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经历过50年代的人,如今已经是70-80岁以上的老人了!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那个遥远的年代,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从爷爷、父辈的口中,都听过各式各样的传说。
无论是来自老一辈人的讲述,还是去看那个年代的老照片,我们都会产生一种印象:50年代的中国人,每个人都充满昂扬斗志,他们似乎有一种独特的精气神!
告别“旧社会”之后,人们对于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再也不必受地主老财、资本家的剥削了!人们都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老一辈摄影师吴宝基老师镜头里,50年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50年代的北方城市家庭,正在家门口燃放烟花爆竹,迎接农历新年。
1953年,一位18岁的新娘就要出嫁了,她的老母亲,满怀温情地看着身穿嫁妆的女儿。
1951年,北海公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过着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
50年代的上海,一位高中校长在毕业典礼上,亲自为女高中生发毕业证书。那个年代,文盲率非常高,能读高中的学生还很少。
50年代的中国,虽然最流行的还是二胡、唢呐、手风琴、笛箫等传统乐器,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拉小提琴的女生。
告别“旧社会”后,人们在充满激情的工作之余,也重视体育锻炼。要有坚强的体魄,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简直不可思议!50年代的幼儿园小朋友,居然穿得如此时尚了!
50年代的天津,一个四口之家的工人家庭,在公园里欢快地“荡起双桨”。
由于工作充满激情,绩效考核一直优秀,大连市的一位漂亮女孩,获得劳动模范称号。
70后、80后,可能还记得“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其实,这种游戏早在1955年,就已经十分流行了。
50年代的一个漂亮女学生,她非常喜欢刺绣,虽然年纪那么小,工作起来却那么认真。
尽管50年代还不流行“科技兴农”,但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老师们也会指导学生,通过科研手段提高马铃薯等农作物的产量。
1951年,中国还有大量不识字的文盲,扫盲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照片中,一位老农正在看连环画小人书。
虽然50年代的中国,多数人生活还有点贫穷,但人们普遍对生活充满激情,向往过一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生活。经过多年奋斗,从80年代开始,幸福美好的生活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