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超过多少,就有发生肾衰竭的风险?是200、300还是400?
可能有肾友说了,只要肌酐高了就一定会发生肾衰竭,当然是越高风险越大。后半句说对了,但前半句却不一定对。
肌酐升高只是发生肾衰竭的风险更高了,但不能完全划等号。肾功能的损伤是缓慢发展的,处于早期情况治疗的及时有完全恢复的可能,而处于中期阶段可以部分恢复,所以说肾衰竭发生可以看做概率问题,而我们让这个概率降低的唯一方法就是积极的控制治疗。
所以当听到肌酐超过200就尿毒症无疑这种话时,肾友们可以就当开玩笑看看,咱该治疗还是要积极治疗,不积极的控制怎么知道后果是好是坏。
多数慢性肾病类型发展过程中,肌酐升高通常有三种情况。不同原因导致的肌酐波动,一定要注意不能“一视同仁”,而应该区别对待,以尽快有效治疗少走弯路:
大部分是急性因素导致的通常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明确存在急性因素。二是肌酐一般是在3个月内升高明显,超过20个单位。
急性因素通常先排除感染、药物损伤、严重缺血、体液缺失等几种情况,再判断是存在梗阻、肿瘤等情况。一般多见的是前四种情况导致肌酐短时间内升高,及时地处理掉这些急性诱发因素。
同时针对引起的肾脏内血液供应极度减少的情况加以改善,使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肌酐指标可回落。通常是2-3个月有明显的下降,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半年才能恢复。这与初始肾功能损伤程度相关。
如果你一开始就处于肾功能不全的早期阶段,一般比较好恢复,但处于肾衰竭阶段出现急性进展恢复速度慢。也有可能肌酐部分恢复,不能实现完全恢复。
所以叮嘱肾友们一定要平时多注意预防这些急性因素,别轻易触犯。
这个就是病情正常进展导致的肌酐升高。肾功能损伤导致肌酐升高是不是不能降下来?不完全是。
慢性肾功能损伤同样有一个过程,只要治疗及时一般也可以先稳定住不增高再继续下降。这是针对慢性肾功能衰退引起的肌酐高的基本理念。
通常一般3个月内发现肌酐升高,及时针对受损肾细胞进行恢复治疗,稳定肾脏内血流情况肌酐都能降下来。关键是不少患者没有抓住这个时机,部分人是发现后观望,部分人是吃一些不疼不痒的药物辅助治疗,不从根本上改善,就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比如有些患者一查出就是肾衰竭,本身病情很严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病情持续发展,这种情况往往预后就会严重。但多数都是从初期发展,或是IGa或是膜性肾病或肾小球肾炎等,因此都是有希望控制不发展的。
慢性肾功能中出现急性进展,通常我们说得“慢加急”也是比较危险的一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不同,是患者的病情仍然在进展中同时又出现急性进展,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可能初始是肌酐200多急性因素一下子进入500多,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透析来保命。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首先通常是消除急性诱发因素,比如严重缺血、药物损伤等,其次是保证肾脏功能稳定,及时补血补液治疗,最关键一点是防治并发症,包括心衰、电解质紊乱、代谢酸中毒等等。先把危险因素解决掉,再及时修复受损肾功能,才是缓解危机的关键。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