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我站在医院的走廊里,手里攥着母亲的病历单,心里五味杂陈。母亲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医生建议她需要长期有人照顾。作为家中的长女,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可是,我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根本无法全天候照顾她。思来想去,我决定将母亲接回家里,让刚刚退休的老伴来照顾她。
老伴退休后一直闲在家里,平时除了看看电视、养养花,也没什么事做。我想,让她照顾母亲,既能让她有点事做,也能减轻我的负担。于是,我没和她商量,就直接把母亲接回了家。
那天晚上,我带着母亲回到家时,老伴正在厨房里做饭。她看到我扶着母亲进门,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我简单解释了一下情况,说母亲需要人照顾,希望她能帮忙。老伴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继续忙着手里的活儿。
接下来的几天,老伴开始照顾母亲的起居。她每天早起给母亲熬粥,陪她聊天,还帮她按摩。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可我却隐隐觉得,老伴的态度有些冷淡。她很少和我说话,甚至连眼神交流都很少。我以为她只是累了,便没有多想。
然而,一周后的一个早晨,我起床后发现老伴不见了。她的房间里空荡荡的,衣柜里的衣服也少了一大半。桌子上留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走了,别找我。”我顿时慌了神,赶紧打电话给她,却发现她的手机关机了。
我坐在沙发上,脑子里一片混乱。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突然离开?是因为我擅自接回母亲吗?还是因为她觉得我忽视了她的感受?我试图回想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却发现自己似乎真的忽略了很多细节。
母亲看到我失魂落魄的样子,轻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没事,您别担心。”可心里却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四处打听老伴的下落。我去了她常去的公园、超市,甚至联系了她的几个老朋友,可都没有她的消息。母亲看出了我的焦虑,几次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
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对我说:“孩子,你是不是觉得我拖累了你们?”我连忙摇头,说:“妈,您别多想,照顾您是应该的。”母亲叹了口气,说:“其实,我知道你老伴心里不舒服。她刚退休,本来是想好好休息的,现在却要照顾我,心里肯定有怨气。”
我愣住了,没想到母亲会说出这样的话。她接着说:“你们年轻人忙,我也理解。可是,有些事情不能只考虑自己,也要为别人想想。你老伴虽然退休了,但她也有自己的生活。你擅自把她拉进来,却没有和她商量,她心里肯定不舒服。”
母亲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了我的心上。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确实太自私了。我只想着如何减轻自己的负担,却忽略了老伴的感受。她刚退休,本该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却被我硬生生地拉进了照顾母亲的“任务”中。
我决定去找老伴,向她道歉,也向她解释我的想法。经过几天的打听,我终于在一个朋友那里得知,老伴去了她妹妹家。我立刻开车赶了过去。
当我敲开她妹妹家的门时,老伴正坐在沙发上喝茶。看到我,她愣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我走过去,轻声说:“对不起,我不该擅自做主,也没有考虑你的感受。”老伴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你知道我为什么走吗?”
我点点头,说:“我知道,是我太自私了,没有和你商量就把母亲接回来,还让你照顾她。我错了,希望你能原谅我。”老伴叹了口气,说:“其实,我不是不愿意照顾你母亲,只是觉得你太不尊重我了。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事情应该一起商量,而不是你一个人做决定。”
我低下头,心里充满了愧疚。老伴接着说:“我知道你工作忙,压力大,但我也需要自己的空间。我刚刚退休,本来想好好放松一下,结果却突然多了这么重的担子,心里难免有些接受不了。”
我握住她的手,说:“我明白,以后我会多和你商量,不会再擅自做主了。你愿意和我回去吗?”老伴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
回到家后,我和老伴坐下来,认真地讨论了如何照顾母亲的问题。我们决定请一个护工来帮忙,这样既能减轻老伴的负担,也能让母亲得到更好的照顾。母亲听到这个决定后,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那以后,我和老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我们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体谅。母亲的身体也在我们的照顾下逐渐好转。虽然生活中依然有很多琐事和挑战,但我们学会了共同面对,而不是一个人扛下所有。
其实,婚姻和家庭就是这样,需要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只有当我们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时,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一次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擅自做主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只有通过沟通和协商,才能让家庭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