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学者评【日韩“和解”和亚太变局】系列第15篇
编者按
赵全胜《海外看世界》主编:
“不是冤家不聚头”,日本和韩国这两个恩怨情仇多年的邻国最近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和解,为亚太地区和中美两大国各自的利益增添了变数。为此我们邀请了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的20位学者从日韩关系,美国因素(及亚太小北约),中国应对 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参与本次快评的学者及所在单位:
郑继永 复旦大学
董向荣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庚欣 亚太海洋战略研究会
张云 日本国立新泻大学
王俊生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张望 日本早稻田大学
孙丽 辽宁大学
白智立 北京大学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罗欢镇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
林晓光 北京世界政治研究中心
张晓刚 长春师范大学
殷燕军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贺凯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
陈淑英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高梓菁 山东大学
王星星 上海外国语大学
于婉莹 山东大学
赫尔曼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刘江永 清华大学
日韩和解不应针对第三方,美中有责任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陈淑英
华盛顿大学独立学者
20学者评【日韩“和解”和亚太变局】系列第15篇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纪念“三一抗日独立运动”104周年的当天发表讲话,认为日本已从过去的“军国主义的侵略者”转变为“携手合作的伙伴”,他不仅强调韩日合作,还强调了韩美日三国合作的重要性。5天后,韩国政府宣布由韩方基金会代为赔偿二战日本强征韩籍劳工损失。韩国的转变立刻得到拜登政府的赞赏,并很快宣布了尹锡悦4月高规格访美的消息。
韩日关系改善将有利于美国打造一个稳固的“美日韩同盟”,美国也意在通过此举团结亚太盟友并形成对中国的围堵之势,加大对华遏制力度,从而主导东北亚的安全结构,甚至也不排除有建立“亚太版小北约”的企图。
“日韩和解”是个伪命题
1951年10月,日韩双方在美国的调解下开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预备性会谈,于1965年6月22日签署了《韩日基本关系条约》,建立外交关系,这个过程在经历了13年8个月的谈判,足见其关系的复杂性。
日韩问题的由来:日本曾给亚洲带来深重灾难,其对战争罪行的反省态度一直得到亚洲国家的普遍接受。尽管2005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曾对战争问题道歉,但是同一天,部分日本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却前往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进行参拜,可见日本人的道歉缺乏诚意。
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图片源自网络
日韩正式建交后将近60年的时间里,关系时好时坏,归根结底,还是困扰两国的历史认同、领土争端、慰安妇和劳工赔偿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致。日本从1910年8月22日开始对朝鲜半岛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学校只教日语,朝鲜人都被迫改用日本名字;朝鲜的木材、大米、鱼、煤炭和棉花都被源源不断地运回日本;二战期间,成千上万的朝鲜人被迫加入日本陆军;还有女性被迫成为慰安妇等;这种民族仇恨即使在今天也没有被消除。
“和解”停留在表面:在尹锡悦对日本表达了低姿态后,3月访日得到了很好地招待,让人误以为两国的春天真的来了。然而,日本3月28日审定通过的计划于2024学年开始使用的149本小学教科书中,有多处试图淡化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的历史。例如,把被“强征”入伍的朝鲜人用“参军”一词代替;关于韩日争议的岛屿-独岛,之前日本大多数教科书称之为日本领土,现在所有教科书都改为了被韩国非法占据的“日本固有领土”。
国际政治中,“和解”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商、互谅互让,进而对纠纷的解决达成协议的活动。此次日韩和解,既没有什么共同声明,也没有签署什么协议,充其量只算是一种表态。也难怪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将这比作一场“测试”,他说:“对我而言,领导力考验的就是有没有足够的理想主义,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没有清楚的认知,然后能不能坚定地贯彻它,而岸田文雄和尹锡悦现在都通过了这项‘测试’。”
事实上,日韩表态的对象也不是对方,而是美国,从这一层上讲,这确实是一次美国对日韩忠诚度的测试。尽管韩国政府目前并不打算放弃对日和解,但固有矛盾以及国内反对声浪将使韩日关系改善步履维艰。多数韩国民众对韩国政府处理强征劳工问题的方法不满,韩国在野党将尹锡悦访日视为“屈辱外交”。而领土问题、“慰安妇”问题等就像一颗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导致韩日关系再度趋紧。所以,所谓“日韩和解”不过是个伪命题罢了。
美国利用日韩介入亚洲事务
近年来中美竞争日趋激烈,俄乌冲突一年多仍在加剧,这都深化了国际间的阵营对立,美国极力想把世界分为两个阵营并展开对峙,由此产生了新冷战的特征。动荡的欧洲符合美国的利益,当下在亚洲即刻就爆发大规模冲突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也公开承认无法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但是,遏制中国是美国想要的,这个时候日韩就成为美国介入亚洲事务的抓手。
日韩虽然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但都不是主权完整的国家,不过,这两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迷恋地缘政治的游戏。美国正是看清楚了这点,所以,在日韩的内政和外交的决策上能深度干预且得心应手。
日韩谜思:安倍晋三2012年上台后提出“俯瞰地球仪外交”,在他下台前至2018年末,他出访的次数,出访的国家/地区和举行的首脑会谈等都创造了日本战后第一。作为日本战后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其在任内经济景气周期超越了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巅峰期,“俯瞰外交”发挥了很大作用。虽然,安倍因遇刺离世,但是,日本的大国梦还在延续。
再看尹锡悦上台后,将国家定位为“全球枢纽国家”,主张韩国对外战略要更具“全球性”,想在国际社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朝鲜半岛。韩国需要的新的外交配置就是在对日外交上作出了“提前部署”,让美国看到韩国既有信心又有准备,以此获得美国支持。
美日韩同盟再次面临考验:日韩近期的举动都是在美国的压力下进行的,美国想强压日韩和解,打通芯片产业链,搞芯片联盟,目的就是针对第三方围堵中国。美国还期待通过强化日韩关系,加强“美日韩同盟安全合作”深化其在战略和军事上对华遏制的力度。美国也寄希望于以“美日韩三角同盟”为核心建立“亚太版小北约”。事实上,美国最早曾想用朝鲜战争时期的“联合国军司令部”为模板,转化成“亚太版小北约”;而在特朗普政府时期,也有将QUAD四方机制转化为“亚太版小北约”的想法。
美日韩三国的国家利益并不一致:日本希望通过美国给其松绑,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摆脱美国对其控制。韩国则期待通过美国的加持消除来自朝鲜的安全威胁。可是,中国是日本搬不走的邻居,韩国还没有做好被卷入一场新危机的准备。如果美国寄予日韩在中国收回台湾时会在军事上与中国对抗,那美国肯定会盘算落空的。
中国应对之道是顾好亚洲
疫情三年重创了世界经济:2022年美联储为应对通胀持续加息,增加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而乌克兰危机和由此衍生的能源危机正对欧洲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带来威胁。中国通胀相对温和,随着生产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未来两年中国市场将是全球经济增长亮点。
中国近期与中美洲的危地马拉近期正式建交,和南美的巴西达成今后将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协议(2022年约1800亿美元),这对美国在中南美洲实行的门罗主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因为被中国积累的消除贫困的经验而吸引,还会有中南美洲国家主动向中国靠拢。
中国这个时候还是要稳扎稳打,提升内政的治理水平和质量,把主要精力和重心放在亚洲,全力以赴把亚洲建设好,树立“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的理念,拒绝外来干涉。加快泛亚铁路网的建设,尽快实现亚洲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实现人民币作为亚洲区域交易货币的目标;帮助亚洲各国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亚洲一体化进程。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国强调安全观不可分割原则,认为一国不能为了自身的绝对安全忽略了他国的安全需求。中方近期在日本与俄罗斯就南千岛群岛的纠纷上做出的相关表态,说明中国的立场更接近俄罗斯所持的立场,这就是中国在道义上支持俄罗斯的具体表现。同时,中俄将定期举行两军在太平洋的海空联合巡航活动,今后将常态化结伴在日本周边海空域展开联合巡航活动,对日本形成威慑。
中东地区:中国与中东在历史上因古丝绸之路而产生了连接,自古以来,中国和中东都是朋友关系,近代中国因国力衰弱没有能力继续在中东发挥影响力。但是,在习近平第三次当选的3月10日当天,沙特和伊朗这对“宿敌”在中国的斡旋之下,同意重新建立外交关系。4月6日,沙伊两国外长在北京会晤并签署联合声明“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此外,沙特和叙利亚此前降至冰点的外交关系也有望“解冻”。中国也在积极搭建平台帮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实现和解。中东大和解和日韩和解的本质是不同的,因为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提防印度:此外,尽管印度有着“不结盟”的外交传统,但是美国一直企图拉拢印度对付中国,美国认为,美印关系是“美国进入21世纪后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尽管印度不是美国的盟友,也永远不会是美国的盟友,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不会成为密切的伙伴。中印边境冲突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因此中国必须深化中国和尼泊尔以及中国和不丹的双边关系。
日韩和解不应针对中国
日本去年12月在美国授意下出台新修订的防卫三文书,完全抛弃了“专守防卫”原则,彻底背离了日本宪法的和平理念。这几天正在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外长会议的日本外相林芳正,向北约各成员国表达了深化日本与北约合作的决心。尹锡悦上台后重启“萨德”部署,据推测相关工作会在4月底完成。韩国是美国所有盟友中离中国最近的,“萨德”的探测距离达3000多公里可以深入到中国腹地,若中国在这个范围内发射导弹,在美军面前就是透明的。
二战后美国在日本驻军的目的是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在韩国驻军是为了防止朝鲜半岛再次陷入战争的泥淖。然而,如今的美日韩同盟已经完全变质了,成了针对第三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同盟。有人扬言,“如果美国打造了一个比较稳固的美日韩三角联盟,也不排除会主动制造一些危机,以增强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力,” 这绝对是亚太不安全的隐患。
美国人要明白,再怎么改造,日本人和韩国人都不可能成为美国人。日韩都属于儒家文化圈,中国从清末到改革开放前夕,因为遭受了长达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加上内战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被美西方封锁,一直没有缓过气来真正做亚洲的领头羊。而现在不同了,中国快速的发展让世界瞩目,尤其是二十大和两会之后,确定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各国政要都争相访华,希望和中国合作。这个现象对日韩也是一个警示,如果和域外国家沆瀣一气,成为别人对付中国的打手,必将会再次招致亚洲的唾弃。
中美都有责任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美国印太政策高级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30日表示,当前中美关系仍然没有类似“护栏”的保障措施,而拜登政府想要对迅速恶化的中美关系提供支撑的努力尚未取得成功。事实上,并不是中方不愿意沟通,而是美国缺少诚意:一方面要求中国保持克制,一方面又背地里怂恿日韩与中国作对,还支持台独对抗大陆。
《论语》中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当然是守护人的过失了。美国是日韩和台湾地区的实际影响人,这些地方总出现不和谐的声音,美国是不是要反思?
当前,美国仍有一些人秉持着冷战思维和中国打交道,不管中国怎么做,都不愿意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如果美国一意孤行,非要反华到底,中国也只能奉陪。美国目前的内政恶化,党争不断,可以想见,未来几年的几个大国中,只有中国的政权能确保稳定。只要中国把亚洲的事务处理好,美国就不能把中国怎么样。
美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受益者,打破现有的国际秩序对美国利少弊多。美国应该不设前提地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并和中国一起负起责任,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台独家首发,文字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