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法是书法技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因此历代书家都十分重视墨法的学习和运用。
姜白石在《续书谱·用墨》中具体地论述道:“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至于墨色的具体运用,则往往因为书体风格以及书家自身的性格喜好而多有不同。
苏东坡喜用浓墨,其谓用墨“须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其书作沉雄酣畅,味醇韵厚。
董其昌则善用淡墨,其书作飘逸淡雅,不染俗尘。
书体风格对用墨的影响颇大。雄强如《始平公造像》者,若用淡墨定然神采全无;而飘逸萧散的小行草,如用浓墨势必气息不畅。
用墨之法有人喜单纯,有人喜变化。“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用墨单纯,黄山谷、王觉斯用墨则富于变化。
一般来说用墨单纯的作品多呈静态:浓墨静穆,淡墨古雅;用墨富于变化的作品则多呈动态:节奏分明,跌宕起伏。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这也自然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书法作品上,墨色变化的丰富和大胆是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相比的。
下面就来探讨研究两件用墨富于变化的古代经典作品。分别是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和王铎的《万骑争歌杨柳春》。
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长卷(图四),纵三十二点五厘米,横一千八百二十二厘米。全卷书法纵横跌宕,笔势飞动,转折流畅。字形结构诡谲,变化无常。在用墨方面,通过与笔法的巧妙结合,过渡自然,或浓或淡,或枯或润,对比强烈,气息生动。虽为十八点二二米的长卷巨作,但一气呵成,毫不懈怠。通篇洋洋洒洒,才情四溢。墨色变化丰富,灵动飘逸,光彩照人。
王铎最为人称道的用墨是“涨墨法”。其作品《万骑争歌杨柳春》草书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涨墨法”的佳作。凡三用涨墨,超迈雄奇,恣肆狂野。起笔“万骑争歌”破空而来,沉着痛快,将宏大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次行“欢洽”二字酣畅遒劲,欢洽之情溢于纸上;三行“总是”沉郁顿挫,收放自如,有无尽之味。通篇纵横跌宕,撼人心魄,极富感染力。
王铎在笔墨上的创新是具有开拓性的,其线条遒劲苍老,粗细对比强烈,提按使转分明,飞腾跳掷,激情四射。经常以浓、淡以及宿墨的强烈对比,来表现其作品中的节奏,开拓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在他之前,还从来没有人敢如此大胆地使用涨墨。林散之盛赞其草书曰,“自唐怀素后第一人”。而林亦是善用墨法的大师。
墨分五彩,只有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善于利用墨法来表现笔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才能使作品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才能使作品更趋于完美。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书法谈”
王铎草书实在是太妙了![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