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官媒,越来越高高在上了,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了,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了。
孔乙己之所以生活陷入困顿,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画外音就是:别以为你读了几天书就能混迹官场,就能平步青云,就能大富大贵,就能跟上层社会平起平坐,该打螺丝还得打螺丝!
呵呵,央视评论员到底读懂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了吗?如果读懂了,你应该知道孔乙己之所以陷入困顿,绝不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如果你读不懂,有何脸面来评价当代读书人?
我要反过来责问央视三个问题:
1、当代教育的价值观是什么?
2、为什么底层老百姓会陷入困顿?
3、为什么读书人放不下架子?
第一个问题:当代教育的价值观是什么?
大家应该还没有忘记那个被夺话筒的陈教授吧?
如果你考上安徽的好大学,安徽的好女孩随便你挑;
如果你考上了北京的好大学,全国的好女孩随便你挑;
如果你考上了美国的好大学,全世界的好女孩随便你挑;
那么他为什么不说,安徽的螺丝厂随便你进,全国的螺丝厂随便你进,全世界的螺丝厂随便你进呢?
如果说陈教授的观念比较新潮,那么敢问这位评论员再教育你的子女的时候,是告诉他以后哪家螺丝厂的伙食好,还是告诉他哪个专业和学校毕业出来更容易考公?
再看看最近四川内江一个孩子的视频,
孩子嗲声嗲气的说,小学不读,直接读初中,初中读完读高中,高中读完直接当县委书记,然后当市委书记,省委书记。
一个才刚断奶的孩子,抛开“远大理想”不说,竟然连官阶顺序都搞得这么清楚,他难道是因为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吗?
很显然,之所以造成当今这种局面,就是教育观念出了问题!
安徽蒋同学的那句“为了民族复兴而读书”仍然历历在目。
所以说,安徽那位蒋同学遭到网暴,一些人就说过,别看现在说的多么斗志昂扬,进了螺丝厂一样认怂!
甚至还有人发表小作文说,如果蒋同学是自己的孩子,一定狠狠扇他几耳光。
言外之意,别一天天的唱高调,现实点儿吧~~
看到了吧,有多少家长是非常现实的,然而今天央视告诉孩子们,要放下架子去拧螺丝的时候,这些家长又站出来说:我呕心沥血的供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让他去拧螺丝吗?
总结一下就是:别人的孩子最好现实一点,该拧螺丝就拧螺丝,该送外卖就送外卖,不要挡我孩子一飞冲天的路!
几乎,每个家长都是双标的!
归根结底,是现在的教育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从学校而言,对所有学会一视同仁,几乎很难。
对政府官员的孩子,社会名流的孩子,以及贫苦百姓的孩子,区别对待已成常态。
不管是平常的学习,生活,还是班干部的任用,老师敢保证绝对的心底无私吗?
这在孩子幼小的心理,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从小便对权利和财富产生了浓厚的欲望。
从家长而言,有权的更喜欢跟有权的孩子家长交往,而有钱的不但跟有权的交往,也跟有钱的家长交往,而普通人,永远也融不进那个圈子。
从社会而言,就算权贵家的孩子是一条虫,他们也会捧成一条龙。
同样是螺丝厂,权贵们的孩子可能进去就是领导,普通人的孩子,进去就是螺丝工。
当然,螺丝厂不属于权贵!
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人出生就是骡马!
有哪个骡马不希望在罗马?
读书改变命运;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些话,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个P!
第二个问题:底层老百姓越来越难,是因为读书吗?
孔乙己,在封建制度下,即使你才高八斗,权贵们也不可能让你从他们碗里分一杯羹,也绝不能让你跟他们平起平坐,也不可能让你跟他们享受劳动成果。
那是个吃人的社会。
孔乙己没有脱下长衫,有些人还可能碍于对文化的尊重,给他一条生路;假如是没有文化这把保护伞,假如孔乙己脱掉了长沙,他早不知道死在哪个犄角旮旯了。
鲁迅先生,抨击的不是知识分子的腐朽寒酸,而是揭露和抨击那个腐朽的封建王朝。
那么,今天为什么还有很多普通人陷入困顿,真的是读书读傻了,放不下文人的臭架子吗?
当然,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一部分人,以为读了很多书,自然就不应该再跟普通老百姓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刨食吃了。
甚至还有着文人的酸腐,看不起文化不如他们的人。
但是,绝大多数人,他们更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完成更高的使命。
富者恒富,贫者越穷,真的是因为读书人放不下架子么?
纯属扯犊子!
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提出了农业支援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说法;也提出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于是,部分人利用国家政策倾斜,掌握了大部分生产资料,利用叠加优势,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人,忘记初心,已经由当初信誓旦旦的领路人,变成了资本家,变成了资本家。
工业非但没有反哺农业,反过来变成了压榨农业的推手。
随便举个例子,中国粮食价格几十年不变,但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等,翻了何止几十倍?
要命的是,农民自己留种子,竟然成了违法行为?
再拿教育来说,城里人占尽了教育资源,农村孩子要想在城里上学,还得有城里户口,有房子,甚至还要交走读费。
可以说,因为这个身份决定了,他们想要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
抛开农民这个群体不说,那么农民的孩子,就是被央视谴责的这一群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呢?
他们为何会陷入困顿呢?
难道是他们不够拼吗,放不下面子吗?
当今社会,不努力绝对一无所有,但是折腾过后你会发现还不如不努力!
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生存压力
现实中的孔乙己,恰恰是最难的一代,从出生就遇到了计划生育,后来不再包分配,再后来大学扩招,房价飙升,再后来就是鼓励二胎三胎,以及父母的养老,很多家庭出现一对夫妻,养四个老人,两个孩子的现状。
在医疗,教育,房价,养老等制度不完善的时候,他们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敢问这些评论员,经历过他们的压力吗?
第二,通胀压力
一个奇葩的现象是,中国除了粮食和工资,所有物价都在连年飙升。有人把电商的繁荣当成是科技带来的成果,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电商越发达,不就印证了大家的购买力在下降吗?
通胀这个东西很神奇,你敢把工资涨1%,物价就敢涨10%,不信你就试试。
理论上来说,我们的薪资比20年前翻了10倍不止,但是物价上涨的水平,何止10倍呢?
第三,就业内卷
不知道这些评论员在评论之前,去没去过工厂实地调查?是大学生放不下面子,还是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
灵活就业,摩擦性失业这些名词的创造,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孔乙己不愿脱下的长衫呢?
科技的发展,应该是减轻劳动人民的工作强度和风险,但是资本家的目的是取代工人!
体制内延长退休年龄,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内卷,会让很多人提前失业!
鲁迅试图通过孔乙己,对封建腐朽制度呐喊;那么央视网的呐喊,到底是为谁在呼吁呢?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劝当代读书人放下架子?
工作不分贵贱,但是工作却将人分成三六九等!
从这次央视的评论就能看出,他们已经完全将普通家庭的大学毕业生跟精英家庭的孩子划开了界限。
这何尝不是一种鸡汤呢?
我就说一句,所有用人单位,在选用的时候,恨不得个个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但是在开工资的时候,恨不得个个都是文盲,拿最低的工资。
但是,孔乙己的长衫,依然是求职的敲门砖,学历越高,砖越厚。
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20年的时间,都在学知识学文化,到头来发现,平生所学一无是处。
堂堂高校毕业的学生拿的工资,跟泥瓦匠差不多,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只剩下那件破旧的长衫了。
为什么要劝当代读书人放下架子呢?
我说一个事情,可以揭开央视评论员的心声:
王平,几次三番的呼吁,不要让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因为农村的孩子上了大学就不愿意种地了,农村的孩子会更努力,将来就会跟城里的孩子抢考公的名额!
他们不但看不起普通老百姓,甚至连普通老百姓学到的知识,都看不起。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应该读书,即使读书了,也不能承认自己读过书,该搬砖搬砖,该拧螺丝拧螺丝。
如此一来,精英们的孩子过得就不再是独木桥,而是康庄大道!不用担心再从独木桥上摔下去!
央视为何翻车,他们的呐喊不是为改变普通阶层的现状,而是希望他们安于现状。
毫无疑问,这些评论,是可怕的!
所以,当代孔乙己们,你们挡道了!
真龙
脱不下长衫,脱光了长衫当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