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介
“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训项目”主要瞄准服务国家和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聚焦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需求,面向全国非科班的在校高年级学生和社会从业者,由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参与、实施,以工业联合、产教融合的方式,打造政府、高校、企业深度协同的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训模式,探索建立新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转化路径,努力把人才资源的“关键变量”转化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生源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大、华东理工、上海电机学院、新加坡国立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学员的学历构成涵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业包括材料学、物理学、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气自动化等。项目搭建学员与集成电路产业的桥梁,为非微电子专业学员提供认识和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途径,打下深入学习集成电路相关知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提供新型模式,为企业提供急需的集成电路优秀人才。学员通过集成电路理论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集成电路产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物理、电路、材料等基础理论。
本专班为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作专班,聚焦于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设计专题。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张江)产教基地、上海大学集成电路行业校友会、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产教融合就业育人联盟、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11月成立,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唯一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致力于前沿电子学及相关新兴领域的尖端研究,研究重点为模拟和混合信号电路,尤其专注于用于高速和低功耗应用的无线/有线射频收发器和数据转换器。实验室亦积极拓展电源管理电路和微流控芯片的研究,为芯片实验室(Lab-on-Chip)以及最终的CMOS芯片实验室(Lab-on-CMOS)应用开发解决方案。实验室的测试设备在大湾区亦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独特性。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澳门大学在横琴设立的产学研示范基地,依托澳门大学三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优势学科力量,在横琴开展集成电路、智慧城市、中华医药、转化医学及先进材料等方向的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珠研院与澳大仅相隔一条马路,构成全国唯一30分钟跨境科研转化圈,能够有效利用两地资源优势,助力琴澳科研生态营造及科技成果落地。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准、由沪苏浙皖合作共同建设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两个实体机构运营管理。中心坚持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以推动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为抓手,以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为任务,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关键,开展跨区域跨领域的创新分工与合作,有效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有序对接长三角重大技术需求,打造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依托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运行和管理。上海国创院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按照“1+N”的总体规划,在张江、临港、嘉定等高校及产业集聚区设立产教融合分部,直面产业人才培养不足、科研与产业脱节等问题,着力打造政府主导、产业牵引、高校支撑、多主体参与、实体运行的人才培养和科技产业创新特区。
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张江)产教基地: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张江科学城的开发主体,于1996年4月成立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企业通过打造全生命周期空间载体,为科技企业提供从孵化加速到研发办公的全产业品线空间载体。
三、课程内容、培训导师及学习方式
1、课程内容:
核心课程模块如下:
2、培训导师:
江 洋:澳门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及模拟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深圳福田澳大河套集成电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密度电源转换器芯片、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驱动芯片、片上电源管理等。
李家明:澳门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模拟芯片设计、传感器前端电路、核磁共振系统微型化、及芯片跨学科的应用及交叉创新。
殷 俊: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在锁相环与低功耗无线收发机芯片等相关领域累积了超过10年的研究经验。从0.18um 到28nm CMOS 共有超过20 个原型芯片成功实现与测试。担任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以及欧洲固态电路会议ESSCIRC的技术委员会成员。
王 苑:澳门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MEMS 谐振式传感器、MEMS硅微谐振器应用、MEMS谐振器非线性效应等。目前已在MEMS领域权威期刊和领域内顶级会议共发表论文50余篇。
张明磊: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主要开展面向多种应用的高速低能效模数转换器、远距LiDAR接收芯片、数模混合边缘计算电路等研究。
古元冬:长三角国创中心管委会委员、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周乃文: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半导体产业处副处长。
郭奕武:现任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赖琳晖:华东师范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副院长。
刘 波: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智能计算电路与芯片设计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等。在28nm、22nm等工艺节点成功流片10余款原型芯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30余项,于Springer出版Approximate Computing专著(章节)。
蔡 浩: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学者,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
曹 鹏: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从事集成电路高能效设计和EDA方法学相关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吴 金: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半导体器件、CMOS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专著1部,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郑丽霞: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单光子探测相关研究、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主持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类省、部级项目。作为技术骨干与团队设计的单光子探测激光雷达芯片已获得应用,具有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
李泳佳:2015年获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2020年先后任职于艾迈斯半导体(AMS)和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长期从事应用于汽车和工控的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和传感器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JSSC、TBioCAS、TCAS、Sensors Journal上,授权美国专利两项、德国专利一项。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与多项企业横向。
陈建霖: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从事高精度微机电传感芯片,微纳谐振器非线性动力学和微机电激光雷达等领域的研究,主要应用方向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以及新一代高灵敏度微机电传感芯片。
马逸明: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硅基光电子器件及其与微机电系统(MEMS)、二维材料等的集成,用于传感、计算等应用。
邵琳达: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从事微波超材料、太赫兹超表面及其在电磁波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郭爱英: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模混合IC设计与研究。
任青华: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讲师。从事微电子材料、CMOS器件与MEMS传感器件研究。
3、学习方式
理论知识讲述与讨论部分采取线上模式;根据授课情况开设实训课程,实训课程学员将从理论班学员中选拔。
四、学习收益
真实场景、提高能力。授课团队将带来微电子前沿开发与应用技术的讲解与指导,助力有意愿投入集成电路产业的高校毕业生和相关从业人员快速了解集成电路行业企业真实项目场景、实现开发能力跃迁。
行业专家面对面、跨专业就业不再难。学员可与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团队与资深工程师等交流与学习。课程表现优异者,有机会获得澳门大学科技研究院线下学习机会。
行业实操、面向一线。“产教融合”,通过课程学习和前往合作企业实践,培养学员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理论知识。增加对集成电路企业技术现状、运行方式、生产模式和集成电路产业线的认识。
学习证明。按时完成线上学习并通过考核,将获得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代发的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训课程证明。通过考核并完成线下学习,将获得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代发的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训结业证明。
五、报名须知
01课程时间:
2025年3月1日—2025年5月30日。线上时间为工作日18:30—21:30,周末9:00—17:00;线下时间为9:00—16:00(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赴珠海和澳门线下学习的学员需自行承担食宿与交通成本)。
02 报名对象:
高等院校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光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控制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以及汽车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建议大学四年级毕业班同学、应届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有志于从事集成电路行业的优秀青年。本专班优先具有微电子、电路设计背景的学员。
03 报名方式:
扫码报名,本期报名截止日期2月27日下午17:00,录取学员将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通知。
扫码报名
半导体工程师半导体行业动态,半导体经验分享,半导体成果交流,半导体信息发布。半导体培训/会议/活动,半导体社群,半导体从业者职业规划,芯片工程师成长历程。25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