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运河河畔的清代寺庙,因财神文化闻名,是华北五大寺院之一

城市旅人白箐箐 2021-08-31 18:42:01

聊城是山东的隐形城市,很少会被提到,经济实力也排在末尾。然而聊城在古代有非常辉煌的时期,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境内发现了大汶口古城遗址,全市名胜古迹的数量超2700处。所以聊城发展文化旅游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市内运河穿过,形成了北方水城特色。

聊城古运河河畔有处清代寺庙,因财神文化闻名,是华北五大寺院之一,叫做海会寺。海会寺是一个大众寺庙名,国内的同名寺庙不少,聊城这个算得上香火较旺的一个,位于聊城的阳谷县古运河河畔,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国内的古建筑,尤其是寺庙古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宗教文化再次迎来了繁荣期,当时皇家对于宗教文化发展也比较重视,修缮、重建、新建了不少寺庙。很多寺庙是隋唐初建,在时间长河中损毁、损坏,历代再重新修建,这样才流传下来。

而聊城的海会寺就是清代初建,最初中等规模,建在一位官员故址和古庙遗址之上,早期的古庙是一处财神庙,是周边百姓求财的寺庙。后来康熙皇帝在寺庙中御书立碑,海会寺的香火就逐渐旺盛起来。

海会寺的兴旺和古运河河畔的地理位置也有关系,历史中运河是京都和江南之间的重要的商贸通道,每天往来的客商众多,做生意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讲究和规矩,遇到财神庙必然是要拜上一拜的,就算不求财,也求个心安。何况在船上呆久了也需要休息,一般货船到了一些知名的小地方,也需要停船休息补给的。

综合种种因素,海会寺愈发的兴旺起来,当地的盐商还一起筹钱,扩大了海会寺的规模,后期寺庙也经常有扩建,规模愈发大了起来。如今寺庙的建筑面积为476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四合院设计,寺庙的各种殿堂林立,正殿尤其宏伟。

和其它寺庙不同的是,海会寺后院十分宽阔,寺庙的客房非常多,有点类似各地商会会馆的建设,也是方便往来的客商借宿和休息,相当人性化。据说清代鼎盛时期,海会寺固定僧侣就有40多人,寺庙还有800多亩耕地,周边还居住着一圈寺内佃户,发展相当兴旺。

财神文化推动了海会寺的发展,如今聊城海会寺依然是华北五大寺院之一,寺庙旅游有了不错的发展,寺内的刘公祠、运司会馆、戏楼都是当地的知名明清古建筑。

1 阅读:588

评论列表

用户46xxx42

用户46xxx42

15
2021-09-05 00:25

很近,没去过

月下独行僧

月下独行僧

3
2022-09-27 12:57

现在的临清,早已不如明清时期的临清了。运河不通了

来啊,造作啊

来啊,造作啊

1
2022-09-27 06:27

这不是刚盖起来的吗[汗]

sdfreedom

sdfreedom

2022-09-24 12:32

哪有真古建,翻新不知多少遍了

城市旅人白箐箐

城市旅人白箐箐

宇宙万物,如日之升,如月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