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曹德旺的“奇迹”背后

白商人 2024-11-01 16:31:01

1985年起,他带领一家连年亏损的乡镇企业,历经数十年发展,使其成为一家受人尊重的世界级汽车玻璃制造商。

在穿越贫困、阶层,以及不同体制和文化的种种困境中,他抱着“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汽车玻璃”的信念持续精进,最终成就了行业的典范,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传奇。

他就是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一个据说“有背景”,却敢于将其当下和过往完全展现在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纪录片摄制团队,以及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政商人士面前,任由他们“推敲”的创业者。

曹德旺的“奇迹”背后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文/本刊记者 侯耀晨

曹德旺发迹过程中,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是他人生轨迹中一个绕不过去的拐点。同时,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出生于1944年,比他大2岁的哥哥曹德淦。

有这个拐点和重要人物的存在,他本可以借此承包或并购一些经营不善的集体及国有产业,争取更多资金和土地,在房地产等行业实现多元化发展——这曾是一些千亿和万亿级“巨鳄”崛起的模式,也是其商业版图和利益圈层走向破灭的主要Bug(漏洞)之一。

然而,曹德旺并未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宣称,只想“做一块中国人自己的玻璃”,最终成为全球实业界举足轻重的“中国玻璃大王”。

这是一个奇迹。

“背景”

在漫长的经济转型期,靠社会关系或背景资源快速“做大做强”的企业不在少数,但能够平衡财富与实力的关系,不被其反噬的企业家却凤毛麟角。曹德旺在不同国家建厂多年,处理过无数关乎企业前途和命运的公共关系问题,其经历在商人群体中颇具另类色彩。

闽商中有一种说法,曹德旺“有背景”,意指他是靠其哥哥发展起来。这种背景是很多商人梦寐以求的。然而,曹德旺以及福耀玻璃的成长轨迹,逐步脱离了这类故事的传统套路。

未来的岁月,曹德旺将和诸多兴起于草莽间的华商一样,以时间和智慧展示其在不同国家和文化环境中发展壮大的信念与能力,融入世界华商参与塑造全球经济生态的历史潮流。

1976年,曹德旺进入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担任采购员,负责推销水表玻璃。其时,曹德旺已有16年从商经历,并积累了5万余元资本。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连年亏损的异形玻璃厂。两年后的1987年,他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耀玻璃”)。

曹德旺进入异形玻璃厂那一年,他的哥哥曹德淦,已于1967年毕业于福建卫生学校,并拥有了9年体制内工作履历,其升迁之路日益开阔:

1985年起,曹德淦担任福建省委、省政府扶贫办副主任。在曹德旺成立福耀玻璃的同年,曹德淦还兼任了省农委副主任。此后,一路升迁,历任漳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漳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3—1999年),福建省副省长(1998—2003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3—2008年),其间还曾兼任福建省贸促会名誉会长。

2008年起,曹德淦转任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并于2010年退休。

2011年起,曹德淦又出任“河仁慈善基金会”首届理事会理事长。

河仁慈善基金会(Heren Charitable Foundation),正是由曹德旺所创办,是全国首家经由国务院审批、以金融资产(股票)形式设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在2011年5月5日成立大会上,曹德旺与陈凤英夫妇正式宣布向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赠他们所持福耀集团3亿股股权,总价值35.49亿元人民币,这使得河仁慈善基金会成为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现任理事长为武双。

基金会的名称源自曹德旺的父亲曹河仁,其宗旨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2021年5月2日,河仁慈善基金会网站发布消息称:该基金会计划出资100亿元,用于筹建“福耀科技大学”。

兄弟

曹德旺、曹德淦兄弟之间,包括了缩微版的政商关系,但二人的事业线边界分明,各自抵达事业巅峰,如同践行“亲、清”政商关系的现实模板。

曹河仁、曹德淦均以水为名,“河仁”有浩荡绵长、兼容并蓄之义,德淦行默然渗透、润物无声之道。

曹德旺则不以水名,独擅知行合一、如日当空的自由行进之势。

如果曹河仁是未来政商家族的设计师,那么德淦、德旺二人的命名已体现了他的理想和蓝图。

经济困难时期,曹河仁只是一名兼营烟叶生意以养家糊口的小商贩。数十年后,他的名字因“河仁慈善基金会”的诸多公益善举而声名远扬。

相对于今日种种“内卷”,当年构建未来政商家族的父子三人,彼此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些各行其是、不问细节的边界感。

这种边界感,清晰体现在曹德淦、曹德旺兄弟的人生轨迹中。

1957年9月起,曹德淦进入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学就读,并在该校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学业。

相形之下,曹德旺未能如哥哥一样,有一个连续和完整的受教育经历。他9岁入学,14岁就“被迫辍学”,转而踏入社会这所大学,读的是“无字天书”。曹德旺辍学后,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

1960年,曹德旺16岁,他开始帮父亲倒卖烟丝。在那个烟草专营的时代,这是一桩充满风险的小生意,随时可能被扣上“偷机倒把”的罪名。

6年后,随着烟丝生意难以为继,曹德旺跟随父亲改做水果生意。其时,曹家即将迎来转机,因为1967年,哥哥曹德淦从福建卫生学校毕业,正式端上了“铁饭碗”。

对于早年经商的艰辛,曹德旺回忆说:“我是从最底层上来的,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我最困难时,一天才赚2分钱。结婚那天,我才第一次穿上鞋,袜子还是我哥的。一包7分钱的香烟都买不起。”

曹德淦、曹德旺兄弟二人的青少年时光大致如此,他们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在不同的社会层面、沿着各自的路线编织着人生的网络。

直到彼此功成名就后,“河仁慈善基金会”又把他们,以及父亲曹河仁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选择

是在与生俱来的背景中进入“关系和资源”相互置换的路径依赖,还是在风高浪急中建立自己的终极目标和进取之道,企业家的每一次选择,都为日后的兴衰沉浮埋下了不可磨灭的伏笔。

在福耀玻璃发展成为全球玻璃行业头部企业的历程中,曹德旺的几次关键抉择,体现出一个企业家在决策习惯中目标明确的“线性思维”或“问题导向”,这种信念所牵引的方向感,引领其团队走向一个细分产业的深水区。

1985年,即曹德旺接手异形玻璃厂的第二个年头,他决定将主业转向汽车玻璃,由此打破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局面。

当年,越来越多的进口汽车和低等级的公路,导致汽车玻璃破损率居高不下。因而在国内汽车维修市场,汽车玻璃成为刚需产品。

曹德旺了解到,从日本进口一块汽车玻璃成本仅需一两百元,售价却高达数千元。

“中国难道只能依赖进口,被迫接受这种不公平吗?”义愤之下,曹德旺的信念之火就此被点燃:“中国人应该有一块自己的汽车玻璃!”

曹德旺能够抓住商机、迅速进入汽车玻璃生产市场,得益于他在全行业整合资源的技术路线。他从芬兰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并从全国各地聘请技术人员攻关,研制出自有知识产权的汽车专用玻璃。

这种新产品的成本不到200元,售价仅为2000元,远低于同类进口产品。由于性价比优势,该产品投入市场后,很快供不应求,仅4个月,曹德旺就赚到了70万元。

闪电战

在技术和实力相差悬殊的行业格局中,能够集中有限资源、链接外部盟友发起闪电战的竞争者,一定有从精神制高点俯瞰全局的使命感和凝聚力。

1987年,在曹德旺决定转型专注于汽车玻璃产品战略之后,他作出了福耀玻璃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关键决定:联合11位股东集资627万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1989年,福耀玻璃利润达到2000万元。当时,有人认为曹德旺开创的汽车玻璃新赛道是在“印钞票”——这或许是曹德旺没有依赖资源和人脉搭建另一个商业版图的源动力。

此后,福耀玻璃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一举崛起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随着“中国玻璃大王”羽翼渐丰,日本玻璃在中国市场的黄金岁月落下帷幕。

这场闪电战,在短短几年间,从0到1完成了一个细分产品领域高端产品向低端市场快速实现“递次转移”的传奇。

其在东南沿海工业制造领域的标杆意义和时代价值是空前的。曹德旺因此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话题人物,福耀玻璃也成为福建的名片和改革与技术创新的形象载体。

分红

分红,体现了一个企业在大大小小投资人预期中的真正价值,而非仅为少数人才能享有的那种喧嚣的投机价值。能否定期分红,是否愿意如实分红,也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是一种更高维度凝聚社会共识,避免墙倒众人推的企业公关手段。

在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上,曹德旺和福耀玻璃创造的纪录在上市公司中至今鲜有超越者。福耀玻璃能让人们时常想起:上市公司有给予投资者分红的义务。

在曹德旺的认知框架里,企业家和财富的底层逻辑是一个亦诗亦禅的哲学境界,他曾说:我经常幻想自己漫步在夕阳西下时的荒漠上,一个人孤独地走着。如果企业家只懂得赚钱,不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充其量只是富豪。

关于财富,曹德旺还有一个形象而“接地气”的说法:貔貅没有屁股,只进不出,很小气。我特意挖了个大屁股,作为吉祥物来说的话(寓意着)“有进有出”——财富如果不漏的话不撑死你,(所以财富)应该要漏!

2024年国庆节期间,跑步进场的散户和宣布减持的机构,在暴涨的行情下形成了一幕股市奇观。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知有多少家上市企业还能想起,上市公司有给予投资者分红的义务。

由10个股东联合成立的股份制公司——福耀玻璃,成为众多上市企业在派息和分红方面至今望尘莫及的标杆。福耀玻璃的存在,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又一个传奇。

1991年,当中国股票市场尚处于试水阶段,福建省政府将其唯一的发行股票的公司名额给了曹德旺领导的福耀玻璃。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首家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公司。此后,它更成为中国股市唯一一家“现金分红总额达到募集资金7倍”的上市公司。

对于股市和企业的关系,曹德旺曾表达过自己的观点:福耀的现金分红早已超过募集资金,而且是翻几番!福耀就是要用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告诉天下人,我们是一家值得全社会信赖的真正的优质公司,这才是福耀的价值所在,才是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希望所在。

试想:如果中国上市公司都这么做,现今中国股市还会是这般模样吗?中国股市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将绝对比现今大得多!

跨文化

法国巨头企业在美国,诸多外资企业在印度,都曾遭遇过灭顶之灾。如何在跨文化的政商关系中安全、可持续地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谁能坦然面对一切,用游戏规则打败游戏规则,谁就能树立真正的企业家典范。

如何在不同国家、不同体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成为一个能同时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企业,这是包括美欧跨国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必须经历的“大考”。

在与国际产业伙伴及市场力量的合作与博弈中,曹德旺留下的几个案例,同样值得华商在全球发展史中去探索和总结。

将玻璃产能,而不仅仅是玻璃产品,向国际市场拓展,是曹德旺在福耀玻璃发展初期的又一个关键战略。

1996年,福耀玻璃与法国圣戈班达成合资建厂协议,双方分别投资1530万美元和1470万美元,共同成立了万达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双方的“蜜月期”长达3年,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福耀玻璃的研发和制造团队在生产流程、设计思路、工艺路线等方面,通过与国际同行的合作,日益缩小了差距。“圣戈班具有国际水准的管理模式和一些可取的理财理念。”曹德旺曾表示,通过与圣戈班的合作,福耀玻璃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典范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1999年,曹德旺用4000万美元买断圣戈班在福耀的所有股份,并以此为条件与圣戈班约法三章:圣戈班在2004年7月1日前不得再进入中国市场。

与圣戈班和平分手之后,曹德旺继续投入巨额研发费用。到2006年,福耀玻璃已在美国、德国、俄罗斯设立工厂,其同步研发设计的产品,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在俄罗斯建厂投产当年,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梅德韦杰夫发来了贺信。

在跨文化发展中,福耀玻璃不仅是一个仗义疏财、尊重同行利益诉求的合作者,也是一个敢于利用市场和规律规则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斗争者”。

2001年底,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向包括福耀玻璃在内的中国汽车玻璃行业发起反倾销调查,曹德旺为此成立专门的反倾销应诉办公室,并派出工作小组依法应诉。

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裁定,来自中国的汽车玻璃在加拿大的销售不构成侵害。福耀玻璃赢得了我国入世后的第一起反倾销案。

作为一个跨国企业领导人,曹德旺塑造的“政商关系”也是边界清晰的。

2001—2005年,福耀玻璃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为此,曹德旺花费了一亿多元。

2020年2月9日,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投资摄制的《美国工厂》,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该影片自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历时3年,拍摄了长达1200多个小时,讲述了中国企业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为当地带来就业的故事。影片中不乏在不同文化和管理理念背景下,管理层与职工解决分歧与合作的经典情节。

谈到这部影片时,曹德旺表示:“纪录片获奖我很开心。我非常骄傲的是,在纪录片拍摄的四年半时间里,我和我的美国工厂毫无保留地公开了一切。我相信,美国的企业也做不到这样公开透明。”

传承

没有谁能拥抱着财富永生,因此,财富和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些善于安排企业传承、培养“接班人”的企业家,其无形智慧并不只体现在领导权转移的关键时刻,而是蕴含在事业与生活的日常细节里。

2009年5月30日,历经24年的奋斗之后,曹德旺荣获“安永企业家奖”。该奖项素有企业界的“奥斯卡”之称,曹德旺从来自世界43个国家1万多名企业家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在摩洛哥蒙特卡洛举行的颁奖大典上,他说:“我必须保持优秀,否则会造成羞耻,不仅给评委们,而且会给整个中国。”

曹德旺获得的国际奖项还包括《财富》“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202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等荣誉。在“202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榜单中,曹德旺排名第10位。

荣誉等身的曹德旺,在家族企业传承和领导人培养方面,同样留下了其鲜明的风格。

曹德旺认为,留给子女的应该是精神财富,这重于有形的财富。他不仅把子女放到基层岗位,在实际经营和生活中磨炼其格局、心性和能力,还时常结合自己的人生心得发出警示:“我告诉我的员工和子女,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件事,都是你在盖历史大厦的每一块砖。某一段砖用坏了,做了坏事,(当)你盖(得)很高的时候,高处不胜寒,压力一大,那个地方经不起推敲,大厦就这样摧毁了。”

曹德旺的儿子曹晖,在父亲的安排下,历经了从生产基层车间到管理层的全面岗位磨炼。

谈到曹晖,曹德旺说:“我最骄傲的事情是,那天曹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不会像他爸爸那样再培养出第二个曹晖来了。有儿子能这样说话,我是最开心的。”

曹德旺还介绍说:直到今天,曹晖都不住在家里的别墅,吃住都在工厂,和工人们相处得好极了。我原来培养的团队都非常忠于福耀,忠于事业,大家积极性很高地辅佐曹晖。我对他的接班基本满意。

来源/中国商人杂志

0 阅读:3
白商人

白商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