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源镇,一个听泉作画听故事的小镇

风吟天下 2017-06-19 10:16:54

冶源镇

一个泉水做的小镇,

一个听泉作画听故事的小镇 

有一个小镇,她是泉水做的,世世代代靠着泉水而活,村村落落倚着泉水而设,不仅这里的人喜欢,酿造巨匠田无忌喜欢,高僧曾远喜欢,范仲淹喜欢,铸剑鼻祖欧冶子喜欢,散曲家冯惟敏喜欢,书法家雪蓑喜欢,就连千古一帝秦始皇都忍不住用赐名表达自己的喜欢,这个被太多人喜欢的历史文化名镇就是——临朐县冶源镇。她虽被赞为历史文化名城,却不沉闷,她有自己的灵动和意趣,住在这里的人,和来这里的人都喜欢,喝一杯泉水泡的茶,收一尾美美的锦鲤,走一走满是年画的文化大院,摸一摸曾被乾隆帝收藏的名砚之首红丝砚,当然,千万不要错过的是这里的美食,被泉水滋润过的食材,加之讨巧的厨艺,随便一道菜就拿下食客的味蕾。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小镇:太多高手都曾眷恋她临朐县冶源镇位于泰沂山脉北麓,临朐县城南。她虽没有沂山的雄伟瑰丽,却有着自己的故事。齐国酿造巨匠田无忌在此酿成“千日醉”名酿;南齐高僧曾远在此建浮山庙,北宋刘概、范仲淹曾留居于此。

冶源镇古迹众多,有老龙湾、北齐古墓、海浮山古建筑、“轰雷溅雪”题字等。老龙湾古称薰冶湖,秦始皇曾赐名老龙湾“神池”。老龙湾主泉“薰冶泉”是春秋时欧冶子鼓炉铸造“龙泉宝剑”之地,明代散曲家冯惟敏曾久居此处,并约雪蓑书写“铸剑池”三字。薰冶泉为冶水之源,故取名冶源。 

这是一个有墨香的小镇:每一幅年画都是传承的执着

临朐县被称为书画之乡,村村镇镇都透着书墨香气,冶源镇也不例外。

其实,当地人对于书画的爱好并不是零散的,他们成立了年画研究会、冶源水库书画社等艺术会,经常开办各种艺术培训班、书画展览会、拍卖会,这不仅让冶源的书画发展如沐春风,也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欣喜,更让来此的游人感受到冶源的墨香格调。如果三五喜好书画的知己同行,不得不去的地方是位于冶源镇吕家楼村的“文化大院”,这是触摸冶源地方文化的好去处,村中处处洋溢着文化的气息。 

文化大院大概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著名艺术家吕学勤绘画作品的展示,这当中有收藏在人民大会堂的作品。 另一个部分是就是颇具临朐风情的年画展示,当地特有的画风和着色让沉淀的味道扑面而来,他们带着想象的色彩,带着故事的情节,很容易打到心里。

现场还有传承艺人的创作展示,他们沉浸在细节的勾勒和着色浓淡里,未曾发现来者,专注让他们的世界变得简单,简单到只剩下画笔下的财神赵公、鲤鱼娃娃、十二生肖和献寿的童子…… 

这是一个有名砚的小镇:名砚之首的红丝砚备受帝王和文人推崇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喜文房四宝,都少不得收一方砚台置于桌上,细细研磨,成诗成画,更何况被誉为四大名砚之首的红丝砚,自古以来就是大家的心头好。红丝砚早在唐宋时即负盛誉,文人墨客十分推崇,柳公权、欧阳修、唐彦猷、苏易简等均甚重此砚,清朝乾隆皇帝更是收藏红丝石三方,并提铭,如今,红丝砚在全国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冶源镇老崖崮村出产的红丝石,就是红丝砚的制砚胚料,其纹理如丝,红黄相间,色泽艳丽,石质坚细,是制砚的上等石材。所制出的红丝砚内蕴天然的纹埋和色彩,千姿百态,独具特色,或似山水云雾,或如阳光月晕,或类人物兽禽,有的像裂而不断的冰痕,有的则是旋转不绝但又层次分明的丝纹,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且质地优良,研墨液如油,蓄墨色似漆,匣藏不干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喜欢文墨和收藏的朋友,到冶源难免心痒,不妨到老崖崮村的润石阁走上一遭,不仅能近距离接触制作精良的红丝砚精品,更能感受到制砚匠人对制砚工艺的传承和发扬。

这是一个有锦鲤的小镇:水库边有一群好看的鱼和可爱的养鱼人

锦鲤是一种名贵的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和“活的艺术品”之称,锦鲤的寿命极长,平均年龄达70岁,其中最长寿者有超过200岁的记载。就是这好看又长寿的鱼儿不仅装点了养鱼人的生活,也是冶源人的骄傲。 在冶源水库主坝后,海浮山东,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正是山东万达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公司主营鲟鱼孵化和高档锦鲤养殖,常年出售野生草鱼、鲤鱼、鲫鱼和甲鱼等,并承接景观鱼池的设计与施工等。万达渔业的锦鲤品种以红白,大正,昭和最具代表性,俗称“御三家”,在锦鲤界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比赛数次,锦鲤的评选一般有三个方面,首先要看体型和骨架,越壮越好;其次要看锦鲤的质地和光泽度,红是否殷红,白是否纯白,黑是否黑的扎实;最后要看锦鲤的花纹是否精致美观。万达渔业2016-2017年,共参加了4次国家级和亚洲级的比赛。第一次海豚杯全国锦鲤巡回公开赛中,万达渔业取得了14项大奖、第二次海豚杯全国锦鲤巡回公开赛中,万达渔业共包揽了8项大奖;第三次海豚杯全国锦鲤巡回公开赛,万达锦鲤喜获12项大奖;第十届亚洲锦鲤大赛也是锦鲤界最具权威最大的盛事中,万达锦鲤喜获六项国际性大奖。

这是一个有泉水的小镇:南竹北柳、四季恒温,还有说不完的传说

老龙湾是国家AAA级景区,全国七十二大名泉之一,曾是明代散曲家冯惟敏的私家园林,南岸竹林环抱,北岸杨柳垂丝,因泉奇、竹翠而闻名,有“北国江南”之美誉。老龙湾历史悠久。其西尽头主泉——薰冶泉,在战国时期的史书《齐乘》中已有记载。北魏地理学郦道元在他著的《水经注》中写道:“薰冶水已成名迹”。据传说:老龙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深不可测,有神龙潜居其中。故得名“老龙湾”。老龙湾内泉计万许,主要有铸剑池、秦池、洪湖窟、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放生池等。一串串气泡自水底上浮,有如万颗珍珠。南岸竹林环抱,北岸杨柳垂丝。老龙湾水四季恒温(摄氏17-18°C)。水面上水鸡嬉戏;竹林中群鸟栖息。盛夏酷暑,老龙湾水清凉甘冽,浸人肌肤;但在数九寒冬,水面上却雾气蒸腾。古人遂在《临朐八大景诗》中留下“冶源烟霭三冬暖”的诗句。

老龙湾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使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主要景点有:

铸剑池:传说春秋冶工欧冶子在此铸剑淬火而得名。池西南侧磐石壁上,镌有雪蓑所书“铸剑池”三个斗方大字和绝句“天丁呵护阴阳剑,鬼斧凿开混沌池”。

雪化桥:三九隆冬,老龙湾热气蒸腾,飞雪落桥,即便溶化,故名“雪化桥”。

万宝泉:清漪亭正北,立有“万宝泉”石碑。据说,书碑人是在老龙湾东边居住的秀才冯氏后裔冯锡田。每年冬天,因担水的队伍两水桶不断溅出水来,便在石街两边结成薄冰,可见担水者之多。因时人有习俗:每当节庆日担水,总要往泉中投一枚钱币,此泉便因得宝多而得名“万宝泉”。

善息泉:从白龙行宫向东40米处,有一泉流,石壁上刻有“ 珍珠泉”3字。其实,此泉本名“善息泉”。因郦道元常在泉边卧牛石上坐歇,而以其字善长遂称为“善息泉”。游人观看泉底阵阵喷发而出的串串珍珠形水泡,就由近代 书法家即兴题写“珍珠泉”三字,刻于石壁之上。

竹林:老龙湾堪称是长江以北的第一天然竹林。因为老龙湾水四季恒温18°C,冬天水烟霭霭,夏季气候清凉宜人,适应了淡竹的生长条件。老龙湾畔的淡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秦池:秦池之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东周战国时,齐酿造巨匠田无忌,能为“千日醉”酒。后被秦始皇称赞,问明来由,遂赐泉名“神池”,酒亦随之。后人为纪念始皇帝赐名,又称“秦池”。

这里有个水厂,他们分享大自然的礼物老龙湾风景秀美,泉涌水澈,依靠这大自然的馈赠,他们建起了自己的水厂——潍坊天利珍珠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他们就地取材,为了让这份泉水的甘甜不被辜负,他们选用了航天部中空超纤维过滤器,采用大功率臭氧发生器灭菌,自动化无菌罐装,并开发了海浮山泉、龙踞泉等近十个系列的产品。走入水厂,看到流水线上的水瓶像吹糖人一样被成型,再装入甘甜的泉水,由此分享到全国各地。

一个充满美食诱惑的小镇:天然好食材,让每个师傅都有高手在民间的光环

这个被泉水滋润着的小镇,随处都是上等的食材,草原山坡上奔跑的羊群,泉水里撒欢的鱼儿,还有喝泉水长大的五谷蔬菜、瓜果梨桃,当地的美食大师们,就地取材,在烹饪时有特意保护好食材本来的鲜香,让每一道菜品都极具杀伤力。全羊宴:是清代名贵大宴(宫廷宴)之一,与满汉全席齐名中华,扬名九州。全羊席是用羊的各个不同部位,烹制出的各种不同品种、不同口味的菜品,即从羊头到羊尾,每个不同部位都可烹制出不同的菜。全羊席的每一菜品,都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选用1--2年生优质山羊加工制作而成。其肉不老不嫩,既合营养,又宜烹调。烹调方法既可炝、拌、爆、炒、溜、涮。还有极具营养、味醇厚、口鲜香的全羊汤,具有软烂、清淡、口味宜中,以及酸甜和谐、不腥不膻之特点。全鱼宴:精选当地优质鲢鱼、鲤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种维生素。

采用一鱼多吃,炸、煎、炒、炖等多种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形、色、味俱全。

时令野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如果,你也喜欢小镇

如果,你也喜欢泉水泡茶听故事

如果,你也喜欢邀约二三知己寻美食

……

不妨来这里走走,让她成为你的下一站。

1 阅读:56
风吟天下

风吟天下

“漫步人生旅途,品味世间烟火。”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