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国测来了!各地如临大敌!为何有人认为又是折腾?

东方约闻 2024-05-07 17:02:30

现在很多中小学一线教师和家长都在讨论5月份即将到来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因为是国家层面组织的,所以很多人将其形象地称为“国测”。这些讨论声音中可以说褒贬不一,甚至引发了广泛热议。

那么“国测”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引发热议呢?

根据教育部2021年9月15日印发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今年5月份就要对全国中小学开始“国测”了。国测的目的是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促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按照方案安排,国测将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等前沿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测试、人机交互测试等方法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学习教育情况进行全覆盖测试,从而系统找出影响学生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以督促问题改进 推广典型地区经验案例,实现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化发展。

应该说国测的目标蓝图是宏伟的,也展现出了在当前高考中考制度下,国家想要干预“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决心。

据悉,国家监测每三年一个周期,科目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心理健康,基本包含了目前中小学的所有课程。第一年度监测数学、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第二年度监测语文、艺术、英语,第三年度监测德育、科学、劳动。

虽然国家指定的监测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学生。但是,这样大周期大范围大规模的国家层面监测,对于各地和学校来说已经实属名副其实的“大考”了。

虽然国家层面的目的仅是“以测代促”,但是这前所未有的规模体量对于各地的教育主官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来说,甚至比高考还有“压迫感”。

但是也正因为只涉及到四年级和八年级两个年级,而这两个年级上面又有小五小六毕业年级和初三初四(九年级)中考大关,因此,四、八这两个国测年级平时往往又被忽视。于是每每眼看国测临近,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都开始如临大敌,许多中小学也开始慌了神。

据说有的小学校在上级模拟抽测中除语数英之外的艺体等方面成绩一塌糊涂,校长挨了批就整天大会小会给老师训话加压,大搞“临阵磨枪”。以至于原本正常开设的课程也中途进行大调整,改来改去好不热闹。原本让学生跑步打球、唱歌舞蹈、画画手工的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教师也开始让学生停止实践,改成大量印题做题,背体育、音乐、美术的知识点,大有一派中、高考架势了!可怜的是那些学生,再也没人争着盼着上音体美课了,学校仿佛变得更加压抑了。

学生乐不起来,其实老师们更压抑,很多校长也倍受困扰,原本好好地正常上课,咋就又折腾开了?

其实,国家的初衷是好的,顶层设计与政策也都是科学合理的,问题还是出在了地方上和基层学校落实上。地方上的教育政绩主要还是用高考中考成绩说话,要想中高考出成绩就必须从小学,从低年级,从娃娃抓起,在现有高考制度下,这也是广大家长的共识。

所以,各有各的难处。哪个领导不想在中高考地区排名的时候风光一下?哪个老师敢不把考试成绩当一回事儿?又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终,苦的还是孩子。

有人会说,按照国测的要求去教难道就不出成绩,就考不上高中大学?

回答是,能,很能。因为国测是按照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的科学理念来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了促进教育全面进步的。

但是,高、中考归根到底就是一张试卷,一张无法涵盖更多素养体现的试卷,能用更简单机械的方式出成绩,谁又傻到在极其有限的课时内去多费周章,甚至是“费力不讨好”呢?

这些年来,中国教育一直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创新,然而总是成效不大,甚至会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社会抱怨又在折腾。为何总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根源到底何在?(今日头条·东方约评)

0 阅读:0

东方约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