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将一美人留在身边,王珪劝放她出宫,李世民是怎么做的?

有缺的晚风 2025-01-15 20:20:46

贞观二年(628年)某日,李世民已然将公事处理妥当,当下得闲无事,便寻思着找人聊聊,于是就把王珪找了过来,准备和他畅聊一番呢。

王珪起初担任的是李建成的太子属官一职。而后,李世民发起了玄武门之变,经此变故,大唐皇帝之位便从李渊那里“顺顺当当”地过渡到了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把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儿子皆诛杀,不过他并未对东宫属官进行彻底的清除。相反,他还把那些有才能的东宫属官请回了朝廷。像魏征和王珪便在其列,二人都担任了谏议大夫之职,主要负责谏诤之事。

王珪自回朝起便仕途顺遂,一路获擢升。先是担任谏议大夫,接着升任黄门侍郎,而后成为守侍中,最终出任侍中。仅仅四年时间,便跻身贞观初期的宰相之列。在当时那几位宰相当中,王珪虽不算格外出众,可在“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这点上,他觉得自己比其他宰相更胜一筹。

故而,李世民时常会与王珪进行交谈。在公元628年的某一日,李世民再度找王珪闲聊起来,只见他手指着在身旁侍候的一位美人,开口问道:“瞧瞧,这位美人究竟是谁?”

李世民身侧的美人早就被王珪留意到了,可那是皇帝身边的女子,他哪敢真去仔细端详,不过就随意看了一眼,便晓得自己并不认识。既然李世民都这般询问了,王珪心里明白,自己“理应”知晓这名女子的身份,只是实在想不出,故而一直未曾吭声。

李世民心里明白,王珪肯定不清楚眼前这人是谁,于是面带笑容地讲道:“她,是庐江王李瑗极为宠爱的妾室呢。想当初,李瑗可是杀了她的丈夫,而后把她强行留在自己身边。李瑗这般残暴凶狠,又怎会不走向灭亡之路呢?”

当李世民提及庐江王李瑗时,王珪立马就明白那个美人的来龙去脉了。毕竟李瑗的相关事宜才过去没多久,所以一听到提及李瑗,王珪心中对与之相关的情况,比如涉及的那个美人之事,也就清楚得很了。

李唐宗室里有个庐江王李瑗,他乃是李世民的从兄。他们二人有着共同的曾祖,即西魏时期身为陇西郡公且位列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就因为有着这层宗室身份,即便李瑗自身能力欠佳,打仗也不怎么样,可在唐初时依旧被李渊予以重任,于武德九年(626年)出任幽州大都督。

李渊心里其实很清楚,这个侄子才能着实有限,还带着几分怯懦,能不能担得起镇守幽州的那份重任,着实要打个问号。可在李渊的认知里,幽州那个位置,非得是李唐宗室的人去担任不可。

李渊安排李瑗出任幽州都督之时,还委派右领军将军王君廓去辅佐他。李渊此举本意是为了边疆之事考量,未曾料到,这一番安排日后竟致使李瑗丢了性命。

在唐初之时,王君廓跟随李世民一同平定天下,之后又在镇守幽州与突厥作战期间,多次立下战功。不得不说,他着实骁勇强悍,恰好能对李瑗存在的不足予以弥补。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王君廓这人却实实在在堪称阴险狡诈之辈。

早年的时候,他品行欠佳,在乡里老是干些偷窃的勾当。待到隋末之时,各方豪杰纷纷崛起,逐鹿中原。王君廓见状,也动了心思,打算召集兵马参与其中。可仅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没法成事,无奈之下,他便去劝说自家叔叔,拉着叔叔一块儿干了起来。

叔叔不答应王君廓的要求,于是王君廓想出一计,他编造谎言诬陷叔母和邻居有不正当关系,接着还撺掇叔叔去把邻居杀掉。而叔叔竟然真按他说的做了,就这样两人合力杀了邻居。犯下命案后,他们在乡里自然待不下去了,只能被迫逃亡,浪迹天涯。

之后,叔侄二人踏上了逃亡之路,在这期间,他们一边不断招募小弟,一边与各方交战,如此一来,倒也积攒起了颇为可观的势力。要知道在隋末那个时候,类似的势力可谓是数不胜数,王君廓若想生存下去着实得费好大一番功夫,而他尤其爱用的手段便是诈降这一招。

史籍里有关于王君廓三次诈降的记载。最初李渊对其招降时,王君廓佯装降唐,之后突然袭击唐军,还夺走了唐军的辎重,接着便投奔李密所在的瓦岗军。但李密未对他予以重用,于是他再度降唐,而后跟随李世民建立功勋。

不得不说,王君廓为了获取成功,那可真是用尽了各种手段。当初李渊安排他去辅佐资质平庸的李瑗时,王君廓内心是极为不甘的。可他又寻思着能借此机会搞出些名堂来,甚至妄图取而代之,进而建立更为卓著的功绩。于是,他便有意去与李瑗交好,李瑗对他极为信任,二人还结成了姻亲关系。

没过多久,李世民发起了玄武门之变。这一变故后,李渊传召李瑗入朝。李瑗听闻此消息,心里怕得厉害,毕竟他之前可是站在李建成那一方的。如今李建成已被杀,李世民登上皇位,本就胆小的李瑗担忧入朝之后会有性命之忧,于是便赶忙去找王君廓一同商议应对的办法。

王君廓听闻相关情况后,当下便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已然来临。他对李瑗讲,要是回京去,那可就只有死路一条,倒不如拥兵自重,干一番大事。李瑗居然听信了王君廓这番话,不仅将使者扣押起来,还着手调兵遣将,准备搞出大动静来。

李瑗一直把王君廓视作坚定拥护自己的人,哪曾想王君廓竟妄图拿他的脑袋去邀功请赏。就这样,王君廓毫不费力地站在了所谓“正义”的立场,将李瑗杀害,成功平定了乱事,凭借此功获封左领军大将军,还兼任幽州都督一职。

王君廓成功将李瑗取而代之,李瑗府上的一众奴仆皆被赏赐给了王君廓。而李瑗家中的女眷们,命运则是没入宫中沦为奴仆,从此开启了在宫中为奴的生活,其遭遇令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命运难测。

在那样的情形之下,李世民相中了李瑗的一名宠妾,并将其留在身旁。这小妾确实生得极为美貌,在成为李瑗小妾前她本已嫁人,只因姿容太过艳丽而被李瑗看中。李瑗为了将她据为己有,竟把她的丈夫杀害,随后纳其为妾,且她一直备受李瑗的宠爱。

李世民目光冷冷地扫了王珪一下,面色不悦地说道:“那庐江王先是谋害了人家的丈夫,随后便将其强行占为己有,而你竟然还来问朕此事做得对不对,这究竟是何道理?”

李世民的想法颇为单纯,他显然并不认可庐江王的行事做法。并且,他觉得王珪理应是懂他的。而实际上,王珪本意并非是要从李世民这儿得到什么确切的答复,他只是想给李世民讲述一个故事罢了。

先秦之时,齐桓公于齐国出游之际,碰到一处古城的废墟。他便向当地之人询问这是何种废墟,当地人回应说是郭国故都之墟。接着,齐桓公又问这郭国故都缘何沦为废墟,当地的人告知齐桓公,郭公喜爱善人,然而却厌恶恶人。

齐桓公听闻后,满心疑惑,心想这怎么会致使郭国灭亡呢?这时,当地百姓便来为齐桓公答疑了。原来,郭公喜爱善良之人,可却没办法与他们亲近相处;他讨厌邪恶之人,却又做不到远远避开。就因为这样,郭国最终走向了灭亡之路。

王珪在向李世民讲完相关故事之后,马上又接着说道:“如今这位美人就留在陛下身旁,臣私下觉得陛下似乎是认可庐江王的那种做法。倘若陛下并不认可,那可就是明明知晓此事是不对的,却依旧这么做,这也就是所谓的知道是恶事却不摒弃啊。”

王珪的想法颇为直白,那就是李世民得赶快让这个美人离开皇宫才是。其意图十分明了,就是希望李世民能够即刻安排那美人出宫去,莫要再留其于宫中了,就这么个简单的意思而已。

李世民究竟是怎样做的呢?这可就颇为有趣了,毕竟在史籍当中,对于这方面的记载并不一致。

据《唐会要》以及《旧唐书》记载,李世民在听闻王珪所言之后,深感其话语颇具道理,进而愈发器重王珪。然而,对于那名美人,李世民却并未依照王珪之意将其放出宫去。

在《新唐书》里,李世民对王珪的言论给予了赞美之情,然而关于其中所涉及的美人,其后续的去向在该书当中却并未有所提及,书中只是呈现了李世民对王珪言论的赞赏情况,而美人的去处则成了未被记载的内容。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听闻王珪所言后,显得十分高兴,并且欣然采纳了王珪的谏言内容。随后,李世民便将那位美人放出宫去,使得她能够与自己的家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此事在相关记载中留有着这样一段经过。

关于李世民到底是如何处置那个美人的,我们无从知晓。毕竟在史籍当中,对此的记载也是各有不同呢。说起来,她其实也并非什么至关重要的人物,仅仅是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毫不起眼的一个小人物罢了。

四姑娘觉得李世民很可能是把这个美人放出宫去了。要知道在贞观初期的时候,李世民着实善于接纳谏言,而且他的后宫当中本就不缺美人,所以李世民确实没什么必要非得把她留下来。

0 阅读:2
有缺的晚风

有缺的晚风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