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别的城市大学都坐落在老城区,给老城区带来无限的活力,常州致力于把大学通通搬到没多少人的郊外。
常州
常州老城区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挤满了医院,银行保险总部,明明规划好了金融商务区,硬是都不搬,去办个事停车都麻烦得要死,关键去这些地方的人目的性很强,压根不会去逛景点和商场,还顺便和前来的游客抢停车位。
常州市区商业衰败到如此地步,其根本原因就是市中心聚集了没有商业价值的诸多单位,如义务教育类学校(中小学)、医院、散户商铺、固定工作时间的银行总部、邮电、消防总队等等。而最具商业价值的大学则全部迁移至边远地带。
可以参考一下苏州,苏州大学总部校区依然稳坐闹市区最繁华地段,给苏州的周边商业和文旅带来超级人流。去平江路、十全街、乌鹊桥路、观前街看看,天天人山人海,20岁左右的年轻大学生占比超过7成。
苏州科技大学依然稳坐于寒山寺边上,给枫桥街区以及更远的木渎镇带来持续稳定的客流。反观常州,将所有大学迁址郊外,现在大学城那边全是低端小吃街夜市。
常工院周边一片荒凉,大学生根本感受不到城市的fashion,河海大学更是搬迁到金坛湖滩边上(当然这对金坛极为有利),河海大学的学生日常生活和消费全部被堵死,常州大学也是在西太湖湖滩,江理工更是远离市区。
常州城市风光
一系列操作,众医院和中小学固守闹市区,各个大学全部搬离市区,常州的商业已经彻底死了,完全没有聚集效应的市中心概念,剩下的只是点状的某个综合体生意好或者生意坏。这放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看看隔壁的镇江,好歹大市口有强大的聚集效应。常州从亚细亚到文化宫,整条延陵西路商业,本该产生聚集效应,结果现在可以说是一败涂地。文化宫、南大街、莱蒙一路过来,几乎是坍塌式的惨淡……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市区钟楼天宁那两个小卡米,怎么能够斗得过武进新北这两个大佬呢,开玩笑了。土地财政时代,谁手里土地多谁就是老大。何况就常州市区那点文化和商业根本没法比,更别提苏州古城了,走的不是一个路线。
事实上,常州市区的商业和高校如果不散出去的话,连批复地铁的机会都没有。只有散出去扩大城市面积以及辐射范围,才有地铁的价值。否则仅仅城区那么点地方火热的话,别说地铁了,高架和BRT都没必要。
而且那几个职业学校也没有机会扩大发展,常州也别提什么大学城科教城了,武进还是离区没有发展。所以市区的低端商业受点损失,此消彼长,总体来看是有价值的。常州的宏观规划是产城融合带动乡镇和工业园区发展,从而拉动工业,这才是主流。
常州城市风光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可能本想腾出好地段囤着卖高价,结果房地产焉了,老城区也没落了
看似有点道理,实则一败涂地,给别人养儿子,最终留不住
因为市区地方小,学校要的地方大,中小学考虑居民区没问题呀,毕竟大学生住校的多,中小学生住校的少,方便接送孩子
别的不知道,就拿南大街来说,没有商业化改造前多么热闹、有人气,还有点老街道的气息,现在彻底成了无人街,压根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城市的核心街道。
可以说真是啥都不是
金坛的河海大学就在我家旁
你们都错了,中小学生要学区房,大学不要
小编文章通篇的意思是说学生的钱好赚。
这文章前后矛盾不知说的是什么,主题表达不明确,抓不住重点东一榔头、西一棒。
其实也还好,高中压力大的学校基本还是在市中心的,搬郊外的学校基本是职高,主打一个周围全荒 逃课显眼 娱乐全无 外卖稀少 食堂续命,而且吧以前所谓市中心是天宁区和钟楼区交界处本来也拓展不起来的,这只是告诉我们读书就读书其他你啥也别惦记,有时间的职高周围没商圈,有商圈的高中你也没时间去。
河海大学搬了,河海路不改名字吗?
三分镇江,锡常和南京都受益[呲牙笑]
那就是为了地铁而地铁罗???公共交通本来就是为实业服务的,现在搞得到处都散,到处搞商业,哪里都搞不好,哪里都没人气。
关河路以南,破旧老城区,各种单行道,简直就是噩梦,全部推翻重建,才能有改变,
学生在郊外更容易心静
大学的人员密集,周边是最好做生意的,吃喝玩乐不用说,还有后期的房产,工作。常州市就是脑袋不好使。
常州的规划有些奇葩
人家那些在市中心的大学是原本就在那里,并且随着学校的发展纷纷到新城区建校区,关键是大学要么省管、要么部委管,学校在市中心的那块地方市政府想拿也拿不下来啊!这个小编的意思是把原本在市中心的诸多没有商业价值的学校、医院、银行、邮政都给迁走然后建所大学好促消费?小编要是当市长常州一下就出名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