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爷爷生病住院,孙子考完试一个人坐公交转车来看爷爷,爸爸见到后赶紧给他点了外卖。
爸爸说:孩子就是学习差点儿,孝心还是可以的。
网友评论亮了:
有网友说:他只是榜上无名,并不是脚下无路。
也有网友说:三观正,比啥都好。
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全部,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更会有适合自己走的路,不必刻意强求学习。
曾有言:“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
有孝心的人,这辈子的运气总不会太差。
二,
都说孝敬父母是最大的福报,那为何还有很多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呢?
我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父母对孩子太过溺爱,100%的付出,没有教会孩子感恩的行动。
当孩子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时候,那么过度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便会养成,更会养成“公主病”,成了“啃老族”。
现在很多父母对于自己的父辈都没有做到足够的尊重,同时又对孩子百般宠爱,这样就让孩子感觉到,长辈对晚辈照顾是应该的。
与此同时,晚辈对于长辈要如何,他们通过自己父母的言传身教,得到的经验就是,不用在乎长辈的需求。
另一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相对的。
很多人都知道孔子曾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对于这句话,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
字面理解是: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
如今很多人提到三纲五常,提到道德标准时,都会提到这句话。
然而有一些人对这句话却有误区。
比如有的人认为:
我是你老板,你是我的员工,我给你工资,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我是你长辈,你是我的孩子,孩子就该听父母的话,我让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
有了这样的理解,就有人会认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所以似乎员工就像奴隶一样要听老板的,晚辈就要像家中的仆人一样听长辈的。忤逆上级就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
真正认真理解过史记,研究过孔子的人就会知道,孔子实际上是个非常开明的人,而且,孔子说过的很多话,都是二元对立的。
就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解释是相对立的。
在《礼记·礼运》中有云:“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这两句话有着相似的意思。
倘若君是个为人仁义的人,那么作为臣子的也会效忠于他;倘若君不仁,那么臣子自然不会忠诚,甚至会把他干翻。
做父母的如果很仁慈,那么孩子也就会孝顺他们;倘若为人父母做不到仁,那么就别怪孩子不会孝顺。
有些做父母的经常恶意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如果以后不仁这样的父母,也是让人理解的。
所以,不要觉得,你是父母,孩子就一定听你的。
三,
俗话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年轻的时候似乎还不觉得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也不能理解为何有时候父母会忙的顾不了家,甚至不能理解,为何父母要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
如今长大了才知道,父母对我们说了许多,只是不想让我们走上他们曾经走过的认为错误的路。
很多的人际关系的和解,都是源于互相理解和接纳。
要知道,每个人做事的动机都是好的,没有谁会为了害了谁而处心积虑,更不会一边给自己内心添堵还一边用心照顾着谁。
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很多,外柔内刚的人亦有很多。
无论一个人说了些什么,都不如看这个人是如何做的。
无论何时,从自己做起,做孝顺长辈的事,自己的福报也就来了。
你若相信因果循环,那么,你就会明白,如何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我们无法要求别人,那就从要求自己做起吧。
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有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百善孝为先,那么我们就从孝字开始吧!
孝字在心,天道开也,故而,孝顺指引脚下的路。
四,
为人处事经验有很多,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人心不变。
这几日学爱佛僧老师的《史记》课程,更是感受到爱老师所说的:
认知是接触很多东西,之后自己对其去污,去辨清适合自己的那部分。
世事难料,很多事情不容易把控,就比如攒钱这件事,我们只能锻炼自己应对的能力。
对于《史记》,哪怕弄懂其中的一半内容,认知的提升也会突飞猛进。
一年又一年,每天我们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人事物,那些打动我们的事情,总能在历史的长河里窥见一二。
曾有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