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丨话说车田村邹氏——感悟历史,促进发展

酱香新视野 2024-09-05 15:52:42

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进步。

本村曾获阳山县挂牌文明村(2000年之前)、文明小康村(2005年)。

01

220多年前,广东阳山县七拱、太平一带人烟稀少。公元1809年左右,邹梅先从龙川迁到阳山太平元江龙村立居耕作(距阳山县城36公里)。约1835年,其第五子邹采秀迁到车田村位置开基立居耕作,娶邻村独夫田村李氏女,育有儿女,其中儿子3名。这里背山、面田、环水、宜居,恰似“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在村南边河段修筑陂头(松树打桩搭架,上面是石灰沙石,“水浸千年松”,不易腐),设水车道,以竹木造水车,自动运水入槽上岸进渠灌溉田地,发展成村,称为车田村,至今村中户宅有10多户,在外工作购房定居多户,2023年清明期间有80多人凑分子钱祭祖扫墓。30多年前,原村口河边下湾段长有几棵比大水缸粗的高大松树,蔚为壮观,有喜鹊结大巢于其上。政府整修河岸前,车田河岸树木高大、竹林茂密。

车田祠堂“范阳堂”一九七几年重建一次,本次于2022年重建。车田村的祠堂建筑样式是“三间两廊”,三间即祠堂大厅及两侧房,厅前为天井,天井前为大门,天井两侧各有一个小房间,是为两廊。祠堂门为凹进型,寓意进纳福禄寿财喜。老祠堂内堂门的大木柱下有础石,堂柱至侧房墙之间是木构件。

图片依次为:车田老祠堂堂柱础石,石磨(传说是采秀公从元江龙村背过来的),老石臼,2021年重修前祠堂破旧。

祠堂内墙对联“峄山发迹历嶅山秀聚韩山,吉水长流过雷水澜翻湟水”,原文出处在元江龙村老祠堂神座侧,此联应是梅先公迁居元江龙村后,与第2代秀字辈拟制。对联什么意思呢?峄山为山东名山,又名“邹峄山”“邹山”“东山”,位于山东济宁邹城市峄山镇,现有国家五A级峄山风景名胜区。《史记》载秦始皇登“邹峄山”刻石颂秦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嶅山在广东龙川,山东也有嶅山。广东阳山因唐朝韩愈任职阳山县令,明清代建有韩山书院。吉水在江西。龙川县旧曾称雷江县,雷水即雷江,现属东江支流。湟水即是连江,是北江支流,流经阳山。澜即是波浪。整副对联引述了本支派若干先祖立居地域相关之名山秀水,描画出历史长卷中的繁衍居留点,并希望本支派“秀”者众多。

车田村较清楚的溯源可至广东龙川开基祖邹孟敬。龙川田心镇石痕村现有孟敬公祠,在龙川浮石小学东江边现有孟敬公墓,多地有孟敬支派族谱。迁移点:邹孟敬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从江西吉水县向南迁500多公里到广东龙川县田心镇石痕——第N代向西迁20多公里到龙川龙母镇小庙村——第18代邹梅先向西迁300多公里到广东阳山县太平镇元江龙村——第十九代邹采秀迁到车田村。

广东龙川邹孟敬(邹义)公祠(“义道树典,公德惟馨”是嵌字联,含尊称“义公”之意)

邹孟敬(邹义)公祠旁边的塑像

世代线:

1邹孟敬(邹义,迁龙川)——2邹文质——3邹习古——4邹笃荣——5邹福——6邹彦清——7邹廷富——8邹伯铭——9邹员——10邹景游——11邹珆——12邹继儒——13邹维扬——14邹英新——15邹有为——16邹廷琦(邹玉辉)——17邹仲泰——18邹梅先(邹兆一,迁阳山元江龙)——19邹采秀(邹德聪,国子监学生,迁车田村)。

邹梅先同时期有较多同宗叔伯兄弟迁到阳山,发展成多个村落。见下图

车田村名人之一邹北林(1948-2020)(右一),曾主编《阳山邹氏族谱》(2003)《邹氏廷琦公支谱》(2020),其公益善心值得赞扬。其原毕业于连州师范,曾任阳山教育局副局长、县史志办主任。上图中邹北林与时任龙川邹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邹建明(左一)在一起。

孟敬公再往前溯源至宋朝江西吉水邹氏名人邹希尧(1133年生,曾任吉州刺史),其后裔众多,遍布海内外。元末明初的龙川邹孟敬(1347年出生,1371年迁龙川)也是希尧公后裔,中间隔214年,龙川谱载是第5代、也有其他谱载是第8代,甚至生卒年份,相关族谱有很大差异,网站上多有争论。当代谱牒学家邹肃良论证是第8代,则平均每代31年。如是第5代,则平均每代53年,在早婚的朝代概率低。当然还有其他佐证。明代进士、名臣、名儒、谱牒学家江西邹元标(1551年出生)自证是唐朝江西名人邹思道后裔第30代、北宋江西邹天纬后裔第21代、南宋江西邹希尧后裔第13代,希尧公、元标公中间隔420年,平均每代35年。《中华邹氏族谱》记录邹思道的先祖有名人邹忌、邹衍、邹阳。(邹忌,齐国人,今属山东,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邹衍,齐国人,五行阴阳学派创始人,史称“谈天衍”“邹子”。邹阳,汉代人,相关:《狱中上梁王书》,现本地新围村围屋门楼题额是“梁园别墅”。)

梅先公从龙川迁到元江龙村、分支到车田村,相关辈份排序:先秀北仁茂锦国,后来《阳山邹氏族谱》续编字辈“家恩庆云寿年丰”……,现车田村发展有恩字辈(本村第8代),能联系上的人口目前80多人(不计嫁出者)。

据考证资料,车田村与历史名人邹应龙的宗亲关系非直系:南宋进士江西人邹希尧(1133年出生)属于汉朝邹阳——邹植——N——邹思道——N——邹天纬世系。南宋状元福建人邹应龙(1173年出生)属于汉朝邹阳——邹琐——邹仲俊——N——邹松垣——N——邹勇夫世系。邹希尧比邹应龙年长40岁,最近共祖是汉代邹阳。明代进士甘肃人邹应龙(1520年出生)(有功于弹劾奸臣严嵩、严世蕃父子),比南宋福建邹应龙晚出生347年,宗亲支系待考证。有些族谱载邹希尧先祖有唐代状元邹应龙,那是缺乏大国史实佐证的(查不到唐朝“状元邹应龙”及其任职)。

《史记》典故“邹鲁遗风”,指孔孟遗留的儒家风气即文教兴盛。因孔子是古时鲁国人,孟子是古时邹国人。均在今山东。山东省的代称是齐鲁大地,是因为先秦时期这里是齐、鲁两大诸侯国的封地。现“邹鲁”泛称文化礼仪昌盛的地区,沿海的称为“海滨邹鲁”,江南的称为“江南邹鲁”。另:清末、民国时期有广东省大埔人邹澄生年少时改名“邹鲁”(1885—1954年),曾是国民党元老,是国立中山大学首任校长。

02

车田村历来以小农经济为主,兼做劳工、小商贩。民国时期曾有邹润茂告别妻女到南洋谋求发展,在彼处娶妻生儿育女,在文革前期也有信件、小量钱款寄回,附有全家福。后来联系中断未续。公社化时,车田生产队人均水田接近1亩,旱地、山场不多,跳出去发展的机会通常是参军转业工作、读书高就毕业得到分配工作。以前要交公粮,后来免交公粮,还有政府给的种粮补贴,现在老年村民还能领取政府给的老龄补贴。改革开放后,青壮年逐渐外出务工,至今青壮年基本不在家务农,纷纷到外工作、务工,部分人在外购房定居。

车田村旧式建筑外观是一个整体,祠堂左右、前面的住宅,除内部巷道通行外,对外只设若干门口,其余巷口作墙体封闭。墙体对外有若干射击孔,窗户较小,是因为当时需要防土匪强盗。现代共产党领导有方,治理有力,天下太平,不再封闭。车田旧住宅有三种户型。第一种是前后联接式,其方向与祠堂方向构成十字,左一座、左二座之间形成天井,在过度间开门与祠堂同方向。第二种是外观“横三间”,厅门为凹进型,内里厅左右各分设2个小间。第三种是多个单间并列。车田村旧墙体一般为深挖基坑、磊石头基础,其上用石灰、河沙、黄泥混合土夯实作底墙,中间加入稍大石头、大竹片增加牢固度,至一米高左右上面砌泥砖。屋墙顶用硬山式,桁条上面间开式铺桷板,再铺盖灰黑薄瓦(薄若0.5厘米厚),屋脊加砖瓦石、石灰沙浆作实。屋内地面通常只是泥土或石灰沙浆夯实。墙面用石灰细沙浆抹平,外观是白墙黑瓦或泥墙黑瓦。夯墙表面石灰细沙浆抹平,待半干后就“打板”若干遍(用特制巴掌大厚木板用力拍打),使之硬实。瓦通常为本地瓦厂烧制。泥砖的制作,一般本村田泥在湿润状态下,通过人力畜力反复踩踏、并加入稻草短段再踩踏增加黏性,挑到相对平整地方,塞进木制模具踩实、削去多余、移开模具,待其干爽,使用前再略加修整铲掉太不规则部分。墙用的石头有鹅卵石、河石、山石等。石灰是本村烧制,村右山边有采石场(客家话称石塘),左边临河山岗曾有石灰窑、灰厂。村背有一种灰白色岩石比一般石头重,偶尔露出地面,多数深埋地下,曾有几年有人来收购才知是重晶矿。采矿、卖石灰石、卖石灰为村民带来一些收入。

车田以前自种食用作物通常有:水稻、玉米、芋头、淮山、番薯、木薯、大薯、粉葛、沙葛、各种瓜豆类叶菜类等。有些年份种有高粱、小麦、荞麦。本地香料通常是姜、葱、蒜、芹、芫荽、紫苏、糯香菜(九层塔)、番鬼芫茜(刺芫茜)、小茴香、小良姜(茎叶根似姜,芳香,客家话误称为“草果”)、花椒、蒌叶、柑桔嫩叶等,极少用辣椒。经济作物有花生、甜菊、芝麻、黄麻、地黄、草菇、大头菜、柑桔、甘蔗、蓖麻、板栗、撑篙竹等。饲养禽畜通常有鸡鸭鹅、猪狗牛兔。祭祀通常用熟鸡、猪肉、果、糖、糍、茶、酒。几十年前还常有豺狗狐狸、黄鼠狼来偷鸡鸭鹅。以前种作物较多使用农家肥:粪便类沤肥、绿植入粪池沤肥、铲矮草带泥晒干烧灰泥作肥、草木灰作肥。后来逐步使用化肥、农药。本村基本无洪灾,最厉害的是2014年特大洪水,仅仅漫水到祠堂门口,未越门槛,祠堂右(北)边户地势稍低,受浸约70厘米深,其余年份洪水至多到水圳边下。

车田传统食物加工种类多:白切鸡、酿馅类(把馅塞进豆腐并烹煮、用猪婆菜裹馅并烹煮、以及其他种类)、有馅无馅汤圆、有馅大只糍、艾糍、糖糍、盐味糍、油炸糍、油炸糖环、油炸角仔(似饺子)、灰水糍、粽子、糯米酒、豆腐、米粉丝、腊肉等。有腌菜类:酸藠头、酸豆角、酸笋、酸菜、咸菜、豆豉、腐乳等。还有菜润(菜干)类(此略)。此外,本地不少草药,有感冒发烧喉咙痛之类小问题,村民基本上自己采草药煲水喝或煲水沐浴,产妇坐月子时妇婴都用草药水沐浴。改革开放前经常让小孩去采草药卖:金银花、山菊花、栀子(黄果儿)、山苍籽、花椒、热痱草、车前草、苦斋婆、金樱子、田基黄、独脚金、狗贴耳、丝茅根、千斤拔、地胆头、蓝花草、紫背天葵、独脚仙茅、百合、香附、牛口刺(大蓟)、了哥王、金刚藤、土茯苓(牙饭头)、威灵仙(多须公)、螳螂卵、柑桔皮、乌桕果等等。

车田曾经的日常用具,有石磨可以把米、玉米、豆等磨成粉浆,有谷磨可以磨掉稻谷外壳,有禾石板方便人力把熟稻粒打脱,有舂碓反复砸可以把食物变成粉,有云鼎(比铁锅多了一体化高围栏,客家话叫“箩哥”)用于煲粥汤,还有大杆秤、风柜(能分离是否饱满谷豆)、板凳、坐笼(让幼儿坐其中)、蓑衣、笠帽、篾箩、筛、“背箕”(无漏孔竹席加圆边框以便晒物)、竹篮(其中有盖的称箩格)、“席捎”(蒲草包)、火笼(篾笼内有瓦盆装火炭以便于移动取暖)、木盆、木桶、大瓦缸、腌菜瓦缸、酒埕、鸡桎(竹木料一个鸡舍可以关10多只鸡)、鸡笼(圆式、横式)、粪箕、犁、耙、钉耙、“邦头”(窄口锄)、“刮”(宽口锄)、钊、铲、大磅锤、钢凿、钢钎、码钉、大镐小镐、“担润”(担杆)、“禾落”(用于从田里担禾到晒场,底部是固定马扎式)、“禾撬”(象二节棍,用于匝紧稻束以便举起下拍至禾石板脱粒)、谷搬(用于晒稻谷时推平或拢堆)、谷疏(使晒的稻谷略微滚动)、斧头、柴刀、草镰、禾镰等。

以前小孩的各种自制玩具游戏活动很多:竹笛、竹哨、竹子弹丸枪、木手枪、火柴枪、竹木人玩单杆、木制小三轮车、弹弓、滚铁环、昆虫(金龟子)拉铁丝车、昆虫螺旋桨、木陀螺、青刚果陀螺、纸飞机、纸风车、纸筒线传话、打扑克、跳绳、游泳、爬树,以及放牛骑牛、烧番薯窑、烧蜂取幼虫窝、烧烤竹笋虫藤虫、爆炒“地狗儿”(蝼蛄)、捉萤火虫昆虫、捉沙牛(蚁狮)、捉田鼠、拾田螺石螺、挖泥鳅、入溪下河捉鱼虾蟹黄鳝塘鲺青蛙、稻杆垛捉迷藏、木人游戏、石子棋、老鸡孵蛋石子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鞭炮炸水炸泥巴、拾灰菌红菌木耳板栗、拗山笋、上山(狐狸寨)滚大石头、斜坡滑木车、吸茶籽花蜜,吃野果:桃金娘果、野牡丹果、野地念果、乌饭果、白饭果、野莓、野葡萄、茶籽树胖叶、金刚藤果、牛筋树果、树寄生果、朱砂果、“老鼠屎果”(“铁包金”的果实)等等,平时割草、砍柴、砍竹柴、扫松毛、拾竹壳、过年前专门上山找“岗能柴”“黄基草”(两者烧火很旺),现在的小孩很少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也没有10岁左右能在生产队放牛、除草、插秧等干活挣工分、拿盆碗到生产队饭堂分饭菜的喜悦,估计也没有用粉石划地写字、用萤火石碰撞发光、用墙硝木炭造火药、借月光赶路、呐喊赶走想抓鸡的飞鹰、用泥巴捏“公仔”、用桶从水井取水、冬天到积水点玩冰块等体验,更加没有受过下田被蚂蟥附身、上山被黄蜂蛰肿脸、上树被蚂蚁缠身、挑柴草越挑越重(其实是力气越来越弱)、冬天因衣服鞋袜不足而牙齿打颤身体蜷缩、农忙晒红晒伤皮肤起水泡脱皮、睡觉被狗虱咬痛惊醒、睡觉有老鼠爬来床头、半夜冒冷到村边如厕等众多考验。时代进步,小孩的玩具活动也进步。

车田村经济逐步发展。全国大困难时期,车田村同样缺衣少食,那时曾经以“黄狗头”(金毛狗蕨块茎,现属国家保护植物)、“青菜茶”(缺粮,只用青菜野菜少量煮水)充饥,现在已成为过去式。改革开放前,进出村的窄泥路有较长几段是田埂,下雨天满是泥泞容易打滑。“粪窖”(厕所)在村边,是木梁铺木板留漏孔的大粪池式样。驱蚊方式通常是烟熏。照明曾以竹柴、煤油灯为主。竹柴,是一种差不多实心的小型竹子,砍回来有差不多两米长,锤裂,捆起来丢进池塘浸泡半月多,捞起来冲洗一下,晒干后用四支左右捆作火把,火头向下,斜插进墙缝以便燃烧照明。一九七几年通电,普遍用低瓦数的白炽电灯泡,逐步有了日光管、节能灯。改革开放后,经济快步发展,修了机耕路、再升级到混凝土路,内巷、地坪铺混凝土,泥砖房升级为火砖混凝土楼房,各家有卫生间,村边建了新公厕。电线升级,电压电流足够各家各户自由使用电器,柴火灶升级为燃气灶、电饭煲等。草鞋、木屐、布鞋已逐步被凉鞋、解放鞋、各种新靓鞋换代更新。烧柴取暖、烧炭取暖、电热丝炉取暖、热水袋取暖、新型电器取暖迭代更新。公社化期间仍以稻草为床垫、稻草蒲团作坐垫,改革开放后已逐步使用新型垫。曾经衣物缺乏,弟妹往往穿哥姐穿旧的衣服,现在衣物丰富。灌溉用水力筒车先后被新修水圳(引水渠)、水轮泵、抽水机、排灌站替代。车田的水轮泵,以前曾是围龙小学农业课的教学参观点。水井越来越少用了,因为有了自来水。以前的耕作基本使用人力牛力,后来逐步使用“铁牛”。打禾板(花岗岩厚石板倾斜,持稻束大力拍下使稻粒脱下)先后升级到脚力滚筒打禾机、电动马达滚筒打禾机、收割机。交通运输从步行负重、到板车拉运、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汽车轿车,媒体娱乐从有线喇叭广播、收音机、录音机、黑白电视、彩电、到智能手机,不断升级。有线电视、网络电视、无线路由器接进家里,手机普及,不出门可知天下事。

车田的方言是客家话,称祖父为“阿dia”(与普通话“嗲,第二声”同音),称祖母为“阿zei”(与普通话“贼”同音),称伯父为“阿ya”(与普通话“ya”第二声同音)。附近其他邹氏村的方言相同,附近有骆氏、李氏村方言也相同,但是与典型梅州客家话有不同。感觉梅州客家话象小调般“丝滑”,车田客家话象普通话新闻播音一字一珠。现在小孩分散,受各种因素影响,从小以普通话为主,节日回村聚会,小孩都习惯说普通话、不习惯说本村客家话了。“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现在面临形势挑战。

在公社化时,车田人上学一般去围龙小学、太平中学,现今五、六年级的要乘校车到太平中心小学就读,部分孩童到县城投靠亲戚便于就读、或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彼地就读。解放后,本村长大通过读师范毕业分配工作的有4人,通过参军转业获得工作安排的有5人。入城镇工作人员的第二代考上大学本科的有多名,考上专科不少。众多青年村民获得技工上岗证外出务工。若干人在务工中脱颖而出,成为业务主管,甚至自营店、厂、公司。

党的政策好,日子有奔头,宗亲要发展,诸位多努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