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美食电影,估计很多人都能想到不少经典作品。
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徐克导演的《满汉全席》,日本的《小森林》等等。
一部电影,有时候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它激动人心的故事,别样的人生经历更是一道又一道味蕾挑动下的情愫。任何一道美味,有了真情实感的注入,便有了灵魂,才能让人动容。对于上了年纪的观众而言,说到国产美食电影,绕不开八十年代的两部经典喜剧电影《小小得月楼》和《美食家》。
尤其是前者在当年上映后风靡一时,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回忆。此片是根据滑稽戏改编,实景拍摄的电影,在当时显得富有新意,再加上对白用的是沪语加苏州话,听上去特别亲切,所以尤其受到江浙沪地区观众的欢迎。本期「被遗忘的国产片」,就来带大家重温这部经典电影——
《小小得月楼》
在苏州有家“得月楼”,是当地有名的饭店。现任经理老杨,从服务员开始做起,兢兢业业三十多年,如今已是饭店经理。
老杨爱岗敬业更爱店如命,他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得月楼的招牌。在饭店服务奉献了大半辈子,凭借招待顾客热情周到,博得了食客们的好评。老杨的儿子名叫毛头,是店里的团支部书记。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神州大地,杨毛头眼见来苏州的游客越来越多,可景区吃饭却成了难题,于是便向父亲老杨提议说,打算带着店里的青年员工一起,在游客最多的景区内开一家分店,取名叫做“小小得月楼”。老杨并不反对儿子出去“创业”,可他最在乎的就是得月楼的招牌。看着店内这些毛手毛脚的年轻人们,老杨总感觉不放心,因此不肯轻易答应儿子开分店的提议。刚进店不久的男服务员多多,做事毛手毛脚,每次店里最忙的时候,多多经常端着盘子乱闯,老杨很担心他会冲撞了上门吃饭的顾客。饭店的女服务员乔妹年轻漂亮,可她心气也高,从来没将饭店的工作当做奋斗的理想目标,经常迟到早退。临近中午,饭店内食客云集,经理老杨来到后厨巡视,结果看到厨师小范,将满满一大锅的炒什锦,送到一名年轻姑娘小陆的手里。比平常的菜量多了好几倍,却只收同样的价格,让经理老杨十分不满。小范只好向经理坦白实情,他是大龄单身青年,一直发愁找不到对象。好不容易经人介绍认识了小陆姑娘。对方得知小范是得月楼的厨师,就经常让小范给她走后门。小范不敢拒绝女方的要求,只好每次都给对方的菜加足份量。老杨听完小范的解释头疼不已,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批评对方。看到青年人的这些不足和问题,老杨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只觉得头痛。这天,市饮食公司的白科长走进了得月楼,点名要找杨经理谈工作。但他来得月楼谈工作是假,借工作的名义来蹭“工作餐”才是真的。白科长不光自己吃,还经常带着自己的亲戚白姑妈一起来占便宜。按照惯例,白科长在点菜时又点了“四菜一汤”,还特别关照老张师傅,要把菜里的汤换成香酥鸭,然后装模作样地付了两块钱。这时,白姑妈又掏出了两只特大饭盒准备打包饭菜,让经理老杨更是感到无可奈何。时间来到晚上,得月楼进入一天最忙碌的时段。偏偏这一天同时来了两家人,分别在二楼举办红白喜事,可饭店内的座位已经调不开,老杨经理只好让人在两家中间竖起一道屏风暂时隔开。老杨师傅将两盘馒头交给服务员多多,让他端上楼去,并特别叮嘱多多,二楼有婚丧两家,千万不能送错菜。多多办事毛手毛脚,嘴上答应着却扭头就忘,直接把一盘甜馒头端到了办丧事的一家人桌上,还祝福人家甜甜蜜蜜。当天晚上,经理老杨召开全店会议,严肃批评了多多工作上的失误,并提出要扣他一个月的奖金。批评完多多之后,老杨又提起厨师小范因为私人关系开后门的问题。多多和厨师小范受到了批评,内心不服气想要站起来理论。一直在旁听老杨训话的毛头,主动表示多多和小范的问题,自己一定会督促他们改正,但作为经理的老杨每次都纵容白科长蹭吃蹭喝的问题,也必须严肃处理。老杨从来只看到手下年轻人的问题,却对于上级领导的问题避而不谈。毛头在忙着得月楼的工作的同时,业余时间一直在搜罗菜谱,惦记着能够重现甫里鸭这道江南名菜,结果在图书馆借书时,偶然邂逅了年轻姑娘傅丽娜。毛头找到了《江南名菜录》,他和厨师小范等人一起,一边研究如何制作甫里鸭,一边商量在景区开办“小小得月楼”的事情。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划准备后,景区的“小小得月楼”顺利开张。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正式开门的第一个顾客,竟然是厨师小范的相亲对象小陆。她像往常一样找到厨师小范,将锅子递给他,让它做一份炒什锦给自己带走。结果,一锅炒什锦成为了试验小陆对厨师小范感情的试金石。小陆没能像过去一样得到超大份的炒什锦,生气地离开了饭店。没过多久,白科长的姑妈又来“光顾”了。因为服务员不肯给白姑妈的饭菜“降价”,白姑妈就开始鸡蛋里挑骨头,坚持要把菜给退回去。邻桌顾客们对白姑妈这样的无端挑剔,纷纷提出指责。白姑妈却仗着自己“上面有人”,开始撒泼耍 ,认为得月楼仗着人多势众,欺负自己一个女人。她带着怒气威胁毛头等人,扬言自己回去要写信举报,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很快小小得月楼被责令停业整顿,让员工们都闷闷不乐。经理毛头鼓励众人,打算给商业局新来的领导写一份报告,说明事实情况。很快,毛头等人收到了商业局局长的回复,答应亲自来小小得月楼调查。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这位新来的局长正是之前在公园遇到的理发师老傅,也是毛头的恋人傅丽娜的父亲。中午时分,白科长上门批评毛头等人,要求小小得月楼停业整顿。他正打着官腔批评年轻人们,却没想到,新官上任的局长也在店里。
白科长见了上级,立刻堆着笑脸,殷勤让坐,并开始批评小小得月楼的服务工作不到位,招来很多客人的投诉,自己这才亲自过来责令他们关门整顿。老傅听完后也从身上掏出一封举报信来,让白科长自己念出来。白科长看到上面的数字不明就里,还以为是电报密码。
毛头告诉他这是多年来吃白食的账目数字。白科长还想狡辩说,自己每次吃饭都有结账,老杨经理能替他作证。老杨当着傅局长的面,如实回答说,白科长每次吃饭,从来只付两块钱,剩下的欠款都是自己垫上的。白科长正愁无法脱身,偏偏他的姑妈这时也来到了店内。
白姑妈见到店内一群人围着白科长,便误以为侄子在训斥那些青年人。
白姑妈恬不知耻地炫耀说,因为自己是“关系户”。白科长看到姑妈当着局长的面炫耀,赶紧上前想要拉走白姑妈,可白姑妈却趾高气扬地教训着得月楼内的所有人,扬言自己就算每天来开后门,他们也拿自己没办法。直到白科长见姑妈越说越激动,赶紧告诉白姑妈,眼前的老人就是新来的局长。
白姑妈听完,她的脸色立刻由红变白,由白转青,差点晕过去。就这样,这场停业风波终于落下帷幕,白科长和白姑妈都受到了处罚。
小小得月楼再次开业,店内生意兴隆欣欣向荣。
电影的故事到此结束。电影《小小得月楼》拍摄于1983年,由上海电影厂制作完成。影片是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方言喜剧,在当年公映时,发行有方言原版和上译普通话配音版两个版本,自1984年1月份公映后大受欢迎,上座率高居不下。根据资料统计,截止到1984年6月,影片上映半年内,观影人次高达八千八百万。在当时的内地银幕上,几乎被各类武打惊险片所垄断,《小小得月楼》能够取得如此高额的上座率,完全依赖于观众对这部方言喜剧中,所展露出的“美食美景、人情味与烟火气”的喜爱和认可。
影片的导演是上影厂的女导演卢萍,该片也是她第一次独立挂名导演的作品。剧本改编自苏州滑稽剧团创作的滑稽戏,这部戏剧的原型脱胎于,五十年代创作的滑稽戏《店堂里的笑声》,原剧是一部反应大跃进的喜剧,讲述两家饭店的兴衰故事。1963年,由长春电影厂改编成电影剧本《满意不满意》,并拍成同名电影。在这部电影里,原剧本中的两家饭店,被合并成一家苏州老字号饭店“得月楼”,编导用喜剧的形式反映劳动人民内部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同时歌颂当时火红的社会主义建设。
《满意不满意》拍完时隔二十年,上影厂又推出了这部《小小得月楼》,同样以得月楼饭店为主要舞台场景,尽管主创人员完全不同,但还是被认为是《满意不满意》的续集。只是前作中的主人公服务员小杨,到续集中已经变成了饭店经理老杨,主角变成了老杨的儿子毛头为代表的年轻饭店员工,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续集的时代背景放在了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
《小小得月楼》的主演毛永明是当时的著名男演员,尤其是在八十年代参演了众多经典喜剧电影,如《她俩和他俩》、《喜盈门》等电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除了毛永明之外,片中的其他演员都聘请了苏州滑稽剧团的演员,因此电影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滑稽戏的地域特色、平民属性和喜剧风格,影片大量使用“吴语系”方言,片中出现了包括上海话、苏州话、无锡话、常州话等多种方言,成为电影的一大特色。电影通过一群青年人开饭店的创业故事,用夸张搞笑的手法,讽刺批判了组织内部开后门、公款吃喝、多吃多占的不正之风,同时赞扬了青年人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怀着立志改革的雄心壮志,去战胜保守者的思想阻力的精神面貌,弘扬新时代新风气,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正能量的主旋律喜剧。
电影为了保持原剧的江南特色,剧组选择在苏州实景拍摄。片中出现的“得月楼”饭店,据说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后来却淹没在历史当中。
1963年的电影《满意不满意》,让“得月楼”饭店再次扬名,引来很多游客去苏州寻找这家饭店。到1982年,苏州餐饮公司决定恢复得月楼招牌,选址在苏州最繁华的商业街观前街,重新建起一座“得月楼”,这里也成为《小小得月楼》的取景地。
值得一提的是,《小小得月楼》一经推出便获得不俗反响,该片编剧徐昌霖想趁热打铁,在美食喜剧电影方面再创佳绩。1985年,他将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改编成同名电影,同样成为八十年代的经典美食喜剧。
12345
童年记忆啊,两部都看过,上班不穿枕头套,她的脸像桐油饼
六斤月
排骨就是肉,肉就是排骨。
王新生
那时候我在读中专,还记得有句台词,小小得月楼经理杨毛头。
天高云淡
在电影院看的《小小得月楼》,毛永明演的,感觉后来不咋演戏了,
有料冇?见不多识讲!
一颗小小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