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评论:“拙”有什么来历?

岚岚画工笔 2024-05-25 02:50:17

“生拙”、“古拙”本来是儒家的中和之道,意味着不纵恣、不逞才、不使气。今天作家称自己的文章为“拙著”、“拙稿”、“拙文”,带有一点谦虚的味道。这首先出现在书论里,宋黄坚庭说:“儿书要拙多于巧”,明书家傅山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他把生拙和巧媚对立起来。

“巧”、“拙”应用到论画中,也是从黄庭坚开始的(见山谷题拔跋卷三),后来被文人画家移到绘画中来,“拙则无作意,故雅。”作并把“拙”与“雅”联系成因果关系。

总之,朴拙美要求含蓄,要求与艺术浑然一体性,不让巧露在外面:要求不让人为的痕迹损伤“朴拙美”的全神,所以很难。

0 阅读:0

岚岚画工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