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如何参加科举考试,最后考中“状元”?

子明感感 2024-05-24 08:47:36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如今网络上各种穿越小说横行,想必很多人都曾幻想过,如果自己有天穿越回古代,究竟该怎样精彩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有人认为,凭借自己经过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逻辑思维,以及涉及天文地理、中外学说的丰富知识储备,足以碾压思维刻板、学识单一的古代人。

所以只要穿越回古代,随随便便参加个科考,肯定能金榜题名,就连拿个头名状元,估计都不在话下。

但这明显就是来自现代人的“傲慢”,因为要想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夺魁,远远不是如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可以比拟的难度。

毕竟光是古代科举制那繁琐的程序,就足以让现代人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那么古代科举制究竟有多复杂?要想考到个状元又有多困难?

明朝科举制

作为古代朝廷用来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绝对是古代全国学子心目中最重视的制度。

毕竟当时其他国家制度,无论是关乎民生还是社稷,在他们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学子心中,都是那样无关紧要。

他们寒窗苦读十余年,为的就是能够在科举考试当中脱颖而出,东华门外唱名,鲤鱼跃龙门。

《范进中举》当中的范进,仅仅只是中了一个举人,就变得当场疯癫,因为只要中了举人,他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在科举制度完善之前,朝廷的官员选拔,一直都被豪门世袭和世家举荐给垄断,像范进这种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永远都不可能有踏入朝堂的机会。

所以科举制度是分走了豪门和世家的利益,让古代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也有了跻身上层社会的机会,所以才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段广为流传的名句。

尤其是在明朝时期,科举制度最为鼎盛,《范进中举》的故事也正是发生在明朝时期。

但和之前所有朝代的科举制度不同,明朝的科举制首度使用了一种最新的文体,也就是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宋代科举考试的“经义”作为雏形,创制出来的“八股文”。

所谓的“八股文”,指的是文章具有固定的八个部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明朝科举考试的范围和题目,都是出自“四书五经”当中,由主考官在四书五经里截取一段话,或是截取半句话,考生们就可以开始破题了。

所谓的“破题”,其实就是通过考官给出的题目进行联想,写出一篇足以自圆其说的八股文,只要文章内容没有超出四书五经范畴,只要能让考官眼前一亮,那就是一篇合格的文章。

不过一定要注意的是,文章叙述的方式,要使用古人的口吻语气,还得通篇使用排比句和对偶句,而且不能在文章里引用一些四书五经之外的典故。

若是不小心说了些轻佻孟浪的话,那就是亵渎“圣人”的大罪过。

古时候因为在科举考试当中,写了一些不该写的东西,或是犯了忌讳而被判刑处罚的学子,可以说是大有人在。

所以如果想要在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绝对要熟读四书五经,毕竟如果主考官给出题目,你都不知道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哪本书、哪一篇、哪一段,那还谈什么写文章。

因此明朝万千学子,寒窗苦读十余年,甚至像范进那样读书几十年,就是在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

这就相当于是提前给考生们圈出了考试范围,到时候就看谁的脑洞更大,更能联想,更能让考官觉得言之有理。

其实这就类似如今语文考试最后的作文题,都是给出一个题目,然后让考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去写出一篇能够自圆其说的文章。

唯一的区别,就是如今的语文考试作文,你能将天文地理、中外学说全部糅杂进去,但明朝八股文却只能从四书五经里引经据典。

而且熟读四书五经只是第一步,要想最后夺得状元头衔,还有一系列的考试在前方等待着你。

在参加科举考试前,我们还得知道一点,那就是明朝时期,有“五种人”不具有参加科考的资格。

分别是已经在本朝当官的人,在前朝考中了进士并且当过官的人,有过被罢免官职经历的人,从事唱戏工作的人,以及没有当官但在衙门里当差役的人。

除此之外,古人最重视的就是“孝道”,毕竟百善孝为先,所以在父母去世后,给父母守孝期结束之前,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童生试

童生试作为科举考试的第一关,共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每3年举办2次,都在2月份开考。

在参加童生试之前,考试需要先在本地的“属礼房”报名并填表,填写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姓名、籍贯以及往上三代的基本履历,也就是生死存亡和是否当过官之类的。

而且在报名的时候,还需要找到一起参加考试的5个人,互相进行担保,确保没有冒名顶替或者是处于“五种人”和父母服丧期的人。

所以在参加童生考试时,一定要找知根知底的同乡考生,最好是关系比较好的那种,否则如果谁的身份有问题,事后查出来,担保的几人都会因此受到牵连。

第一轮的县试共分为5场考试,天亮之前就要点名入场,有一天的时间答卷,考试的内容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让你默写四书里的两篇文章,再写一篇符合格式规定的诗文。

第一场考试是正试,后面4场就都是复试了,所以只要是能够通过第一场县试考试的学子,不出意外都能进入之后的府试。

2月份举行县试,4月份举行府试,府试的考官是由当地的知县担任,同县试一样,府试也分为正试和复试,但只要正试通过了,就能参加后面的院试,复试就无关紧要了。

等到院试,主考官就从知县变成了朝廷委派的官员,一般都是从地方官员当中进行挑选。

成为院试的主考官后,官员在院试结束之前,都不能有可能会泄露题目的行为出现,比如参加聚会,或着跟朋友亲人相互串门。

虽然童生试看起来非常正规且繁琐,但大多只是走个形式,毕竟明朝时期,每年举办童生试的考点实在是太多了,天高皇帝远,自然有徇私舞弊的行为出现。

而且童生试也不算什么非常重要的考试,考察的就只是考生的字迹书写美观、文章对仗工整、书本背诵熟练,所以也不会过分严苛。

但只要通过了童生试,就能称作“生员”,也就是大众所熟知的“秀才”。

乡试

科举考试的第二关名为“乡试”,也叫做“省试”,每3年才举办一次,因为是在秋季8月份举行,所以也叫做“秋闱”,其中这个闱字是考场的意思。

很多读书人就是卡在了这一关,读了一辈子书,读到发须皆白,依旧只是个穷酸的秀才。

不过即便秀才没能通过乡试,也能在当地一些小私塾教导孩童,混个温饱还是没有问题。

要想参加乡试,考生得先去本省的省会报名,流程和童生试时大致相同。

通过了乡试之后,秀才就成为了“举人”,也就是所谓的“中举”。

对于所有寒门学子来说,中举就等同于“半步登天”,毕竟考上了举人,普通百姓就得称呼其为“举人老爷”。

相较于童生试,乡试无论是监察力度,还是考题的难度,都不是一个概念,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秀才卡在这一关过不去。

乡试的头名被称作“解元”,相当于如今我们的“省高考状元”。

会试

会试和乡试一样,也是每3年举办一次,在乡试结束后的第二年春季举行,所以也叫做“春闱”。

乡试的考场在本省省会,而会试的考场就在国都京城了,朱元璋时期是在南京举行,等到永乐大帝朱棣继位后,将国都迁往北京,考场自然也就需要一路北上。

古时候的交通可没有如今这般便利,所以距离京城较远的考生,一般提前几个月就得出发,有钱一点的雇马车或坐船,穷一点的就只能步行了。

不过考上了举人,进京赶考的盘缠就不用过多考虑,因为当地的一些富商或土豪,都会出钱资助这些举人。

毕竟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花一点钱,投资一个未来可能当大官的考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只不过要是接受了这些富商的资助,就算欠下了人情债,以后就很难还了,所以很多眼界高远的考生,就算步行入京赶考,也不愿意接受这些资助。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随身携带好你乡试中举后,盖上了官押的凭证,这就相当于你的“准考证”,还有就是古代出远门时必带的“路引”。

如果凭证丢了,你就得再等3年,如果路引丢了,说不定到时候你连京城的大门都进不去。

而且古代途中极有可能出现土匪强盗,所以考生们最好不要单独出行,要么跟其余考生结伴同行,要么就花钱请一两个随身侍从。

殿试

通过会试的考生,就能来到古代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也就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进行的“殿试”。

虽然能够在会试当中被录取的考生,已经算是人中龙凤了,但只有通过殿试金榜题名的考生,才算是真正走完了这场漫长的“登天之路”。

相比起前面几场考试,殿试的内容并不多,一般就从内阁大学士事先拟好的几道题目当中,抽选出一道,让考生们写一篇文章。

毕竟殿试的时间不能太长,总不能让皇帝一直坐在上面干看着。

在殿试的考试当中,题目普遍就是与“治国”相关,毕竟只要在殿试当中被录取,今后就算是官吏的后备军了,等到时机成熟就能走马上任。

殿试的人数也有几十人,所以一般都是由考官们先阅卷,然后挑选出综合评分最高的几份试卷交予皇帝,让皇帝选出前三甲。

这时候就很看你字迹的美感了,古往今来,能够在殿试当中脱颖而出的人,无不是书法高手。

而且你答题的内容,既不能太死板,也不能太超前,否则皇帝一个不顺眼,让你名落孙山都算是小事,掉脑袋那就都玩完了。

所以最好在字里行间里,不露痕迹地拍一拍当今皇帝的马屁,皇帝一高兴,你的名次自然就在前面了。

殿试成绩放榜之后,也就是所谓的“金榜题名”,前三甲就是我们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结语

要想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夺得状元,光是看这些繁琐的考试流程,就让现代人感觉头皮发麻。

而且中途但凡出一点意外,那就得3年后再来一次。

每3年才有一个状元郎,而且是从全国万千学子当中脱颖而出,这种难度可想而知,也难怪状元郎历来都被称作“文曲星下凡”。

0 阅读:3

子明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