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名医陈厚忠公开拿手的临床秘方,德医双馨,活人无算(上)

元绿说健康 2025-03-21 00:20:42

湘潭名医陈厚忠公开拿手的临床秘方,德“医”双馨,活人无算(上)

曾经有位湖南的病人,到北京找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刘志明老先生看病。刘志明老先生一听是湖南来的,便说,你可在当地到湘潭找陈厚忠,他的人跟他的名字一样。

每天早起锻炼后,必读一个小时的书,晚上读两个小时的书,天天如此,寒暑不断,用陈老的话,就是我是有一口气就要学一点,坚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1970年代,他就有一股劲,听到哪个地方有一技之长的医者,单用两条腿,跑几十里路都要去请医,甚至还跑到衡山去,这是南岳至尊的山脉。

陈老在全国治疗小儿疳积方面,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人物,甚至陈老在医院还专门开发了疳积灵冲剂成药,获得湖南省卫生厅科研成果奖。因此殊荣,还被载入《湘潭县志》里,以及《湖南中医名人志》。

湘潭大医陈厚忠看病三绝:第一老人风湿病。第二小儿疳积。第三妇科杂病。

陈老日诊量在100-150人。“我现在有个困惑,整个湘潭,甚至湖南,能够用纯中医日诊一百的人,已经很少了。我想今后我这摊子该怎么办?”

1、高烧

孩子说,妈,我想睡觉。温度计一测39.6度,第一反应就是赶快送急诊,在医院里肌注安乃近,烧也没下来,肌注不行就换吊针,急诊降不下,就用最厉害的冬眠疗法,结果还没办法,体温不仅没降下,再一量42度,吓死我了。当时冬天很冷,所有的降温方法,酒精擦浴都用上了,我问医生为什么降不下来?

当时我也慌了,想到陈爷爷,立马打车赶到陈爷爷诊所时,诊所还没开门,我就守在他家门口。结果陈爷爷一摸孩子,便说,没问题。给开了三付中药,十块钱不到,上午一煎药吃,下午孩子还活蹦乱跳。

心想,怎么在医院搞了几百块钱都没搞好,陈老几块钱搞好。我说,陈爷爷,你真神,两付药好了,第三付药都不用吃。陈老说,这不能全是因为我,因为前面有医院,做了前行功夫。

2、昏食怪病

湘潭县一个21岁的女工。以前她身体很好,有一次突然无比饥饿,饭量倍增,饭后两小时迅速又饿了,吃很多东西都不解饥,这样连续半年多,直到有一天突然昏倒在地,面色苍白,苏醒后周身酸麻无力气,越来越虚弱。这种现象十天半个月就会发作一次,身体变得越来越没力。

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治疗3个月没效,后来几乎每天发作一次。越饿就越吃,越吃昏倒得就越快。不得已找中医治理,老先生说,这是食厥,古代又叫食中,民间又叫昏饭,发病跟暴饮暴食直接相关。厥者逆也,阴阳痞塞,气机逆乱,不相顺接。张仲景《伤寒论》上有“阴阳气不相顺接名为厥”的明训。

这种病脉象是滑数的,苔是白腻的,用消食导滞调气法,首选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山楂15克,神曲15克,炒莱菔子12克,陈皮8克,法夏10克,茯苓12克,苍术8克,厚朴10克,枳实8克,砂仁6克,大黄6克。两剂药吃完不昏,三剂药后人变正常,再调方服三剂药病就痊愈,随访没有再复发。

这个案例,不禁让人惊叹,中医药之神奇,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常之法,平常之极乃为神奇。

像这种病,西医怀疑低血糖,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可中医牢牢抓住病人舌象脉象,以及发作诱因,迅速用最普通的保和丸平胃散,几剂病愈。

2、咳嗽

名医不治咳,治咳丢脸面。陈老说,咳嗽就一个宣发与收降,治咳,要抓住肺的生理功能,肺主一身子气,主宣发肃降与大肠相表里,这些基础理论与临床结合,就能治好咳嗽。陈老说,咳嗽就一个宣发与收降,人的生理正常了就没有病理现象了。所以治咳先治气,气平咳自平。

陈老说,咳嗽的诊断在乎痰,遇到咳嗽,我不问你病程长短,关键要问你有没有痰,痰是稠粘的还是清稀的,稠粘热多,清稀寒多。

3、小儿中药补锌糖浆

当今时代营养不缺乏,就是吸收障碍。陈老采用健脾助运的方式,同时选取含锌量高的保健中药,口感又好,制成了中药补锌糖浆,治疗小儿缺锌症,效果非常好。

陈老临床观察100例缺锌的孩子,有80多例彻底治好,里面还有些小儿疳积的,因服用中药补锌糖浆,也得到治愈。

补锌糖浆基本方,脾肾同调,气血并养,非常巧妙。太子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24克,陈皮16克,熟地20克,制首乌30克,甘草10克。上七药打成粗粉,熬煎成糖浆,每瓶100毫升,一岁孩子每次3毫升,每增加一岁就增加1毫升,七岁以上的每次服用10毫升。

有一个小男孩两岁三个月,挑食厌食,胃口差,晚上睡觉容易惊醒烦躁,大便消化不彻底,这样一年多,头发枯黄,两眉间青筋暴露,西医诊断为营养不良,贫血。陈老给他用中药补锌糖浆,每次5毫升,每日两次。服一个月,胃口开,两个月体重增加了两斤多,长高了两厘米,头发随着转黑润,晚上睡觉不再烦闹,这样一年多随访,很少感冒跟消化不良现象,身体蹭蹭蹭就长高。用这小儿中药补锌糖浆后,治疗小儿疳积兼缺锌的,都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可见人体微量元素的缺乏,通过健脾助运,使消化功能加强,就能得到调整。

真可谓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微量元素产生之地。

特别是当今时代补锌的药物很多,但大都对肠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孩子本身脾为差,吃了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甚至加重厌食。

但陈老这补锌糖浆,避免了上面讲的所有缺点,不仅好喝,而且有好的效果。同时花费不高,药品易找,这是中医药生命力强大的所在。

4、温肺救逆治咳喘

陈老擅用温法治疗某些急难症。

一五岁大的小男孩,因为感冒一周多,没有及时看医生,迅速转为咳嗽,气喘,呕吐,面青,肢凉。这孩子又是早产,缺乏母乳喂养,先后天都失调,所以一病就岌岌可危。

陈老说,这是风寒闭肺,阳虚欲脱之象,急宜温肺救逆,降气平喘,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2.5克,细辛1克,附片4克先煎,陈皮3克,法夏5克,茯苓6克,苏子5克,白果5克,红参4克。竹沥水一勺,姜汁适量兑服。2剂。

孩子吃完药后,四肢转温,咳喘得平,去掉红参,再服两剂,就全好了。孩子避风寒跟慎饮食这两条,尤为重要,注意好,事半功倍。

5、温阳豁痰治心悸

29岁男子,在外面打工,经常在冬天春天时受寒咳嗽后就心悸,一年比一年加重,延续了近十年。曾十多次住院,医院诊断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有一次住院四天,咳喘心悸还有增无减,现在人治病常有种现象叫一住二吊三转院。因为老中医相继去世,青年中医培养又有些青黄不接。病人神识昏蒙,心悸气促到不能平卧,昼夜俯坐,严重到嘴唇发青,四肢冰冷,汗出粘手。医院赶忙请陈老用中医治疗。

陈老发现患者脉微细无力,喉中痰鸣不已,明显是五脏虚损,痰蒙心窍,急宜回阳救逆,豁痰开窍。方用大剂量的参附配合二陈汤加减。红参15克,附片30克先煎,姜半夏12克,桂心10克,茯苓12克,远志5克,干姜5克,鲜竹沥、鲜石菖蒲汁各一汤勺兑服。2剂,水煎后小量频频温服。

患者服完第一剂药,咳喘就轻了,两剂药下去,心脏不安跳动便减缓,喉中痰少,四肢暖起来。并且胃口开,自动想要喝稀粥。陈老看患者寸口脉还沉细,效不更方,再进两剂,遂得病愈。

这又是一个转危为安的经典案例。

陈老说,这没什么,是遵循古人回阳救逆,温化痰饮的思路。

急莫急于心阳暴脱,所以用大剂参附姜桂温阳固脱。

《黄帝内经》讲,诸窍易闭。

尤其是七窍玲珑的心窍,更容易被浊痰蒙闭,所以速用二陈汤豁痰,配合竹沥、菖蒲汁来通窍,之所以选择频频温服,是保持药力,方便吸收,跟温化痰饮。

真是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制造阳光,寒痰消散。

6、温脾利水治臌胀

肝硬化腹水,是比较危急的病症。一位47岁的男子,已经有肝硬化腹水6年了,先后6次住院,腹水消退后又回长。到后来下肢都漫肿如柱子,按下去一个坑一个坑,不容易弹起。小便没力,大便完谷不化。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而脉象沉细微弱,明显是阳虚阴盛,脾虚水泛。   

《黄帝内经》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肝硬化腹水,必须要治脾,一是脾主大腹,二是脾主水湿,三是土能治水。

陈老马上用温阳利水法,选择实脾饮加减。就像把堤坝筑牢固,水利搞好,那么洪水就不会泛上来。

把人体脾土加厚,疏通好膀胱水沟,水患就能得除。方药为:

茯苓皮、肉各15克,白术12克,附片15克先煎,干姜5克,大腹皮15克,厚朴10克,草豆蔻10克,木瓜10克,桂枝10克,车前子12克,炙甘草6克。5剂,水煎,少量频频温服。

陈老治疗这些危重疑难病,大都叫患者服药时是少量频频温服。少量不伤胃,频频保持药力相续,温服能通经脉,保气阳。

结果病人吃了几剂药后,尿量大增,胀鼓鼓的肚子,渐渐回缩下去,手脚转温和,自动索要饮食。守方,前后用25剂药,腹水全消,喘咳除,恢复正常。然后陈老又开了参苓白术散给患者后期保养。

7、一辈子都要挺胸收腹

为何老师年近古稀,比年轻人还有活力,有什么养生之秘?一辈子都要挺胸收腹。这一句话已经道尽练功之秘,在风水歌诀里头有这样一句话说,真龙落脉,必顿成星形,开面展肩,挺胸突背......

一个人正气足不足,能不能虎背熊腰,会不会伤精,从他的身形面貌上就可以看出来。

这对于当今低头一族,埋首电脑手机的青年来说,无疑是一支猛针扎到了大家的要害跟弱点。

坐卧不当风,走路要挺胸。

我每天早起一杯温水,加上40分钟运动踢腿,每天都踢一百下,子午觉一定要睡,下午精神好。

我们白天虽然很忙,但晚上倒在床上都是一觉到天亮。

《心相篇》上讲,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8、贫血

贫血对药——鸡血藤、石苇。一贫血的妇人,老先生说,辨证汤方中加鸡血藤与石苇,这一个对药对贫血效果特好。鸡血藤重用30克,石苇5克左右。陈老说,还可以加些代赭石,色红,取象比类,对痿黄病,各种贫血都有效,这是经得起检验的。脱发患者,陈老先生说,二至丸加补骨脂,外用生姜擦头发。

温馨提示:本文原创作者不详,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

12 阅读:577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3
2025-03-21 07:45

好历害的秘方.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元绿说健康

元绿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