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日等国减持美债后不久的4月2日,多个欧佩克成员国以及非欧佩克组织参与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这两个举措,很明显都是冲着美元霸权去的。
在这一轮自愿石油减产潮中,沙特将从5月起实施自愿减产50万桶/日的计划,伊拉克决定自愿从5月开始削减21.1万桶/日的石油产量,俄罗斯将自愿减产50万桶/日的石油产量,阿联酋将从5月自愿将石油产量降低14.4万桶/日。此外,还有包括哈萨克斯坦、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等多国宣布从5月开始自愿减产石油日产量,且都将持续到2023年底。

石油生产图
多国联合进行石油减产,其表面的目的是避免美国通过“美元加息”收割财富,而本质上却是动摇美国的美元信用。
具体如何动摇,我们可以轻易用市场经济推倒出来:石油减产将导致石油涨价,物价上涨约等于通货膨胀加剧,如此一来,美国想通过美元加息达到的抑制通胀计划将不理想,自然,美国银行爆雷风险增大。为了挽救银行危机,避免硅谷银行的悲剧重演,美联储将印钞救市。而一旦美联储开始印钞救市,美元将越来越不值钱,美元的信用也将会继续下跌。
而美元的信用,则是美元霸权的灵魂和支柱,一旦美元信用被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也将受到影响。那么,为何美元信用对美元霸权如此重要呢?答案得从美元霸权形成的历史中寻找答案——
美元霸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确定的,从1944年至今已有79年的历史。

美元霸权形成以前,即一战和二战之间的20多年里,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这期间,各国的物价更是像谜一样让人捉摸不透,通货膨胀让各国苦不堪言。
历史发展的必然注定:哪一种货币能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它就将获得世界各国的信任,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这种货币,我们知道就是当时的美元。
而美元之所以能在当时成为世界通用货币,与美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的得势分不开。
美国在一战和二战中都属于战胜国,一战中,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和英、法等国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的同时,也让全球的贵金属储备源源不断地流入本国。
截止1913年末,英、美、德、法、俄五国便占据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我们知道,即便此时的美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它也无法帮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毕竟,当时的战胜国可不止有美国。
历史是多种偶然促成的必然,在一战后累积了大量黄金的美国,在二战中再次成为战胜国。而这一次,它在二战期间抓住机会迅速崛起,其科技、军事力量成了它的巨大优势。
二战中,美国还为欧洲战场的各国都提供了武器和贷款服务。如此一来,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地位也迅速赶超了英国伦敦,形成了除去科技和军事之外的第三个重要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二战中,美国继续壮大了它的黄金储备,它的黄金储备一下子占据了全球各国官方储备的75%,到此时,美国一家的黄金储备量,比1913年的英、美、德、法、俄五国的黄金储备总量还大。

美国的黄金储备达到惊人程度后,美元自然而然地与黄金挂上了钩。从古至今,黄金都拥有着世间万物无可比拟的稳定价值。也因此,当美元和黄金挂上钩时,它几乎就和稳定挂上了钩,自然,它也能非常轻易获得全世界的信任。
在当时的美国,你随时可以拿美元兑换黄金,毕竟,美国最不缺的就是黄金储备。这种“随时兑换”等于一个厉害的承诺,而这个承诺,是当时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给出的。
美元和黄金挂钩,为后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埋下了伏笔。要知道,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键人物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力主强化美元地位的提议时,其两个依据之一,就是美国拥有全球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至于另一个依据,我们都能想到: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怀特计划”最终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这一计划的被通过,意味着美元霸权地位基本被确定。

美国经济学家哈里·怀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初衷是稳定世界经济,为了实现“稳定世界经济”,该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者各司其职,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负责提供中长期信贷,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布雷顿森林体系被推行后,美元迅速占据国际货币的绝对地位,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
拿到美元的世界各国都有一个心理活动:美国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黄金,且综合实力强大,发生动荡的最坏结果里,他们也能用货币从美国国内兑走黄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的承诺的确是可靠的,美元获得了全世界的信任。但我们知道,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近80年的时间里,美元霸权也曾被动摇过,但每一次,他们都很幸运地安然度过了。
1968年,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加上美国因直接参与多个对外战争,导致其经济负担进一步加大。黄金储备价值下降到120亿美元,同期要对外偿付的美元体量则高达331亿美元。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102亿美元,要兑付的外部义务高达678亿美元。
谁都知道,此时的美元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面对这个无法填补的巨大漏洞,尼克松政府公然违约,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名存实亡: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了。
我们前面说了“美元信任”是美元霸权的灵魂和支柱,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因信任危机瓦解后,美元霸权为什么美元消失呢?答案与美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经济体有关。美元霸权与黄金脱钩后,在巨大的美元信任危机面前,因为东欧剧变,美国依旧属于一家独大,如此一来,其军事霸权、技术壁垒与其货币霸权,是相互影响的。

想一直维系美元霸权的美国,在与黄金脱钩后,用最快的速度找到了其他的替代钿。这替代钿就是后来被称为“黑色黄金”的石油。
为了用“黑色黄金”巩固美元霸权,美国在几十年间不断对能源供应国发动战争。他们发动的最有名的战争就是“洗衣粉”事件与海湾战争。可以说,为了巩固美元霸权的光芒,美国不惜用几十万人的生命、几百万人的生存为代价。

说到“黑色黄金”,近日“多个欧佩克成员国以及非欧佩克组织参与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举措的意义,也就非常清晰了:它本质上是为了动摇美元的信用。
也只有在美元信用遭到动摇时,美元的霸权地位才会受到巨大冲击。与此同时,深受美国美元霸权伤害的一部分国家,主动与美元脱钩。
2022年7月11日,印度央行宣布建立了用卢比结算贸易的系统并立即生效。同月,东盟最主要的5个国家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在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宣布签署协议,成立区域集成支付网络,以绕开美元。
今年3月27日,印尼银行业监管机构表示,他们开始推出自己的国内支付系统。3月28日,东盟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正式会议开始讨论,如何避开美元,转向以当地货币结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俄罗斯、伊朗、阿联酋、迪拜、印度等30个国家,已经逐渐在贸易结算或投资中转向使用人民币,有42个国家正加速去美元化。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支撑了近80年的美元霸权,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正摇摇欲坠。

一时间,“去美元化”迅速成为国际舆论讨论的热点,这预示着,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正在摇摇欲坠。
美元霸权逐渐崩塌已是历史必然,而它的崩塌背后,抛开美元通过加息减息收割全世界财富让人反感、俄乌冲突吃相太难看等因素外,其最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美元信任”危机。

而美元信任危机背后,看似是外力,实际上:美国自己才是摧毁美元霸权的最大推手。当今世界早已朝着多极化发展,可美国却执意维持美元霸权,这样的结果,只能让美国成为“失道寡助”,甚至走到“墙倒众人推”。
子木
美元信用崩塌了,啥能替代,替代品会不会走上美元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