而他与周围的敌人,无一生还。
台下的观众皆热泪盈眶,这名牺牲的志愿军,便是“王成”。影片结束之后,“王成”的英勇奋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家住锦州的蒋庆泉也看了这部电影,看完之后,他是一路哭着回家的。回去之后,他埋在被窝里,止不住的哭泣。
家里人只以为他是被电影感动到了,便没多想。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蒋庆泉清楚的记得,那句“向我开炮”,是自己曾在战场上说过的。
1953年,在狭窄的三八线两侧,密集部署着百万大军。
4月8日,蒋庆泉的部队接到了“攻占石岘洞北山”的命令,于是,一个由165人组成的加强连义无反顾的奔赴战场。
成功完成任务之后,他们整个连只剩十几名战士,手握步话机的蒋庆泉在占地的暗堡中观察敌情,而他的身边则围着负责保护他的战士。
战争是残酷的,想要守住阵地,多的要付出牺牲。
蒋庆泉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最终空无一人。他心里痛恨,敌人却越来越近。
于是,他对着步话机嘶吼:“向我的碉堡顶开炮。”
不远处的炮兵大喊:“那你怎么办?”
蒋庆泉继续道:“你别废话,废话,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而后,一声巨响,蒋庆泉倒下了。电影中“王成”的经历,与他的曾经十分相似。他想要找人倾诉,可一想到曾经的回忆,他却一个字都不敢说。
所以,他只能闷声痛哭。
向你开炮的人找你来了
2004年,蒋庆泉的儿子蒋利从舅舅口中得知,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一角是有原型的,名字就叫蒋庆泉,曾是23军的。
他想到,父亲也是23军的,而且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更重要的是,早在40多年起前,父亲曾经带回一张泛黄了的报纸,指着上面一篇有关“志愿军攻打石岘洞北山”的文章说:
“这场仗爹打过。”
那是父亲唯一一次主动提起打仗时候的事情,所以他印象十分深刻。于是,他连夜赶会锦州老家向父亲求证。
可蒋庆泉听后却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我是喊了,那他们也没开炮啊。”
蒋利想问的更清楚一些,却发现父亲已经浑身发抖,他只好作罢。但他确信,父亲曾经一定有过一段特别的经历。
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蒋庆泉”三个字,还真看到了几篇有关“寻找蒋庆泉”的文章。
他在一篇名为《呼唤“王成”:你在哪里?》帖子方面留下了老家的电话,结果却石沉大海。然而,就在他要将这件事彻底遗忘时,转机却来了。
2008年9月,蒋庆泉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
电话刚一接通,那头的人便大喊“向你开炮的人找你来了”,搞得蒋庆泉十分不知所措。随后,他才终于知晓对方的身份。
正是数十年前曾和自己并肩作战的老战友陆洪坤,那个本该向自己开炮的人。
自从战争结束,蒋庆泉便一直隐姓埋名,从未见过任何一个老战友,因此当陆洪坤的电话打来时,他十分兴奋。
据他的儿子蒋利透露,当时那通电话,父亲是大喊着完成的。
放下电话之后,蒋庆泉激动的浑身发抖,平复心情之后,20多年都没出过远门的他当即决定,前往江苏和老战友会面。
于是,国庆期间,蒋利带着老父亲坐了20多个小时的硬座,从锦州来到宜兴。
那一天,在陆洪坤家里,蒋利第一次听父亲说起了深埋半个世纪的记忆。
桂冠属于死难的烈士
原来,多年前的一声巨响,源头并非陆洪坤,而是敌人的流弹。弹片击中了他的步话机,蒋庆泉也因此负伤。
为了不被俘虏,他艰难的爬起想要自我了结,然而,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又一枚瓦斯弹被打入他的暗堡,他彻底昏了过去。
等他再次睁眼,人便已经在美军的大卡车里了,他被俘了。
在战俘营中,敌人威逼利诱,他只说自己在一连一排一班,只有一台设备,并坚决要求回国。
1953年,蒋庆泉和一些同样被俘的战友,突然被压上了一艘登陆舰,敌人将他们关在大铁笼里。
没过多久,他们回到了故土。脱下囚衣的那一刻,大伙儿热泪盈眶。蒋庆泉觉得,他回到了祖国,将囚衣脱掉后,耻辱的印记也将随着囚衣消失。
可他后来发现,曾经就是曾经,是无法抹去的。
1953年4月,22岁的年轻记者听说了蒋庆泉在暗堡中大喊“向我的碉堡开炮”的事迹,颇为感动,于是便找到两位与蒋庆泉直接通话的战士采访。
很快,他完成了《顽强的声音———记步话机员蒋庆泉》一文,部队正准备为蒋庆泉报功宣传,却突然发现蒋庆泉的名字出现在了被俘人员名单里。
因此,这篇文章只能压下。
回国后,蒋庆泉回到了老家,务农为生,几乎从不主动提起曾经的经历,他不知道,有个素未谋面的记者,一直在寻找他。
这个人就是曾经为他写下文章的年轻记者,名叫洪炉。
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非要寻找一个可能不再人世的老兵?洪炉说:
“为他抱不平,他是活着的‘王成’,应该被人知道,被人记得。”
而更让他难受的是,从洪炉寻找“王成”开始,有好几个原型站了出来,他们召开专题座谈会,接受各大报刊采访。
所以他希望找到最初的王成,还原那段被淹没的历史记忆。
可蒋庆泉实在太谨慎,曾经的那段经历,他谁都没有告诉。
陆洪坤问他,为什么?
他说:“我不是王成,王成是英雄,我是战俘,抠不掉的。”
他说:“桂冠应该属于死难的烈士。”
山河锦绣 永忆英雄
蒋庆泉是第一个喊出“向我开炮”的“王成”,却不是最后一个。
1953年7月,步话机员于树昌在一场战役中也喊出了同样的话,不同的是,他牺牲在了那场战役中。
22岁的洪炉将他们二人的事迹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文章《向我开炮》。
这篇文章被《英雄儿女》的编剧和导演发现,他们结合杨根思身抗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事迹,“创造”出了“王成”这一角色。
2010年,洪炉终于见到了蒋庆泉,并送给了他一份礼物——是那篇未能发出的报道。
这篇未能发表的文章,便是对蒋庆泉最大的肯定。而后,蒋庆泉被请到了北京,第一次参加老兵纪念聚会。
90多岁的老将军说:“你是真的英雄!”
随后,他将胸前印有“和平万岁”的纪念章交给了蒋庆泉。那一天,蒋庆泉深觉自己重获新生,他的人生,终于再次变得光明磊落。
包括他在内的所有民族英雄,都是我们的榜样,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我们的心中将会永远鲜活。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他们的事迹会激励着青年人奋发向上,为国富民强续写新的篇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