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难自己,也别为难生活

静语悟人 2024-10-17 08:22:55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自在独行》中写道:“我们常常忽视自身的独特价值,过度依赖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标准。”

人生的路太多崎岖坎坷,令人叹息的是,许多人明明知晓生活的艰难,却不知该怎么自我解脱。

更有的人,时常因不该执着的人,不该涉足的事而自我折磨。

人生匆匆数十载,少了一刻便是一刻,少了一时便是一时。

将耗费在无意义之事上的时间,以及浪费在错误之人身上的精力,节省下来。

长此以往,便会开启一片新的天地。

电影《卧虎藏龙》里讲:“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

见自己之局限,才能悟天地的广袤,也才能领会众生的深邃。

如此这般,才能看得通透,放得下执念。

因为我们终究要懂得:人生,不要为难自己,也别为难生活。

01

见自己

改变别人极为困难,想要真正了解自己更是难上加难。

就如平凡的我们,面对外界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诱惑,总是难以做到心如止水。

面对孤独的人生旅程,内心总是渴望通过融入群体,通过迎合他人的方式来获得认可与内心的归属感。

但是,生活却会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现实:越是渴望合群的人,往往过得越孤独。

因为你终究会明白,你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能真正理解你的人却越来越少。

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的人,就如同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船,船上的人总会离去。

而你,因为没有目标,没有想过要驶向何方,所以即便不被船落下,也会被时代抛弃。

见自己,是为了深入了解自己,更是在寻找脚下的路该通向何方。

停滞不前,或是犹豫不决,终究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光,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的确,一个人只有在经历中不断磨砺,才能真正成长。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实力,才能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更大的目标。

正如有句话说:唯有你自身拥有的,才能够给别人。

如果你连自己的潜能都无法发掘,又有多大可能掌控他人的能力呢?

你的一切,皆因你而起,看清自己的渺小与不足,才能领略天地的广阔,也才能拓展格局,不再为难自己。

因为知识渊博的人,自然思考的问题就多,思考多了,逻辑和思想便会更加开阔。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生命是一场自我雕琢的旅程,如果你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耗费在没有意义的事上,许多美好的风景将会与你擦肩而过。

可人的本性又是特别难以接受自己错过美好事物的,那种感觉就如同,丢失了珍贵之物,心中满是懊恼与不甘。

于是,在各种懊悔、悔恨、纠结、无奈、痛苦的情绪中轮回,变得烦躁不安。

你种下的因,即便不想承受这个果,时间也会将它交到你的手中。

你觉得它沉重、无用,随手丢弃。

但它又会像一个神奇的魔球,再次出现在你的面前。

可你若是释怀了、顿悟了、明白了,自然能够感知自己的心态,平和地接纳一切。

认识了自己,才不会为难自己,做到了不与自己为难,才能成就生活。

02

见天地

人,只有见到了自己,才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也只有领略到宇宙的浩瀚,人类的渺小,在大开眼界之后,我们才能像成熟的麦穗那般,谦逊地低下头。

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每一个人在宇宙中不过是一颗微小的星辰,它可能闪耀,也可能黯淡。

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过,哪怕只是瞬间的璀璨。

存在或是消逝,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可一个人看到了世界的广阔,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同样可以滋生出更为宏大,甚至更为深远的东西。

这种东西,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力量。有了这种信仰,滋养出这种力量,我们才能对生命充满更大的信心,对生活怀有更多的期待。

因为理解,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强大。

林语堂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的确,一个人认清了自己,才会愿意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当看到了广阔的天地,才会心甘情愿地自我提升,去拓展格局,去拼搏,去奋斗,去为自己喝彩。

真正懂得天地广阔的人,不会因为人类的渺小而自卑、而停滞不前。

相反,他们更愿意为了融合这种神秘伟大的事物,甘愿为之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一个人的内心里充满了爱,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和力量之强大,才会更心甘情愿地为了心中所爱而义无反顾地付出一切。

张爱玲说:

“见识自己是一种境界,见识天地也是另一种境界。”

人生太多的苦,都因自身而起,习惯了将焦点放在琐碎的事上,就没有心思去思索世间的广度。

若是将眼界抬高,将格局放大,自然能够活得更加豁达,更加轻松。

因为,当一个人真正有了远见,心胸自然开阔,思想也会更加开放,不再为难自己,也不会与生活过不去。

03

见众生

人生的至高境界,便是见众生,这是思想的升华,更是人生的一种高远见解。

说白了,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沦为了生活的奴隶。

生活让你做什么,第二天便乖乖去做,如同行尸走肉一样,枯燥、乏味、没有灵魂。

明明周围都是鲜活的人、真实的生活,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疲惫的、匆忙的、焦虑的神情。

你看到了一大片众生皆苦的景象,却无奈地发现,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你不知道自己是清醒的,还是麻木、糊涂的。

你只知道,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如同陷入一片沼泽地,你本能地感觉到,自己越挣扎,越往下陷。

一个人,倘若活到了不知是自己为难了生活,还是生活为难了自己这个地步,是失败的。

因为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结果。

这种结果在于,有的人从人间收获了幸福、美满和快乐。

而有的人则得到了失望、痛苦,以及死气沉沉。

试想一下,究竟是什么让自己活成了现如今的模样?

思来想去,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如今的种种因,便是今后的种种果。

余华曾说过:“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生命终究是属于自己,但又不完全是,因为在看到了众生时,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之间,一开始就注定了息息相关的缘分。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无常中看到有常,也从有常里接纳了无常。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里有善,眼中有美,才有安宁,众生才可亲。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不再为难自己,也温暖了生活,生活是苦是乐,终究还是要放在众生之中,才能感受得更彻底,更深刻。

余生,愿你我,皆能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不为难自己,更不为难唯一的生活。

作者简介:方寸,一个在红尘中孤独的行者。喜爱情感,热爱哲学,向往美好生活。我用这跨越山海的温情相伴,只愿得到您的一句称赞。愿你不负时光,岁月待你温和❤️

0 阅读:3
静语悟人

静语悟人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