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70多岁的老人因中暑入院。这位老人没有在室外工作,也没有在炎热的天气里运动,他之所以中暑,其实是因为“怕受风”。
老爷子这几天都呆在家里,生怕出门的时候被热中暑了。不过,因为担心长时间开着空调会感冒,老爷子不仅换上了长袖衬衫和长裤,连秋裤也换上了。老人年纪大了,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加上长期穿着厚厚的衣服,导致体内温度过高,被家属发现的时候,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好在被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这才脱离了危险。类似这位老人的情况,并不鲜见,近一段时间因为中暑、热射病到急诊就医的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
高温天气,怎么有效预防中暑?热射病到底有多严重?中暑后要如何处理?募雨恩为您进行梳理。
中暑就是热射病吗?
中暑可分为预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种。当人们在高温环境中时,如果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多汗、体位稍稍升高等症状,一般都是中暑的前兆。除以上症状外,还出现全身乏力、脉搏加快、血压下降、体温升高、呕吐等情况时,应考虑轻度中暑。高热、惊厥、休克和昏迷是严重中暑的表现,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
如果身体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则会产生体温的不平衡,产生的热量比散热的热量多,从而使身体的中心温度高于40℃,从而出现昏迷、痉挛、意识丧失、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症状。热射病是重度中暑中危害最大、处理最棘手的,如果延误治疗死亡率高达80%,但是如果早期诊断及时降温治疗病死率可降至10%。
哪些人群应特别注意防范?
热射病包括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动型热射病,这两种疾病都是因为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密闭的环境中而引起的。
另外,在中暑易发人群中,主要有:一是从事高温工作的重工或从事室外锻炼的人;其次是高龄、体温调节机能低下、体温调节中枢不完整的儿童;第三类是有慢性疾病或长期卧床的病人、体重超标或过胖的人、以及对炎热的认识不足的人,这些人也是容易中暑的人群。
发现中暑怎么办?
一旦感觉到胸闷、恶心、头晕这些症状,意味着已经出现先兆中暑的可能,此时,需要马上离开高温高湿的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同时,尽量减少身上衣服,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可用功能性饮料代替),但切忌大量、迅速饮水,进而给身体造成负担。
如身体已经出现体温显著升高、意识状态改变或脱水腹泻等情况,应在及时降温的同时马上到医院就诊。
避免中暑可以这样做
炎热的夏天,更要求我们有规律的生活,少熬夜,多休息;另外,不要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出去,如果一定要出去的话,要做好防晒工作,早上和晚上不要出去,不要在外面呆太久。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尽量不要出门。
尤其是在进入伏天以后,空气湿度大幅上升,当湿度在60-70%时,就算室外气温不是很高,也已经是中暑的“警戒线”了,这个时候就更要小心了。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多食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鱼虾等,同时要减少酒精、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量。
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群体,如果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要注意多开窗户、多开空调、多开电扇,以降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防止出现事故。
坚持户外运动有讲究
盛夏时节,进行户外运动前同样需要对自身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如果近期睡眠不足、肠胃不适或处于亚健康状态,应暂缓运动。
参与户外运动时,应选择一天中温度相对较低的早上或晚上。由于阳光紫外线较强,在控制户外运动时间的同时也要做好防护;大量运动后,身体内水分流失增加,应少量多次、科学补水,适当饮用一些运动型饮料,维持体内电解质和盐分的平衡。此外,运动不宜过量,依据自身情况控制好户外运动时间,才能既开心又健康。
如果长时间处于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内,夏季进行户外运动前,一定要给身体逐步适应的过程,从小量短时开始,身体逐步适应高温后,再慢慢增加运动量,切勿一蹴而就。
夏天是让我们又爱又怕的季节,爱它的蝉鸣溪水冰激凌,也怕它的高温炎热桑拿天,科学避暑、健康生活,一起迎接这个夏日专“暑”的清凉和热烈吧。
来源:公众号募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