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向我国寻求帮助。美国人已经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威胁到了我国老百姓的安全,党中央决定立刻援助朝鲜。
与此同时,志愿军出兵朝鲜的事情在功德林监狱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令人意外的是,一位被关押在监狱里的一个“战犯”吴绍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并提出了对付美军的两条妙计。
没想到,毛主席在收到信后,竟然直接将此人提前特赦了。吴绍周提出的两条妙计到底是什么?毛主席为何愿意提前特赦他呢?
苗寨走出的将领1948年12月,时任第二兵团副司令的吴绍周在双堆集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并送到功德林监狱改造。他在得知解放军要出兵朝鲜,要和美国人打一仗时,心情很是激动。
他找到了好几个曾和美军打过仗的人,仔细分析了美军的打法,并将这些想法整理成六万字的长信,交给了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在看到信后,对于吴绍周在信中说的两条妙计也是非常认同。
没过多久,毛主席就对吴绍周下特赦令,让他前往长沙进行生产劳动,而他也成为了功德林里第一个被释放的战犯。而吴绍周之所以这么做,与他的爱国之心是分不开的。
1902年春天,在贵州省天柱县的一个苗族村落里,吴绍周出生了。吴绍周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并不像别人一样穷的揭不开锅了。
那时,他的父亲在村里经营着一家杂货铺,经常和来来往往的过路人打交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吴绍周的父亲眼光独到,坚持花钱送儿子进学堂读书。
在吴绍周8岁那年,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他的父亲就将他带到了镇上的学校读书。1917年,吴绍周从学校顺利毕业,而外面的世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革命的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这让吴绍周有了弃文从武的想法。
在考入天柱中学后,吴绍周在学校里学习了两年后,五四运动爆发了,这让吴绍周的内心,大受触动,他心中也种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
1922年,吴绍周来到了贵州讲武堂学习,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训练中,而吴绍周很有天赋,没用多久,他就一举成为学校里响当当的人物。
不过,随着战争形势不断变化,吴绍周想要上阵杀敌的心情也愈发的强烈。在讲武堂学习一年后,吴绍周就来到了黔军当兵。吴绍周能力出众,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在短短一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士兵被提拔为了连长。北伐战争时,他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的一个营长,跟随第十军的军长王天培作战。
谁知,蒋介石为了排除异己,却在暗地里做小动作,将王天培扣押,并在杭州将他枪杀。王天培死后,吴绍周加入了杨胜治的队伍,继续在济南作战。
那时,吴绍周满心期望,国民党能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他却低估了蒋介石的野心。抗日战争爆发后,吴绍周对日军深恶痛绝,他多次向上级要求,和日本人作战,保家卫国。
谁知,蒋介石却不顾老百姓的安危一心和共产党对着干,这让吴绍周的心中大为不满。
抗日名将1950年,在抗美援朝时,一位身处功德林的“战犯”竟然给毛主席写了一份封信,在信中提出了两条对付美军的妙计。更让人意外的是,毛主席在看到信后,直接下令将他提前特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1937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在重重压力下,这才接受了我党共同抗日的提议。而吴绍周也终于有机会和日本人在战场上一较高下了。
7月份,吴绍周带领13军的士兵去往南口和敌人作战。当时,日本人手中的都是最先进的武器,他们对南口进行疯狂的进攻。吴绍周亲自在战场上指挥战斗,战士们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在敌众我寡,对方的武器更加先进的情况下,吴绍周知道想要赢得这场战斗并不容易。在战斗时,吴绍周想出了一个“出奇制胜”的好法子,他让人做出了十个形状各异的气象灯,等日军开始进攻后,就将它们放到天上。
到时候,日军肯定认为,这是我军研究的一种新型武器,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打个敌人措手不及。
当天晚上,战士们就连夜制作了气象灯,并将它们放到了天上。接下来的发展正如吴绍周预料的那样,敌人果然停止了进攻。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吴绍周率领战士们开始了反攻,大败日本人,取得了南口战役的胜利,他还因此得到了一枚宝鼎勋章。
1938年,台儿庄战役后,吴绍周辗转去往邓县,随县和敌人已经作战,打的敌人节节败退。1940年,吴绍周接到上级命令,前往长岗岭。当时长岗岭是在日军手中,吴绍周带领战士们和敌人作战五天五夜后,夺取了长岗岭。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蠢蠢欲动,开始将毒手伸向了共产党员,企图发动内战。吴绍周并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他已经看透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他深知这样的军队注定是不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在吴绍周内心挣扎之际,他被蒋介石派往了安徽宿州和解放军作战。
1948年,淮海战役后,解放军将黄维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不少国民党的将领都选择了起义。吴绍周和好友熊绶春也商量着起义。没成想,黄维先一步察觉了两人的意图,让两人多次率兵突围。最后,起义的事情只能不了了之。
双堆集一战后,黄维兵团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在解放军多次反攻后,85军已经溃不成军了,黄维等人只能四散而逃。
而吴绍周已经不想在逃了,他主动从坦克中出来,等着向解放军投降。吴绍周交出武器后,他就被送到了功德林进行改造。
原本吴绍周就已经对国民党失望了,所以他在监狱中没有任何的抵触情绪,积极的参与改造活动。
而在听说解放军出兵朝鲜后,他的心情激动,他开始结合以前的作战经验研究起美军的战术,希望能够找出尽快对付美军的方法,让美国人见识见识中国人的厉害。
吴绍周的两条妙计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一位身处功德林的“战犯”竟然给毛主席写了一份封信,在信中提出了两条对付美军的妙计。更让人意外的是,毛主席在看到信后,直接下令将他提前特赦。吴绍周提出的两条妙计到底是什么呢?
很快,在吴绍周的建议下,功德林监狱里,成立了一支专门研究美军打法的研究小组。早些年,吴绍周的部队就是一支美式军队,他还是特意研究了一段时间美国人的打法,可以说,他对美国人的战术了如指掌。
那时,美国人在空中很占优势,经常驾驶战斗机对志愿军的队伍进行轰炸,导致我军伤亡人数激增,这一度让志愿军非常头疼。考虑到这种情况,吴绍周就提出了第一条妙计,夜间作战。
美军使用的侦察设备虽然先进,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必须在白天作战,夜晚太黑,美军的飞机根本啥都看不见。志愿军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晚上行军作战。
第二条妙计是,志愿军应该采用挖壕沟的方式和敌人近战。美国人在战场上采用都是重型武器和远程炮火,它们的杀伤力虽然很大,但是在近战中,它们的优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因为美军也害怕误伤本国的士兵。
而志愿军就可以趁此机会和美军近战,在近战方面,志愿军可以说是完全碾压美国人。至于挖战壕,一方面可以抵抗敌人的火力攻击,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战壕悄无声息的接近敌人。
此外,吴绍周还提出,志愿军还可以继续采用打游击的方式,朝鲜复杂的地形对志愿军来说更加有利,美国人早就习惯在空中或是开阔的战场上作战,游击战可以消耗他们的精力,等到美军精疲力尽时,就可以给他们致命一击。
吴绍周提出的这三点打法都能充分发挥志愿军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不久之后,吴绍周提出的两条妙计被送到了毛主席的面前,毛主席看过之后,对吴绍周的战术也很赞同,并表示这两条妙计都具有实战意义。
很快,这两条战术就被运用到了朝鲜战场上了,志愿军战士们采用夜战的方式,在云山之战中,歼灭了数千名敌人。在上甘岭战役上,战士们采用挖壕沟和近战的方式,和敌人进行作战,取得不小的成果。这两场战役为朝鲜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1952年10月,毛主席下令提前特赦吴绍周。其实,毛主席之所以这么做是经过慎重的考虑,一是吴绍周在抗美援朝战场中提出的两条妙计,很有意义。二是毛主席看到了吴绍周思想的转变和他的爱国之心。
吴绍周离开功德林后,来到了湖南长沙,他在一间纺织厂工作了很长时间。后来,吴绍周的年纪越来越大,政府就将他调到了湖南文史馆当官员。这份工作虽然很清闲,吴绍周却做得很认真,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安稳的生活,都是因为共产党宽广的胸怀。
后来,吴绍周还担任了省政府的参事,他的生活依旧简单而朴素。1966年,吴绍周因病在长沙去世,被葬在了长沙的火葬场旁。
2010年,吴绍周的亲人将他的骨灰接到了贵州老家安葬。吴绍周的一生复杂而曲折,幸运的是,他知错就改,积极改造,还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他的特赦也在情理之中。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