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明星行业,如今从业者纷纷退出,有人月入百万,有人血本无归

EMBA 2021-10-27 16:29:33

据最新的《当代青年消费报告》,90后、00后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之一,随着00后开始步入职场,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新一代人具有更强的消费欲望,其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与上一代人有明显的不同。

在娱乐社交消费方式上,年轻人抛弃了KTV、桌游店或游戏厅,纷纷转向剧本杀店。

从线下到线上,剧本杀的爆火刺激了一群人加入,在90后,00后的生活中,剧本杀俨然成为“顶流”游戏。许多90后成为作者,许多00后成为玩家。

根据“艾媒数据”统计,2020年末,剧本杀线下门店数量达到了3万家,三年翻了十几倍。

情节和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年轻人沉迷其中。

我们现如今所接触的剧本杀基本上可以确定为是由西方游戏而衍生出来的新兴事物,在受到大众追捧后逐渐流入中国市场,并且迅速在国内市场掀起了一大波剧本杀浪潮。据悉,现如今的剧本杀门店数量在全国各地已远远超过了密室逃脱。

根据剧本的质量不同,甚至店铺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每开一局剧本杀所需要支付的价格也不尽相同。根据大数据分析,一般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中的剧本杀价格普遍人均大约在100人民币到300人民币不等。而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中剧本杀的价格普遍人均在100元以下。

据统计,在剧本杀行业最火热的时候,一些大热门店的月收入能够超过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这样的收入可以说是新兴产业中的佼佼者,毕竟像剧本杀这类产业,一个剧本可以重复使用。每开一次本所获得的收益除去成本,收入基本上都是非常可观。

然而,如此炙手可热的行业突然发生了变化。许多从业者纷纷退出,有人甚至一次亏掉上百万,这是怎么了?

新事物的天花板很容易达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剧本杀行业也能出现了众多问题,尽管新人源源不断地加入,但剧本杀仍然在生长中出现了倒闭热潮。

在剧本杀倒闭热潮后面,还有更多关于剧本杀行业的“坑”。

1.内容市场泛滥,好剧本稀缺。不少创作者为挣快钱,粗制滥造,造成剧本内容同质化严重,好的剧本更是难求。

2.散户林立,交易平台模糊,盗版丛生,缺乏行业规定。盗版猖狂,看似走“捷径”式的发展,没有带来产业发展的正效应,反而消解了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3. 时间长、氪金、爆肝,职场人拒绝。

也有从业人员表示,这行一开始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但实际上玩法比较单一,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热度逐渐消散也在情理之中。

从2020年开始,我国的剧本杀市场中收入越来越少,而没有高收入的支撑,每个月的高支出包括房屋水电租金,甚至是店铺房间的保养等等,加在一起所需要的支出成本,让数万家剧本杀门店撑不下去,倒闭了。

转卖剧本、道具、门店桌椅等剧本杀商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个新兴行业,有人退出了,有人还在坚持,期待翻盘。

抓住了年轻人喜好的剧本杀,俨然依旧是当下的“社交硬通货”,当热度消散,剧本杀又该何去何从,还会成为吸金利器吗?

0 阅读:501
EMBA

EMBA

聚焦EMBA企业家、投资人等精英人士,商学院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