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神秘人闯入会场称“找人“,马林:立即撤离

饭团历史啊 2024-12-06 16:08:36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神秘人闯入会场称"找人",马林:立即撤离

1921年7月30日夜,上海望志路一幢洋房内灯火通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此处秘密召开,与会代表正在紧张讨论。突然,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陌生男子闯入会场,声称"找人"。这个"神秘人"的出现让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警觉起来,他当机立断要求会议立即转移。这个决定挽救了中共一大的参会代表,也让这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战至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最终完成。而那个"神秘闯入者"的真实身份,竟是一名暗中跟踪马林多时的法租界密探程子卿。这场惊心动魄的转移风波,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过程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

十月革命催生共产组织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这场改变世界格局的革命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强烈反响。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开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逐渐在青年学生中传播开来。

北京大学成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李大钊在北大开设政治学研究会,组织学生研究社会主义学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0年,上海、北京、长沙、武汉等地相继成立了早期共产党组织。这些组织虽然还没有统一的名称和纲领,但已经开始进行革命活动。李达和李汉俊在上海组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和工人运动。

共产国际派遣马林来华协助建党,这位具有丰富革命经验的同志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重要推手。马林抵达上海后,立即与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

李达和李汉俊都精通外语,成为马林在中国开展工作的重要助手。李达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创办《新青年》。李汉俊精通英、法、日、德四国语言,在东京帝国大学留学归国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马林深知在军阀统治下建立革命政党的危险性。他与李达、李汉俊秘密接触,商议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计划。他们决定邀请全国各地共产党组织派代表参加会议。

为确保安全,会议筹备工作严格保密。他们邀请了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日本等地区的代表参加,总计15人。这些代表中有些是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有些是工人运动的领袖。

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两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却未能出席会议。陈独秀因筹办大学和辞职问题未能到会,而李大钊则因在教育部请愿活动中受伤正在休养。他们虽未亲临现场,但对会议的召开给予了全力支持。

1921年的中国,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政党正在秘密孕育。这些怀抱理想的革命者们,将在上海这座十里洋场中,开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大幕。

秘密筹谋建党聚英才

1921年的上海滩,租界林立,洋楼鳞次栉比。这座被称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通商口岸,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地点。

马林与李达、李汉俊三人反复商议会议地点的选择。经过慎重考虑,他们最初决定将会议安排在位于法租界的私立博文女校。

为了避免引起注意,九名与会代表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入住博文女校。马林和尼克尔斯基这两位外国代表则另择住处,以防被人注意。

但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作为外国人频繁出入女校太过显眼。代表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会议地点,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李汉俊的住所。

李汉俊的家位于上海望志路,距离博文女校不远。他在上海的社交圈子广泛,经常举办文人雅集,这为会议的召开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广州代表陈公博因带着新婚妻子李励庄同行,选择住进了大东旅馆。这个安排看似普通,却在后来的事态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会议代表共有十五人,分别来自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日本等地。每个地区派出两名代表,只有日本地区因特殊原因只派出一人。

组织者们精心安排了代表们的到达时间,避免同时抵沪引起怀疑。代表们分批进入上海,以不同的身份和理由在这座繁华都市安顿下来。

"南陈北李"的缺席引发了不小的议论。陈独秀通过陈公博带来一封信,说明因筹办大学和辞职未获准而无法与会。

李大钊则是因为一场意外无法到场。在当年三月的教育部欠薪请愿活动中,他的头部受伤,正在休养期间。

尽管两位领袖人物未能出席,但会议筹备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代表们利用各种隐蔽的方式传递信息,确保会议的保密性。

为了掩人耳目,会议召开的时间定在夜晚。代表们约定在不同时间,通过不同路线前往李汉俊的住所。

整个筹备过程中,马林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他与上海的同志们所有接触都采取秘密方式,从不在公共场合会面。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即将召开。参会者们或许未曾想到,他们的每一步谨慎行动,都将被历史铭记。

神秘人现身会场惊变起

1921年7月30日的上海,夜幕低垂,望志路上行人寥寥。李汉俊住所的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中共一大会议正在这里紧张进行。

代表们围坐在客厅中央的方桌旁,讨论着建党纲领和组织原则。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时刻关注着外面的动静。

晚上八点刚过,会议进行到最关键的阶段。代表们正在热烈讨论党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向的议题。

突然间,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男子推门而入。这个陌生人面带微笑,环顾四周,声称是来"找人"的。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会议室内瞬间陷入寂静。那个"神秘人"朝屋内扫视一圈,随即以"走错地方"为由匆匆离开。

马林立即站了起来,用流利的中文向大家宣布:"会议必须立即终止,我们需要转移。" 他的态度坚决,不容置疑。

代表们迅速收拾文件,分批离开会场。为了避免引起注意,他们约定第二天在另一个地点集合。

就在代表们撤离后不久,法租界的巡捕来到了李汉俊的住所。他们声称接到举报,要搜查这座房子。

李汉俊以文人雅集的名义解释了当晚的聚会。巡捕搜查了整座房子,但会议相关的文件和材料已经被转移。

那个"神秘人"后来被证实是法租界巡捕房的密探程子卿。他早就接到命令,暗中跟踪马林的行踪。

程子卿发现马林频繁出入望志路这个地址,引起了他的怀疑。这天晚上,他决定采取行动一探究竟。

神秘人闯入事件过后,马林更加警惕。他立即联系了嘉兴的同志,为会议转移做准备。

陈公博在大东旅馆也遇到了麻烦。他发现有人在暗中监视自己,不得不提前离开上海。

就在代表们撤离的第二天凌晨,大东旅馆传出一声枪响。42号房内发现一名年轻女子遇害,这个房间就在陈公博的隔壁。

这起命案引发了各种猜测。有人认为凶手本想暗杀陈公博,却误杀了无辜者。

但更多的迹象表明,这是一起蓄意制造的混乱。警方的注意力被这起命案分散,为代表们的转移创造了机会。

马林的警觉和果断挽救了这次重要会议。代表们在混乱中安全撤离,为后来在嘉兴南湖完成建党大业奠定了基础。

南湖游船成就建党大业

1921年8月初的嘉兴南湖,烟雨朦胧,一艘画舫静静停泊在湖心。这艘普通的游船,即将见证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历史性时刻。

代表们陆续抵达嘉兴,以游客的身份分散入住当地客栈。他们约定在傍晚时分分批登上南湖的一艘画舫。

这艘画舫名为"南湖红船",是当地常见的游览船只之一。船主王文明并不知道自己的画舫将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见证。

马林选择这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嘉兴距离上海不远,交通便利,又远离租界势力的控制范围。

船上的布置十分简单:一张方桌,几把藤椅,几盏油灯。代表们围坐在这个简陋的会场上,继续未完的议程。

会议首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立了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这份纲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接着,代表们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陈独秀虽未出席会议,但仍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和李达被选为中央局委员。

就在会议进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画舫在湖面上颠簸。这场风雨仿佛是对这个新生政党的第一次考验。

代表们在船上度过了整整一个下午和夜晚。暴雨过后,月光洒在平静的湖面上,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没有立即离开嘉兴。他们在当地停留了一天,等待风声进一步平息。

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率先返回上海,向共产国际汇报会议情况。其他代表则分批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

王文明的画舫继续在南湖上载客游览,没人知道它刚刚见证了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直到多年后,这艘普通的游船才被世人所知。

而那个闯入望志路会场的密探程子卿,此后再也没有出现。有传言说他在大东旅馆命案后离开了上海。

陈公博在会议结束后回到广州,继续从事革命工作。但他后来背叛了革命,成为了令人唾弃的叛徒。

李汉俊的住所在事件后被法租界当局严密监视。他不得不搬离望志路,在上海的其他地方继续革命活动。

这次会议的秘密细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被披露。参会代表中的幸存者讲述了当年的惊心动魄。

南湖画舫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见证了一群革命者的坚定信念。这个载有50余人的游船,承载着改变中国命运的重任。

在这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一个以解放全中国为己任的政党诞生了。南湖的波光粼粼中,映照着中国革命的曙光。

0 阅读:0
饭团历史啊

饭团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