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王致和”,为何到了现在,却变得徒有其表了

鲸探所什么都讲 2024-04-04 20:20:3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个东西?

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王致和”腐乳这个品牌可谓是家喻户晓的。

然而到了现在,一提起王致和,很多人都会十分嫌弃的说,也就那样吧,没什么特殊的地方,甚至还大不如前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风靡一时的“王致和”

说起“王致和”腐乳,其实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逢年过节的时候,它都是家中做腐乳肉必备的一个调味品。

比如说过年餐桌上经常会出现的腐乳肉,其实就是利用“王致和”腐乳制作而成的。

而有的人还会直接买一个蒸馍,然后夹一小块腐乳肉配着吃,这其实是许多人非常喜欢的一种吃法。

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现在简直没法比,能够吃上炒菜其实就算是一种幸福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致和”腐乳凭借着自己可以下饭的优势,直接进入了千家万户。

不过如果要说腐乳是什么时候有的,其实这个已经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了。

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发明出来豆腐之后,虽说这是多了一种食物,但是怎样很好的保存又是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对豆腐进行各种“实验”,并且使用许多调料进行腌制,这才有了腐乳。

而“王致和”腐乳则是创办于清康熙八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669年,由王九思在北京创办的。

在人们尝到这样的食物之后,瞬间就被这个味道给吸引住了,并且传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渐渐地,全国各地也都有了“王致和”腐乳的身影。

这样算下来的话,这个品牌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它其实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的“腐乳巅峰”。

虽然说南北方的饮食习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但是在对于“王致和”腐乳这一方面,大家却有着共同的口味。

事实上,“王致和”腐乳的爆火,其实还和慈禧太后有着非常大的联系。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王致和”腐乳的名声流传到了宫中,并且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喜爱。

慈禧太后在吃到“王致和”腐乳的第一口,瞬间就对它大为称赞,并且在这之后的时间里,每天都要吃“王致和”腐乳。

然而到了现在,就算是“王致和”腐乳被摆放在超市中最显眼的地方,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还是无人问津。

这又是为什么呢?

味道发生了改变

事实上,人们对于“王致和”腐乳的味道,一直还都是最早之前的那种。

可是现在市面上买到的“王致和”腐乳,其实味道和之前的已经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了。

其实不可否认的是,“王致和”腐乳的味道确实变了,而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原材料发生了改变。

腐乳的原材料其实就是豆腐,而在早期的时候,人们在制作腐乳的时候,使用的豆腐其实是传统的手工豆腐,也就是人们纯手工磨出来的。

然而人们对于腐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之后,只靠着纯手工磨豆腐就想要跟上供应关系的话,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可是如果仍然坚持使用纯手工制作的话,那么这其中的人工成本也就大大提升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做豆腐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从原本的手工豆腐变成了由机器制作而成的豆腐。

其实很多人都能非常明显的感受到,现在的豆腐已经没有豆腐味了,这其实也就是手工和机器制作的区别。

而这其实也是腐乳味道发生改变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人们在买“王致和”腐乳的时候,其实原本就是冲着它的味道去的,既然它的味道发生了改变,那么人们对于它的态度自然也就大不如前了。

这其实也是许多百年老字号面临的问题。

性价比不高

要知道,人们其实自己是完全可以制作出来腐乳的,外出买腐乳其实也就是图个方便。

花一笔不多的钱,然后去买到一个物美价廉的产品, 这其实就是人们会选择去买腐乳的原因。

在刚开始的时候,“王致和”腐乳的性价比其实是非常高的,只需要几块钱就能够买到一大瓶“王致和”腐乳,而这一瓶,也能够吃很长时间。

早些年的“王致和”腐乳,我们只需要用筷子挑起来一小块,就能够配着吃完一整个馒头,而且还是色香味俱全的。

这样算下来,一整瓶“王致和”腐乳其实是可以吃很长时间的。

可是到了现在,人们却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原本“王致和”腐乳不仅仅是味道发生了变化,就连它的份量也发生了变化,可是价钱却只升不降。

之前是一小块腐乳一整个馒头,而现在则是一块腐乳下不去半拉馍,这其实也是人们不选择“王致和”腐乳的一个原因。

毕竟和之前比起来,如今的“王致和”腐乳性价比真的是差强人意。

如果想吃腐乳的话,人们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了。

所以说,如果“王致和”腐乳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初心的话,那么就算是有再多的宣传或者是再多的回忆杀,其实也挽救不了消费者的“芳心”。

要知道,消费者选择一个产品的时候,最注重的其实就是它的实际品质与价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性价比。

百年老店的未来

事实上,类似与“王致和”腐乳这种百年老店的事情,其实也是屡见不鲜了。

就比如说狗不理包子、沙县小吃等,这些和“王致和”腐乳的情况也都是非常类似的。

沙县小吃最初的定位是让所有人能够几块钱之内吃饱,可是我们现在去沙县小吃看一眼就知道了,它的价钱并不便宜,但是份量却是非常小的,这其实也是我们所说的性价比不高。

而狗不理包子其实也是,它的名声在传开之后,价钱也跟着名声开始水涨船高。

渐渐地,一个最便宜的包子价格竟然卖到了八块钱,这个价钱对于所有人来说,其实都是非常不便宜的。

再加上狗不理包子仍然墨守成规、固执己见,而且不愿意顺应时代的潮流,最终便被时代给落下了。

事实上,这些例子其实也在提醒着我们,不管是什么行业,顾客至上才是真理,想要发展下去,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百年老字号想要实现良性发展的话,不仅要有传承创新,还需要可以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

要是永远止步不前的话,那么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被人们逐渐淡忘。

0 阅读:23
鲸探所什么都讲

鲸探所什么都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