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金屋藏娇之谜
那年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南来北往的商贾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也多了起来。
咱今儿个要说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上。
这镇子不大,却因一条穿镇而过的清河而名声在外,清河两岸柳绿桃红,四季如画,引得无数文人骚客驻足流连。
镇上有个书生,名叫李文远,自幼家道中落,却天生一副好头脑,读书过目不忘,写得一手好文章。
李文远有个青梅竹马的原配妻子,名叫赵春梅,这赵春梅可是镇上出了名的贤惠女子,长得虽不算倾国倾城,但也是眉清目秀,心地善良,持家有道。
两人自幼相识,长大后便顺理成章地成了亲,日子虽不富裕,却也温馨和睦。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李文远自打中了秀才之后,心气儿就高了,总想着有朝一日能高中状元,光宗耀祖。
为此,他整日埋头苦读,渐渐地与赵春梅疏远了。
赵春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更加辛勤地操持家务,希望丈夫能早日得志。
有一天,李文远外出访友归来,途经清河岸边,忽见一女子在水边浣纱,那女子生得如花似玉,眉眼间透着一股子灵气,李文远一看就挪不开眼了。
他上前搭讪,得知女子名叫柳如烟,是外地逃难至此的孤女,无依无靠,只好在镇上做些零工为生。
李文远心中一动,暗想:若能娶得此女为妻,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于是,李文远便对柳如烟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他先是借着帮忙找工作的名义,时常往柳如烟住处跑,又是送吃的又是送穿的,还时不时吟诗作对,逗得柳如烟心花怒放。
柳如烟虽是个孤女,却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子,她见李文远长得一表人才,又有学问,心中也渐渐有了情意。
这事儿没过多久,就在镇上传开了。
赵春梅听了,心里跟刀割似的疼,她不敢相信自己的丈夫会做出这等事来。
可李文远却像是着了魔似的,整天围着柳如烟转,连家都不怎么回了。
赵春梅思前想后,决定找李文远好好谈谈。
那天晚上,赵春梅做了一桌李文远最爱吃的菜,等着他回来。
李文远一进门,见桌上摆满了佳肴,心中多少有些愧疚。
赵春梅强忍着泪水,轻声说道:“文远,咱俩从小一起长大,我一直把你当作我的天,可你现在这样做,让我心里好难受啊。”
李文远一听,眉头一皱,不耐烦地说道:“春梅,你懂什么?
我这是为了咱们的未来着想。
柳如烟她不仅有才情,还能帮我结交更多的文人墨客,对我有莫大的帮助。
你若识相,就乖乖地让出正妻之位,我保证不会亏待你。”
赵春梅一听,心如刀绞,她没想到李文远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强忍着泪水,颤声说道:“文远,你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了。
我赵春梅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我对你的心从未变过。
你若真要我让位,那我只能离开这个家。”
李文远一听,心中暗喜,连忙说道:“好好好,只要你肯离开,我什么条件都答应你。”于是,两人商定,赵春梅带着一些细软,悄悄地离开了这个家。
李文远见赵春梅一走,便迫不及待地将柳如烟接进了家门,还特地在后院建了一座金屋,专门用来安置柳如烟。
这金屋虽比不上皇宫的奢华,但在镇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豪宅了。
李文远每日与柳如烟在花前月下,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可俗得好,纸包不住火。
这事儿没过多久,就在镇上闹得沸沸扬扬,李文远的名声也一落千丈。
可他却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整日与柳如烟缠绵悱恻。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神秘的道士,那道士须发皆白,仙风道骨,一见便知是个高人。
他游走四方,专治各种疑难杂症,还时常替人算命解灾。
镇上的人见他来了,都纷纷上前请教。
那道士在镇上逛了一圈,忽然停下脚步,望着李文远的金屋,眉头紧锁,口中喃喃自语:“此屋必有妖气,需得小心提防。”旁边的人一听,都好奇地围了上来,问那道士是怎么回事。
道士叹了口气,说道:“那金屋之中,藏着一桩大阴谋,若不及时化解,只怕要祸及满门呐。”众人一听,都吓得脸色大变,连忙追问那道士可有破解之法。
道士沉吟片刻,说道:“此事需得从长计议,你们且先回去,待我查明真相再做定夺。”说完,便转身离去。
这事儿在镇上越传越广,很快就传到了李文远的耳朵里。
他一听,心中不禁有些慌乱,暗想:那道士莫非真的看出了什么端倪?
不行,我得赶紧想个法子应对才是。
于是,李文远便悄悄地将柳如烟叫来,将道士的事儿说了一遍。
柳如烟一听,也吓得花容失色,她连忙说道:“文远,这可如何是好?
要不咱们还是离开这儿吧?”
李文远摇了摇头,说道:“不行,咱们不能就这么走了,得想个法子将那道士打发走才是。”说完,他便开始在屋里来回踱步,思索着对策。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李文远心中一惊,连忙打开房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封书信,气喘吁吁地说道:“有位故人托我将这封信交给你。”
李文远接过书信,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文远贤侄,速来清河岸边老柳树下相见,有要事相商。”落款竟是李文远多年未见的舅舅。
李文远心中一喜,暗想:舅舅向来足智多谋,说不定他能帮我解决眼前的难题。
于是,他连忙换上衣裳,匆匆地往清河岸边赶去。
到了清河岸边,李文远四下张望,只见老柳树下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老者,正是他多年未见的舅舅。
他连忙上前行礼,问道:“舅舅,您怎么突然来了?
还特地约我到这里相见?”
舅舅叹了口气,说道:“文远啊,舅舅此次前来,是为了救你一命啊。”李文远一听,心中不禁咯噔一下,连忙追问舅舅是怎么回事。
舅舅沉吟片刻,说道:“文远啊,你可知道那柳如烟的真实身份?”李文远一听,心中不禁一紧,连忙说道:“舅舅,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如烟她不就是个逃难至此的孤女吗?”
舅舅摇了摇头,说道:“非也非也,那柳如烟其实是个妖女,她接近你,就是为了夺取你身上的龙气。”李文远一听,吓得脸色煞白,连忙追问舅舅可有破解之法。
舅舅从怀中掏出一面铜镜,说道:“这是舅舅祖传的法宝,能照出妖魔鬼怪的真身。
你且将这铜镜带在身上,若那柳如烟再想害你,你只需将这铜镜对准她,她便会现出原形。”
李文远接过铜镜,心中半信半疑,却也不敢怠慢,连忙将铜镜揣进怀里,谢过舅舅后便匆匆地往家赶去。
一路上,他心中忐忑不安,暗想:那柳如烟若真是个妖女,我该怎么办?
难道真要跟她恩断义绝吗?
且说李文远回到家中,已是掌灯时分。
他推开金屋的大门,只见柳如烟正坐在铜镜前梳妆打扮,那铜镜在烛光下泛着幽幽的光芒。
李文远一见,心中不禁有些发毛,暗想:这铜镜莫非真的有用?
他悄悄地走近柳如烟,只见她眉头紧锁,口中喃喃自语,似乎在念着什么咒语。
李文远心中一紧,连忙掏出怀中的铜镜,对准柳如烟照去。
只见铜镜之中,柳如烟的身影忽然变得模糊起来,渐渐地化为一团黑气,那黑气中隐隐约约可见一张狰狞的面孔,正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
李文远一见,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扔下铜镜,转身就往外逃。
他一边逃一边大喊:“妖怪!
妖怪!”那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着,惊得四周的邻居纷纷开窗探望。
且说李文远逃出金屋后,一路狂奔,直跑得气喘吁吁,才敢停下脚步。
他回头望去,只见金屋的大门紧闭,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
他心中暗想:那妖女莫非真的被我吓跑了?
不行,我得赶紧去找舅舅商量对策才是。
于是,他又匆匆地往清河岸边赶去。
到了老柳树下,只见舅舅正站在那里等他。
李文远一见舅舅,就像见到了救星似的,连忙将刚才的事儿说了一遍。
舅舅一听,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说道:“文远啊,看来那妖女已经察觉到了铜镜的威力,她暂时不会现身了。
不过你也别太担心,舅舅已经想好了对策,咱们只需如此这般……”
说到这儿,舅舅附在李文远耳边,低声吩咐了一番。
李文远一听,心中大喜,连忙点头称是。
于是,两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准备与那妖女决一死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李文远和舅舅定下了计策,决定要降服那柳如烟。
李文远回到家中,按照舅舅的吩咐,先是悄悄地将金屋中的物件一一搬出,又在金屋四周贴上了符咒,只等那妖女现身。
到了晚上,月黑风高,李文远躲在暗处,屏息凝神,等待着那妖女的到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金屋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动静。
李文远心中不禁有些焦急,暗想:那妖女莫非真的被吓跑了?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金屋的大门忽然“吱呀”一声开了。
李文远心中一紧,连忙探出头去,只见一道黑影闪进了金屋。
他心中暗喜,连忙悄悄跟了上去,只见那道黑影在金屋中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李文远屏住呼吸,悄悄靠近,只见那黑影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正是柳如烟。
她一见李文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说道:“李文远,你竟敢设下陷阱害我,看来你是活腻了。”
李文远一听,心中不禁有些发毛,但他强作镇定,说道:“柳如烟,你既是妖女,就该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我劝你还是乖乖投降,免受皮肉之苦。”
柳如烟哈哈一笑,说道:“李文远,你以为凭你这些小手段就能降服我?
真是笑话。
今日就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说完,她双手一挥,只见金屋中顿时阴风四起,飞沙走石,李文远只觉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等李文远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四周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他挣扎着爬了起来,摸了摸身上,幸好那面铜镜还在。
他心中暗想:看来那妖女并没有杀我,只是将我囚禁在了这里。
我得赶紧想办法逃出去才是。
于是,李文远开始四处摸索,希望能找到出口。
可这地方像是个无底洞似的,四面都是石壁,根本没有出路。
他心中不禁有些绝望,暗想:难道我真的要死在这里了吗?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一阵细微的声响,似乎是有人在说话。
他心中一喜,连忙凑近石壁,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只听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那书生已经关起来了,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另一个声音说道:“哼,那书生不过是个凡人,根本不足为虑。
倒是那面铜镜有些麻烦,得想办法将它弄到手才行。”
李文远一听,心中不禁暗自庆幸,原来那妖女还忌惮着铜镜的威力。
他心中暗想:我得赶紧想办法将这铜镜送出去,让舅舅知道我还活着,也好来救我。
于是,他开始在石壁上摸索起来,希望能找到个缝隙,将铜镜递出去。
可这石壁坚硬无比,根本找不到缝隙。
他心中不禁有些焦急,暗想:这可如何是好?
难道我真的要困死在这里了吗?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一道亮光透了进来。
李文远心中一喜,连忙喊道:“救命啊!
救命啊!”
只见一个身影走了进来,手中提着一盏灯笼,正是舅舅。
他一见李文远,连忙说道:“文远,你没事吧?”
李文远一见舅舅,就像见到了亲人似的,连忙说道:“舅舅,你快救我出去,那妖女要将铜镜夺走。”
舅舅点了点头,说道:“你放心,我已经想好了对策。
你先将这铜镜交给我,我自有办法对付那妖女。”
李文远一听,连忙将铜镜递给了舅舅。
舅舅接过铜镜,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说道:“文远,你且在这里等着,我这就去收拾那妖女。”
说完,舅舅便提着灯笼,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李文远躲在暗处,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舅舅能否降服那妖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文远觉得自己仿佛等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一阵激烈的打斗声传来,紧接着,舅舅的声音响了起来:“妖女,还不快束手就擒!”
李文远一听,心中大喜,连忙从藏身处跑了出来,只见舅舅正与柳如烟激战正酣。
那柳如烟已经现出了原形,青面獠牙,张牙舞爪,十分可怕。
舅舅却毫不畏惧,手中的铜镜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照的柳如烟睁不开眼睛。
李文远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却也不敢上前帮忙。
就在这时,舅舅忽然大喝一声:“着!”只见他将铜镜猛地扔向柳如烟,那铜镜在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光芒,直接击中了柳如烟的额头。
只听柳如烟惨叫一声,身体便化为一团黑烟,消散在空中。
舅舅见状,松了一口气,说道:“终于将这妖女降服了。”
李文远一见妖女已除,心中大喜,连忙上前感谢舅舅的救命之恩。
舅舅却摆了摆手,说道:“文远啊,这事儿也怨不得你,是那妖女太狡猾了。
你以后可要吸取教训,不要再被美色所迷了。”
李文远连连点头,说道:“舅舅,您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小心谨慎的。”
说完,两人便一起离开了那个阴暗的地方。
回到镇上后,李文远将自己被妖女所迷,金屋藏娇,赶走原配妻子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乡亲们。
乡亲们听后,都纷纷指责他的不是,说他糊涂,被美色所迷,差点丢了性命。
李文远听后,心中懊悔不已,决定要找回赵春梅,好好弥补自己的过错。
于是他便开始四处打听赵春梅的下落,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找到了她。
赵春梅见李文远来找自己,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该不该原谅他。
李文远见赵春梅面露犹豫之色,便跪在她的面前,声泪俱下地请求她的原谅。
赵春梅见李文远如此诚恳,心中也有些不忍,便说道:“文远,你起来吧,我原谅你了。
只要你能改过自新,咱们还是一家人。”
李文远一听,心中大喜,连忙站起身来,紧紧地抱住了赵春梅。
两人相视一笑,所有的恩怨都随风而去。
从此以后,李文远和赵春梅又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李文远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爱情不是建立在美貌和金钱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彼此的信任和真诚之上的。
他也开始更加珍惜眼前的人,用心去经营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而那个金屋,也因为李文远的改过自新而重新焕发了生机。
李文远将它改成了学堂,免费教授镇上的孩子们读书识字,为镇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他的事迹也在镇上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
至于那柳如烟,据说她的魂魄被铜镜所伤,永远也无法再害人了。
而李文远和舅舅也因为她的事情而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莫逆之交。
两人时常一起游历四方,降妖除魔,为百姓们排忧解难。
他们的故事也如同那清河之水一般,源远流长,永不停息。
打那以后,李文远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不仅把家里的地侍弄得挺好,还时不时地往赵春梅的娘家跑,帮衬着干点活。
村里人看着,都夸他浪子回头金不换。
李文远心里明白,这都是赵春梅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能重新做人。
所以他打心眼里感激赵春梅,对她那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两人就这么过着简单而温馨的日子,仿佛那金屋藏娇的事儿,就像是一场梦,再也没提起过。
然而,就在李文远以为日子能这么一直平静下去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那天,李文远正在地里干活,忽然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
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时髦、浓妆艳抹的女人正朝他走来。
他定睛一看,这不是那柳如烟嘛!
只不过现在的她,看上去更像是城里来的小姐,半点妖气都没有了。
李文远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妖女咋又来了?
他不是怕她,而是担心她会找赵春梅的麻烦。
他赶紧迎了上去,硬着头皮问道:“你咋来了?”
柳如烟娇笑一声,说道:“怎么,我就不能来吗?
我是来谢谢你的。”
“谢我?
谢我啥?”李文远一脸懵。
“谢你没杀我啊。”柳如烟说道,“那天被你舅舅用铜镜打伤后,我就逃回了山里,苦心修炼,终于祛除了身上的妖气。
现在我是个正常人了,当然可以下山来找你了。”
李文远一听,心里直犯嘀咕,心想这妖女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不敢掉以轻心,于是说道:“那事儿都过去了,你就别提了。
你现在来找我,到底想干啥?”
柳如烟忽然变得一本正经起来,说道:“李文远,我看你是个好人,我想跟你过日子。”
“啥玩意儿?”李文远差点没晕过去,心想这妖女是不是吃错药了?
“我说我要跟你过日子,我看得出来,赵春梅是个好女人,我不会跟她争的,我愿意给她当二房。”柳如烟说道。
李文远一听,肺都要气炸了,心想这妖女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他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赶她走:“你走,赶紧走,我这儿不欢迎你!”
柳如烟却像是黏在了地上似的,一动不动,说道:“李文远,你别不知好歹,我现在可是个正常人,追我的人多了去了。
你要是不要我,我就去找别人!”
李文远哪听得进去这些,拿起锄头就抡,柳如烟吓得赶紧跑了。
这事儿闹得李文远心里乱糟糟的,晚上回到家,他也没心思吃饭,坐在炕上直发呆。
赵春梅看出他不对劲儿,就问他咋了。
李文远叹了口气,把柳如烟的事儿跟赵春梅说了。
赵春梅一听,也愣住了。
过了一会儿,她才说道:“文远啊,这事儿你得拿主意。
我虽然是个农村妇女,但我知道啥是是非曲直。
你要是觉得行,我就接纳她;你要是觉得不行,我就跟你一起对付她。”
李文远一听,心里暖暖的,他拉着赵春梅的手说道:“春梅啊,我这辈子能娶到你,真是我的福气。
那柳如烟虽然长得漂亮,但她毕竟是个妖女,我可不敢要她。
咱们就好好过咱们的日子,别理她。”
赵春梅点了点头,说道:“行,那咱们就一起好好过日子。”
这事儿过后,李文远以为柳如烟能死了心,可没想到,她竟然隔三差五地就来村里找李文远,弄得李文远是头疼不已。
他怕这事儿传到赵春梅耳朵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就打算找舅舅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有啥办法让柳如烟死心。
他找到了舅舅,把柳如烟的事儿跟舅舅说了。
舅舅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说道:“这妖女看来是不死心啊。
你放心吧,这事儿交给我,我去会会她。”
李文远一听,心里这才踏实了点。
第二天,舅舅就带着几个帮手,找到了柳如烟。
舅舅开门见山地说道:“柳如烟,我警告你,你要是再纠缠李文远,可别怪我不客气!”
柳如烟一听,笑着说道:“哟,这是谁啊?
这么大的口气?
你以为我还是那个任你欺负的妖女吗?”
舅舅冷哼一声,说道:“你是不是妖女,我心里清楚。
你要是识相点,就赶紧离开这儿,别再找李文远的麻烦。”
柳如烟却像是没听见似的,继续说道:“我告诉你,我现在可是个正常人,你们要是敢动我,我就报警!”
舅舅一听,乐了,说道:“报警?
你报吧,我倒要看看警察是信你还是信我们。”
说完,舅舅一挥手,几个帮手就围了上去,把柳如烟给制住了。
柳如烟这下慌了神,喊道:“你们别动我,放开我!”
舅舅却不为所动,说道:“今天我就给你点颜色看看,让你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说完,舅舅就让帮手们把柳如烟带到了村外的树林里,打算好好教训教训她。
可没想到,这事儿却惹出了大麻烦。
原来,那柳如烟虽然祛除了妖气,但骨子里的那股邪劲儿还在。
她见舅舅要教训她,就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逃跑。
舅舅他们一时大意,竟然让她给跑了。
柳如烟跑了以后,心里那个恨啊,她觉得这都是李文远害的。
于是她就心生一计,打算报复李文远。
这天晚上,李文远和赵春梅正在睡觉,忽然听见外面有动静。
他们起来一看,只见柳如烟正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个瓶子,往院子里洒着什么。
李文远一看,吓得赶紧喊道:“快跑,她这是要放火!”
赵春梅一听,吓得赶紧往外跑。
李文远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拿起院里的铁锹就朝柳如烟砸去。
柳如烟一闪身躲开了,但瓶子却被砸碎了,里面的液体流了一地。
就在这时,院子里忽然燃起了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李文远和赵春梅被困在了火海里,他们拼命地往外跑,可火势太大了,根本跑不出去。
就在这危急关头,舅舅带着村里人赶来了。
他们一边灭火,一边救人。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李文远和赵春梅给救了出来。
然而,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却发现柳如烟已经不见了。
他们知道,这妖女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他们就商量着,打算先把李文远和赵春梅安顿好,然后再想办法对付柳如烟。
这事儿过后,李文远和赵春梅是惊魂未定,他们没想到那柳如烟竟然如此狠毒。
但他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他们决定,以后再也不做那软弱可欺的人了。
而舅舅呢,也因为这事儿,对柳如烟更加恨之入骨。
他发誓,一定要找到这妖女,为李文远和赵春梅讨回公道。
于是,舅舅就带着村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开始四处寻找柳如烟的踪迹。
他们找遍了附近的山林、村庄,却始终不见柳如烟的踪影。
就在他们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原来,那柳如烟在逃跑的路上,因为做了太多的坏事,被一个路过的道士给收服了。
那道士见她还有悔改之心,就决定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她跟着自己修行,以赎前罪。
李文远和赵春梅一听这消息,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他们知道,这下总算是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而舅舅呢,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总算是为村里人做了一件好事。
这事儿过后,李文远和赵春梅就更加珍惜彼此了。
他们知道,能够走到一起,那是多么的不容易。
所以,他们决定,要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让村里人都羡慕他们。
而舅舅呢,也因为这事儿,在村里人的心目中的威望更高了。
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人,都愿意跟着他一起干事儿。
于是,舅舅就带着村里人一起,修桥补路、兴修水利,把村子建设得越来越好。
这事儿就像是一段传奇,在村里人口口相传,经久不衰。
而李文远和赵春梅的故事,也成为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美谈。
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善良、正直,不能被美色和金钱所迷惑,要珍惜眼前的人,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