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种观念,认为哪怕是给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出来也不过拿个六七千,七八千一个月。而初中生毕业之后,不管是进工厂打工还是到工地打工也可以拿到七八千一个月,但是真的可以拿眼前的工资去对比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吗?有了知识长大了做任何事情,因为知识的支撑,可能就事半功倍。但读书的代价有时太大了。孩子的压力山大。现在很多人原本就不该住在城里,但为了孩子读书在城里买房,随便的三四线城市房子,一套下来,不都是一百多万那?普通人一百多万,得多少年才能赚到?而还贷都要二三十年!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这是大部分年轻人遇到的无法避免的难题。乡下的教育资源比城里差多了!为了孩子读书,都付出了不一般的努力!太不容易。
好多人嘴巴上说读书无用,自己却拼了命逼孩子送去读书,真的很违心,咋没见他高中就给孩子停了?说一些烟雾弹就是为了迷惑周围的人,说给别人听的,哪个人心理不知道你的孩子能读书就尽量送去读,有的砸锅卖铁也要送。这读书不是没用,是读质量一般,完成度不高的书,出来达不到就业的门槛,人家自然不要,还有盲目选专业供需不平衡的专业不行,千万人挤独木舟。但是你一般的专业院校放低要求,也是找得到工作的,我们小地方本科以上还是很多企业去抢着招的,人才太少,就怕高不成低不就,找工作哪有那么难。
功利性自我要求读书就要挣大钱的想法那肯定大部分都是读书无用,因为挣钱的多少跟读书多少不是正比关系,决定能否挣钱的因素太多了,但是排除功利心的话,学不同的东西,吸收不同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至起码人不会那么无知,觉得读书没用是因为感觉无知没所谓,也有些人读了些书又太自大不懂装懂,让人感觉无用。这种错误思想很普遍,知识是一个人大脑的开阔,没有读书怎么才能有知识?如果读书只是为进城找个工作,有个收入,那读书真的没用了。知识在广大的天地里都可以发挥作用的,就看你怎么认识自己,摆放自己。中国古代有句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好好想想吧,有了知识农村也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