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玢:16岁和毛主席成为忘年交,20岁抢走他半支烟,成唯一纪念

丁一丁北 2024-11-07 02:21:07

左大玢:16岁和毛主席成为忘年交,20岁抢走他半支烟,成唯一纪念

在中国戏曲艺术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让人感慨万分。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位年仅13岁的湘剧小演员,因为一场特殊的演出,与新中国的最高领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怀仁堂的初见,到长沙文艺汇演的再遇,再到那支被珍藏至今的半支香烟,这段跨越近20年的忘年交情,不仅见证了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更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她就是后来饰演《西游记》中观世音菩萨的著名湘剧演员左大玢。那么,这位13岁就登上怀仁堂的小演员,是如何与毛主席结下这段深厚友谊的?那支被她珍藏的半支香烟,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一、初识篇:怀仁堂的偶遇(1956-1959)

1956年的春天,湖南省湘剧院正在排练一台新戏。这天,著名戏剧家田汉来到剧院,他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剧院将组织优秀演员赴京汇报演出。在挑选演员时,田汉特别注意到了一个身材瘦小、声音清亮的女孩,她就是当时年仅13岁的左大玢。

这次北京之行,对左大玢来说意义非凡。演出前一天,她和其他演员来到怀仁堂彩排。那是一座庄严的建筑,高大的立柱,宽阔的舞台,让这个来自湖南农村的小姑娘感到无比震撼。彩排时,她虽然没有独立的表演节目,但作为群戏演员也认真对待每一个动作。

演出当天,怀仁堂座无虚席。左大玢躲在帷幕后,透过缝隙偷偷往台下张望。她第一次看到了毛主席,虽然只是远远地望着,却让她激动不已。演出进行到一半时,一个小插曲发生了。一位演员因为太过紧张,一个简单的台词反复说了好几遍都说不准确。

这件事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他转头询问田汉这是怎么回事,田汉解释说可能是孩子们太紧张了。毛主席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还特意安慰那位出错的小演员。这一幕被躲在帷幕后的左大玢看在眼里,也让她对这位最高领导人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年后的1959年,左大玢在湘剧界已小有名气。这年夏天,她接到通知要在湖南省交际处演出《生死牌》,饰演女主角王玉环。这次演出的观众中,又一次出现了毛主席的身影。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但左大玢仍然非常紧张,好在这次她克制住了情绪,完整地完成了表演。

演出结束后,一位名叫侯波的女摄影师找到了左大玢。让她没想到的是,毛主席竟然邀请她跳舞。这对从未跳过交谊舞的左大玢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警卫员小封的临时指导下,她学会了最基本的舞步。当她站在毛主席面前时,紧张得连头都不敢抬起来,毛主席见状笑着说了句"小娃娃,跳舞要动喽",这句亲切的话语让她渐渐放松下来。

这两次偶遇,为左大玢和毛主席之间的忘年交情埋下了种子。从此以后,每当毛主席来到湖南,她都会被安排去演出或者陪同。渐渐地,一个13岁的小演员,开始了一段令人难忘的艺术人生。

二、交往篇:忘年交情的建立(1959-1963)

自1959年那次湖南省交际处的演出后,左大玢与毛主席的交往逐渐频繁起来。每当毛主席南巡至湖南,必定会安排左大玢前去演出或陪同。这段时期,两人之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1960年初春,左大玢在长沙市文工团演出《刘海砍樵》。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特意留下来与演员们交谈。谈话间,毛主席突然问起左大玢的名字由来。"左大玢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为什么姓左不姓右呢?"毛主席笑着问道。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左大玢回答说是因为父亲姓左,她便跟着姓左。

接着毛主席又问起"玢"字的读音,当时他读成了"fēn"。左大玢很认真地纠正说应该读"bīn"。毛主席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建议她回去查查字典。后来左大玢才发现,这个字确实有两种读音,这件事让她对毛主席的学识更加敬佩。

1961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毛主席在湖南省委招待所休息时,特意邀请左大玢前来聊天。那天,服务员端来了一壶岳阳毛尖。左大玢注意到茶叶在水中竖立着,十分好奇。毛主席向她介绍这是岳阳特产的上等茶叶,还让她品尝。这成了左大玢此后常常向人提起的一段往事。

1962年初,左大玢正在排练新戏《桃花湖》。那段时间她感冒了,嗓子有些沙哑。恰巧毛主席来湖南视察,得知这个情况后,特意让警卫员送来了一些药品。这些普通的感冒药,在左大玢看来却格外珍贵。

同年冬天,毛主席在长沙召开会议期间,特意抽空去看了左大玢主演的《打金枝》。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不仅对演出给予肯定,还向她介绍了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通过毛主席的引荐,左大玢结识了更多文艺界的领导同志,这对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63年春节前夕,在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毛主席特意问起左大玢最近的演出情况。得知她正在排练新编历史剧《烽火洞》,毛主席建议她要深入生活、扎根群众,这让左大玢受益匪浅。在交谈中,毛主席还回忆起了延安时期的文艺工作,谈到了艺术要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这段时期的频繁接触,不仅让左大玢在艺术上得到了指点,更让这位年轻的湘剧演员对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一次见面交谈,都成为了她日后珍贵的回忆。

三、艺术成长篇:戏剧人生的蜕变(1963-1970)

1963年深秋,左大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带领湘剧院的几位年轻演员下乡体验生活。这次生活体验的地点选在了湖南浏阳的一个山区村庄。在那里,她不仅要参与农活,还要收集民间艺术素材。

这段下乡经历让左大玢有了意外收获。当地农民经常在劳动之余唱山歌,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民间曲调给了她很大启发。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农还教会了她几首古老的采茶调,这些曲调后来被她巧妙地融入到新创作的戏曲中。

1964年春天,左大玢和剧院同仁开始创作新编历史剧《烽火洞》。这部戏以明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湖南民间故事。在创作过程中,左大玢将下乡采集到的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使这部作品既保持了湘剧的传统韵味,又增添了新的时代特色。

1965年,《烽火洞》在全国戏剧会演中一举成名。这部戏不仅获得了专业评委的好评,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演出结束后,文化部的领导特意找到左大玢,称赞这部戏很好地继承了湘剧的艺术特色,同时又有创新。

这次成功的演出之后,左大玢开始尝试更多的创新。她和剧院的老艺术家们一起研究传统剧目,在保持原有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增添新的表现手法。1966年初,她主演的改编剧目《桃花扇》就运用了新的表演方式,将传统的程式化动作与现代表演相结合。

1967年至1969年间,左大玢担任了湘剧院的主要演员。这期间,她不仅要演出,还要承担教学任务。在带徒弟的过程中,她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舞台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特别是在表演细节上,她要求徒弟们既要准确把握传统程式,又要根据角色特点做出适当的创新。

1970年初,左大玢参与创作了一部反映当代题材的新戏《山村新曲》。这部戏讲述了一个山村女教师的故事,剧中融入了很多湖南民歌元素。在创作过程中,她多次带领创作团队深入农村采风,收集真实的生活素材。这部戏的成功,标志着左大玢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左大玢在艺术上的成长是全面的。从最初的单纯表演到后来的创作、教学,她在湘剧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特别是她对传统与创新的处理,为湘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四、烟瓯篇:那支珍藏的半支烟(1970-1976)

1970年秋天,毛主席再次来到长沙视察工作。这次相见,毛主席显得有些疲惫,但仍然坚持观看了左大玢的演出。演出结束后的茶叙上,发生了那件让左大玢终生难忘的"抢烟"事件。

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毛主席正在和几位地方领导谈话,习惯性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香烟。这时候,他发现打火机不在身边,正要向警卫员要火柴。坐在一旁的左大玢突然站起来,很自然地拿过了毛主席手中的香烟,用桌上的火柴帮他点上。

毛主席抽了几口后,烟灰掉落在衣服上。左大玢赶紧找来烟灰缸。这时,毛主席说自己有些困了,准备休息。他将还剩一半的香烟摁灭在烟灰缸里,起身离开。在场的人也都跟着站起来告辞。

就在大家准备离开的时候,左大玢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她走到烟灰缸前,将那半支还带着余温的香烟拿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随身携带的手帕里。这一幕被在场的人看在眼里,但没有人说什么。

这支烟后来被左大玢精心保存。她找来一个特制的玻璃罐,将烟头放进去密封保存。为了防止香烟变质,她还特意在罐子里放了一些防潮剂。这个玻璃罐被她放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成为了她最珍贵的收藏品之一。

1972年春节前夕,左大玢受邀参加湖南省的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上,有人提起了这支烟的故事。当时的省文化局领导还特意询问那支烟是否保存完好。左大玢向大家详细讲述了她是如何保管这支烟的,引得在场人都连连称赞她的用心。

1974年,一位香港记者在采访左大玢时,偶然得知这个故事。记者对这支被精心保存的半支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拍摄一张照片。但左大玢婉拒了这个请求。她说,这支烟对她来说太过珍贵,不想过多展示。

1976年初,左大玢接到通知,要去北京参加一个重要的文艺演出。临行前,她特意看了看那个玻璃罐。六年过去了,那支烟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只是颜色略微变暗了一些。这支烟不仅是一件珍贵的纪念品,更承载着她对那段特殊岁月的回忆。

这支半支烟的故事很快在文艺界传开。不少人都想亲眼看看这支被精心保存的烟,但左大玢始终谨慎地保管着它。这支烟见证了她二十年来与毛主席之间的忘年交情,也记录了一段独特的历史瞬间。

五、传承篇:艺术与记忆的延续(1976-2000)

1976年秋天之后,左大玢开始更加专注于湘剧艺术的传承工作。她在湖南省湘剧院成立了一个专门的传习班,亲自担任主教。这个传习班不同于一般的戏曲培训班,除了传授基本功夫外,左大玢还会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舞台经验和艺术心得分享给学员们。

1978年春天,左大玢整理了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她与毛主席见面时的照片、剧本手稿、演出节目单等。这些资料后来被整理成册,成为了湖南戏剧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特别是那些关于湘剧改革创新的记录,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戏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80年,左大玢开始着手编写教材。她将传统湘剧的表演程式系统化,编写了《湘剧表演艺术》一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录了各种身段、手势的要领,还配有大量的示意图,使得这些传统技艺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同时,她还在书中加入了许多自己的创新经验,为湘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1985年,左大玢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在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最出色的要数张小芳,她在演出《刘海砍樵》时,既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加入了新的表演元素,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让左大玢感到欣慰,因为这意味着湘剧艺术后继有人。

1990年,左大玢创办了"左大玢艺术研究室"。这个研究室不仅保存了她多年来收集的戏剧资料,还定期举办学术讨论会,邀请全国各地的戏曲专家前来交流。其中,那支珍藏的半支烟也在研究室里有专门的展示柜,成为了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

1995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湘剧艺术,左大玢开始在湖南师范大学开设湘剧选修课。她将自己的演出录像带带到课堂,为学生们讲解湘剧的表演特点和艺术魅力。这些课程很受欢迎,不少学生因此爱上了湘剧艺术。

1998年,左大玢参与编撰了《湖南戏曲史》。在这部著作中,她不仅记录了湘剧的发展历程,还特别写了一章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湘剧的改革创新。这本书成为了研究湖南戏曲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2000年前后,左大玢将注意力转向了湘剧的海外传播。她多次带领剧团出国演出,向国外观众展示湘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演出中,她不仅展示了传统剧目,还特意安排了一些改编的新戏,让外国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湘剧艺术。

0 阅读:6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