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逛吃下海南(4)桂林:山水依旧,仰慕不再

雪兰聊旅 2025-01-01 22:02:33

2024年12月22——24日,湖南长沙——广西桂林,530公里。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是我们从年轻时就十分心仪的景致,最早来桂林是1978年,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3月,加上这次,46年间来过4次。

这次路过,是抱着看山观水找记忆,悠悠闲闲度时光的想法,一呆就是3天。

3天中,我们去了解放桥、逍遥楼、步行街、东西巷、象鼻山、穿山景区、滨江路、七星岩,离开桂林前往广东湛江的途中,还绕道去了荔江湾景区。

桂林有座解放桥,江边有座逍遥楼,附近还有步行街和东西巷,小巷深处就是靖江王府。

上次来桂林,除了逍遥楼和穿山景区,其他几个地方都去过,这次再来,很多地方印象寡淡,比如东西巷,只是看到靖江王府才一一想起来。哎,老了就是老了,不服不行。

45年前曾两次参观游览七星岩,当时觉得洞内乾坤美轮美奂,这次再访,美感大幅缩水。

景区游客稀少,进洞要分时分批,我们10点钟这批,人数只有一个班,在导游的带领下,边开灯边关灯(为了省电)、时而光明时而黑暗地走完800米全程,洞内的灯光配置简陋而不合理,感觉七星岩是村民小组开的,又想赚钱又不愿投资建设。

桂林一位酒店前台经理表示,他小时候的七星岩就是这样,40多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年轻时见识少,当时觉得七星岩简直就是绝世奇观,现在看来,七星岩已“年老色衰”矣,尤其是与贵州的织金洞相比,七星岩的差距可不是一点两点。首先织金洞硕大无朋,溶洞景致全国无敌;其次是人家经营管理好,游客络绎不绝;第三是洞内灯光配置相对合理艺术性强,游客置身其中,仿佛是在天上宫阙或浩瀚森林。

倒是七星·骆驼山公园一圈走下来,似乎洞外景致比洞内好些。

广西旅游业不景气的例子还有一个。

从桂林前往湛江途中,我们绕道去了4A景区荔江湾。

网上看介绍看视频很让人动心,来了也有心动的感觉,就是景区太小、环境局促、旅游设施简陋。又遇上不给力的天气,只能像我们这般,小满足,大失望。

不算索道上山或徒步登高,从景区大门到游船码头,距离不超过100米,剩下的景区道路,居然是长约400米、宽约半米、坑洼不平的沿河乡间小路。

难道4A景区的评选审核,不考虑最基本的旅游设施建设。

景区唯二游客的我们,闻着粪水的气味,穿过橘子园和菜地,去路的尽头,欣赏河水、竹林和喀斯特峰峦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景致……

广西喀斯特美景多的是,若非顺路,荔江湾这个所谓的4A景区,不看就不看吧。

按理说,以桂林、阳朔为代表的广西旅游业,财迷转向、敛钱有术,老雁小雁皆拔毛,理应赚得盆满钵满,可为什么几十过去了,在全国各地旅游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桂林乃至广西的旅游业却如此拉胯呢?

不仅游客不满意,连当地老百姓都是唉声叹气。我们曾就桂林旅游业的现状问过出租司机、居民、饭馆老板、景区从业人员等,他们的怨声载道比我们还尖锐,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几十年吃老本不思进取,生生把老天爷赏饭吃的桂林旅游业,搞成个‘烂尾楼’”。

2019年我们来桂林和阳朔,写过一篇带有批评意见的游记,据说朋友还转给了桂林有关部门。这次所见所闻依然如故,也懒得多说,摘录2019年游记的部分文字附在后面,表明一种态度:爱其山水,怒其不争。

我们2019年的看法是:山水依旧,仰慕不再,如今还是这八个字。

撇开桂林旅游业投资建设不足、经营管理差、发展不思进取不说,桂林的餐饮业,各类特色美食还是很多,有朝一日当旅游业如梦初醒、发力追赶,餐饮业完全具备了保驾护航的基础条件。

广西地方美食的代表之一,是无处不在的猪肚鸡,尤其是广西靖西市古镇的一家,味道、服务和性价比,当属第一。

这次来桂林,网络美食搜索大咖的老伴,拿起手机咔咔一顿操作,在我们下榻酒店附近寻得一家专营猪肚鸡的饭馆。

这家饭馆开在一个山洞里,长约百米的洞内布满桌椅,估计夏天食客不会少,毕竟洞里凉爽。

吃猪肚鸡就像吃火锅,先吃猪肚和鸡肉,然后涮菜,我的感觉比涮羊肉好,因为羊肉火锅的汤汁膻味大,而猪肚鸡的汤汁很是鲜美。

桂林米粉也很出名,解放桥一家饭店的卤菜粉(南方说的卤菜就是卤肉),肉多料多粉量还大,一上一小盆,与海南粉一样,小臭小臭的,味道有点特别。

他家猪肉韭菜馅的水饺也是好味道,比北方水饺还好吃。

附文(一篇老游记的部分文字摘录):

租驾琼粤桂黔渝川(4):桂林与阳朔,旅游魅力在褪色

2019-3-18

41年后的故地重游甚是遗憾,简而言之就是八个字:景色依旧,仰慕不再。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消极的印象呢?

皆因两个传统旅游明星城市,几十年来发展进步有限,似乎有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陶醉和“躺着把钱赚”心态。

比如,重商业服务,轻景区建设。国内很多景区是景区内建设好,景区外配套旅游服务差,而阳朔和桂林正相反,景区外服务业兴旺,景区内基础建设差,以至于造成灯火酒绿阳朔西街的火爆程度,远胜独一无二的自然山水。

比如,十里画廊、阳朔公园等景区以及市区等,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41年前笔者曾游览过阳朔公园,此次凭着记忆来到公园,不敢相信这个公共设施破烂年久失修、绿化档次低、满地垃圾、到处都是打牌老年人的地方,就是昔日阳朔的骄傲。

比如,十里画廊存在着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广告和宣传中的十里画廊,景点多景色美,可串联整个景区的道路,居然是当地社会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据说当地车辆每年缴纳400元过路费,就可以在景区公路上风驰电掣来往穿梭。游览十里画廊最自由惬意的方式,是骑电动车或骑自行车,可来来往往风驰电掣的四个轱辘,让两个轱辘上的游客心惊胆战,无暇他顾,更不要说放心欣赏美丽自然风光了。十里画廊不是没有观光车,而是发车间隔时间长,间隔时间长是因为乘客少,不坐满不发车,每个景点换乘游客有时要等很长时间,因而造成这种有车没人、有人没车的恶性循环。

比如,桂林和阳朔有的景区收费太高,十里画廊景区内很多景点都要单独买票,相公山60元,独秀峰+王府100元。如果九泉之下的明代皇帝们得知,偏居一隅的藩王王府(仅一座小山峰可攀登),如今能卖出100元的高价门票,而作为一国之君帝府的故宫,门票才60元,估计在棺椁里都能给气得跳起来。

独秀峰不过66米高,但上下台阶陡峭,最高的台阶目测超过30公分,60岁的老人攀登起来都气喘吁吁关节酸疼,更别说70岁以上的老人了。该景点门票政策制定者的小九九算得真清爽,“70岁以上老人免票”,就那陡峭的台阶,有几个70岁的老人能爬上去?你们这不是在哄鬼嘛。

并非笔者退休了就偏袒老年群体,也并非笔者掏不出这个银子,实在是广西旅游业一门心思敛财的气性太大,甚至有点不顾颜面。往大了说,桂林和阳朔这两个中国著名旅游景区,对和谐社会理解不深,缺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往小的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赚得盆满钵满的广西,也太小家子气了。

阳朔出租车司机说,现在来阳朔的国内外游客比以前少了很多,以前不少游客在阳朔一般会住四五天,现在一两天就走,多数游客对阳朔旅游业的总体满意度低。

几天来,笔者反复思考:作为我国传统旅游明星城市,难道桂林和阳朔几十年来赚的钱还少吗?难道当地“管事机构和头头脑脑”,不懂旅游业需要持续投入改善管理保持竞争力吗?难道更大的“管事机构和头头脑脑”不清楚广西的旅游业现状、越来越多的国人对广西旅游的兴趣日益减退吗?难道大大小小的“管事机构和头头脑脑”没有看过报纸电视,没有去过其他省市区开会、观摩、了解、对比吗,否则怎会如此麻木迟钝?这难道不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维在作祟吗?

对此,有朋友评论说,桂林阳朔山水甲天下,旅游建设管理输天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笔者3年多来自驾去过很多省市区和景区景点,感觉广西旅游业真的是落后了。

笔者还认为,广西旅游业的现状堪忧,可惜可叹,再不振聋发聩、知耻后勇,不仅昔日旅游大省和明星景区的金字招牌会黯然失色,而且迟早也会辜负这片独一无二的好山好水。

1 阅读:25
雪兰聊旅

雪兰聊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