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彭德怀雨夜看望邓华,站在窗下久久没进去:看看就行了

沛儿阅览趣事 2025-02-15 04:35:30

1965年11月,在前往成都的列车上,彭德怀格外激动,一方面是能出来工作,另一方面是或许能见到分别六年的老战友邓华。这天晚上,他冒雨在警卫员景希珍的陪同下来到邓华的住处,却没有进去。

景希珍疑惑地问:“彭总,怎么不进去呢?”彭德怀看着邓华映在窗户上的影子,自言自语地说:“不进去了,看看就行了,看看就行了啊……”

众所周知彭德怀和邓华的交情很深,那么他既然到了,为何却不肯进去呢?

毛主席动员彭德怀去西南三线工作

1959年庐山会议结束后,彭德怀搬进吴家花园,每天除了去中央党校学习外,就是在家里种地。他房间的家具没有很多,只有一套沙发,几个凳子。彭德怀不喜欢花花草草,便和警卫员一起在院里种南瓜、茄子等瓜果蔬菜。

彭德怀还经常和周围的群众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时候,他还会约生产队的干部到家里做客,向他们了解最新的生产情况。当有些基层干部表示自己不想当干部的时候,彭德怀会耐心地鼓励他们好好干。

当得知农民家里有病人的时候,彭德怀用自己的汽车去接医生。除此之外,他还自己出钱购买电线杆、电报等东西,让附近15户邻居用上电灯。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彭德怀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他想出来工作,想为国家再做点事情。不久后,契机来了。

1965年的一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彭真在人民大会堂约见了彭德怀。一见到彭德怀,他就说:

“我这次是向你传达毛主席意见的,主席想请你出山,去成都抓西南大三线的建设,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见?”

彭德怀听后先是一愣,然后摇摇头说:“我觉得有很多比我更合适的人选,还是让别人去吧。”回到家,彭德怀越想越不安,随即给毛主席写去一封信,不仅详细叙述了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看法,还表示要去外地的国营农场,当一辈子的农民。

收到彭德怀的来信,毛主席看后心里很不平静,他知道彭德怀是一位有很强组织力的人,所以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和彭德怀好好谈谈。

9月23日上午,彭德怀抵达颐年堂的时候,碰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毛主席。两人伸手相握,这也是他们自庐山会议后的首次见面,毛主席和彭德怀都显得有些激动,久久不愿松开。

许久后,毛主席才松开彭德怀的手,说:“老彭啊,昨天收到你的来信,我高兴的一晚上没睡着。这不一大早就给你打电话了……”彭德怀脸上露出鲜有的笑容:“谢谢主席还记得我。”

毛主席笑着点点头,随即点燃一支香烟,彭德怀见状也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香烟点上。毛主席有些奇怪地问:“德怀,我记得你不是戒烟了吗?怎么又抽起来了?”彭德怀先是吸了一大口烟,然后回答说:“自从庐山会议后,我就又抽上了,而且越抽越厉害。”

听到这里,毛主席沉默许久,然后说:

“德怀,你现在还是政治局委员嘛,咱们还是能好好聊聊的。你这个人哪儿都好,就是脾气太犟,平时不喜欢找我,也不喜欢给我打电话,只喜欢写信,而且一写就是上万字。你的意思我不一定能看的明白,这样弄得你不满意,我也不满意,何苦呢?”

彭德怀说:“主席,我现在就是一个农民,每天就是看书种地,别的我也不想了。”毛主席叹了口气,说:“你和我都是从湘潭出来干革命的,共事几十年,我是不会忘记你的。”

后来在毛主席的劝说下,彭德怀同意去西南三线工作。

彭德怀在邓华楼下迟迟不进去:看看就行了

1965年11月28日,彭德怀和警卫员景希珍乘坐火车前往成都。这天,彭德怀到省委总府街的招待所理发,没想到理发员贾月泉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两人聊了很多,贾月泉还告诉彭德怀一个重要消息:“邓总就住在童子街29号,离您的住处不远。”

彭德怀来成都前就想过会不会见到自己的老战友邓华,没想到竟然从他人口中得到消息。于是理完发连忙对景希珍说:“你去买一张成都地图,我要看看我和邓华离得到底有多远。”

等景希珍将地图买回来,彭德怀戴上老花镜仔仔细细地找童子街在哪儿。很快他便找到了童子街的位置,激动地对景希珍说:“邓华的住处离我真不远,步行只需要20分钟,等天黑我们就出发!”

在焦急的等待中,天一点点黑了下来,然而就当彭德怀准备出发的时候,天空却突然下起濛濛细雨。彭德怀的身体本就不好,再加上天黑路滑,景希珍担心出什么意外,便说:“彭总,咱们要不等天好再去吧?”

彭德怀摇摇头,说:“不行,就今天去,不管老天是下雨还是下刀子,我也要去!”景希珍无奈,只能点头同意。

天黑路滑,彭德怀和景希珍走的都很慢,因此直到半个小时后才抵达童子街29号。进了院子后,彭德怀不知道邓华住在哪个房间,只能茫然地抬头观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房间亮起了灯,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彭德怀激动地说:“是他,没错,就是邓华,那个背影我一看就知道是邓华。”此时彭德怀的眼眶已经湿润了,景希珍知道他十分激动,于是笑着说:“彭总,咱们快进去吧。”

彭德怀点点头,向前走了几步却又停了下来。景希珍有些疑惑:“彭总,怎么不进去呢?”彭德怀沉默片刻,随后说:“不了,我们不进去了。”话音刚落,一颗泪水从彭德怀的眼眶流出,他看向二楼那熟悉的身影,自言自语地说:“看看就好了,看看就行了,不进去了,不进去了。”

就这样,彭德怀和景希珍站在邓华家的窗户下,在濛濛细雨中站了很久,直到邓华关灯休息了,彭德怀还不舍得离开。

邓华弥留之际,床头放着彭德怀送还给他的烟盒

彭德怀和邓华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密切配合的战友,他们在残酷的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众所周知彭德怀的脾气是非常差的,和他合作过的将军几乎都挨过他的臭骂,但邓华却是个例外。

进入朝鲜战场后,每当遇到危险,彭德怀最先关心的就是邓华的安全,经常问身边的人:“邓副司令员怎么样?有没有受伤?”而邓华也十分尊重彭德怀,常常替他排忧解难。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务,邓华则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党委书记等职务。尽管两人没能在同一部门、同一地点工作,但他们仍关心着对方,打听对方的消息。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因病去世,临终前他曾叮嘱家人:“邓华曾送给我一个金质烟盒,如今我也用不上了,就物归原主吧。”1978年,彭德怀的追悼会在北京召开,邓华在追悼会上泪流满面,久久不愿离开。

1979年10月,邓华在广州期间会见了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浦安修对他说:“因为那件事,彭总一直很愧疚,也很难过。”邓华说:

“在成都的时候,知道彭总要来我很高兴,我们两个的住处步行20分钟就能到,可惜那个时候不能见面。本想着来日方长,谁曾想却成了永别……”

1980年5月,邓华离开广州,从上海前往北京。谁曾想在上海期间,他的病情突然开始恶化。7月3日,邓华在上海病逝,他吃力地说:“还想为党、为军队多工作几年,可惜…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华弥留之际,唯一留在他床头的便是彭德怀重新送给他的金质烟盒……

1 阅读:5
沛儿阅览趣事

沛儿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