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件事情发生后,瞬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议论。为这三个年轻生命惋惜的同时,我们不禁深深的思考一个问题,在目前的科技状态下,智驾真的能代替人工驾驶吗?

这个时候再去追问小米是不是应该负责,小米总裁的答复是不是有点应付,已经毫无意义了,三个活生生的年轻生命已经离我们远去。
我们只想知道的是,某些车企宣杨的智驾到底能不能代替人工?
说起来人工智驾,肯定是有人夸,也有人对这个新生事物产生怀疑。
客观的来讲,就目前的科技来说,远没有达到智驾的地步。所谓的智驾,其实就是一个辅助的作用。

众说纷纭之下,最权威的媒体,央媒也是发声了,不但发声了,也是对这一新鲜的事物进行了批评。
央视网的这篇文章说了什么呢?大致的意思就是,某些车企为了单纯的营销,含糊其辞的把人工和智驾混淆开来,故意夸大智驾的作用。
这样一来,让一些车主认为智驾能够完全的替代人工,更何况还有一些自媒体在这件事情上添油加醋,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广大的车主认为智驾真的能够代替人工。

而事实的真相是,现在的所谓的智驾还不能代替人工,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功能。什么是辅助呢?就是在人监督的状态下,所起到的作用。
智能驾驶在紧急情况下的表现还不如人工驾驶,智驾在面对突发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在涉及复杂的决策或应该采取紧急的停车措施时,智驾还是不如人工驾驶。
现在的智驾,充其量就是一个辅助驾驶作用,真正的驾驶还应该是人工来完成。

广大的车友们,不要太盲目的相信一些车企的宣传,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销量而做的一些噱头而已。
反过来说,车企应该反思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不要夸大自己的智驾有多么多么的好,有多么多么的快,而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生命大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