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200亿的白鹤滩水电站,已运行3年,实际收益打脸反对者!

秘闻娱超 2025-01-14 14:19:14

“世界十大水电站中国占一半?前二都是中国的?”

能源危机,是如今全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更是在各种能源方面付出了巨大投资,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世界第一的三峡大坝。

但鲜为人知的是,世界第二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同样隶属于我国!

装机容量16000千兆瓦、2200多亿的投资让它在建立之初饱受争议,无数人吐槽这是“费力不讨好”。

可仅仅3年时间过去,它用每年600多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打了许多人的脸,而这些电量更是足够7500万人用整整一年!

困难伴随了整个工程,2200亿的投资值得吗?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诞生伊始便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受到的质疑和非议层出不穷。最开始的疑问就是:2200亿的投资,十年的建设周期,值吗?

作为中国历史上投资第二高的水电站,白鹤滩从开工那一刻起便成为经济性讨论的焦点。

有人质疑,“建这么大一座水电站,到底能带来多少回报?每年的发电收入是否能弥补投资?”而对生态环境的担忧更是声音四起。

“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会不会破坏金沙江的生态环境?是否会影响鱼类洄游、沿岸生物多样性?”

有人甚至断言,建成之后,这座大坝很可能成为一个“赔钱的巨兽”,既吞噬资金又破坏自然。

然而争议才刚刚开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接踵而至,为这些非议添了一层难以摆脱的阴影。

要面对的就是白鹤滩大坝选址处的地质条件问题。柱状节理玄武岩,这种看似坚硬的岩石,在开挖后却脆弱得像一堆散开的筷子。

在工程早期,甚至有国外专家直接表示:“在这种岩石基础上修建大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工程师们并未退缩,他们提出了创新性的浆液注入加固技术。

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将玄武岩裂缝牢牢“粘合”,为大坝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这一次,他们用行动回应了那些质疑。

然而紧接着地震风险的质疑声又冒了出来。白鹤滩坝址地处地震活跃区,如何在如此不稳定的环境中修建出经得起大震考验的水电站?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设计团队选择了289米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结构,这种设计能将水流巨大的推力转移到峡谷两侧的山体上,减轻大坝自身的压力,同时大幅提高抗震性能。

在设计与施工中,他们进行了成千上万次计算和模拟,最终实现了这样一座可承受地震冲击的大坝。

然而每一次调整和改进的背后,都是项目成本与工期的增长,再次引发外界对投资效益的疑虑。

同时糟糕的气候条件也没有放过白鹤滩。干河谷气候的高温和干燥环境使混凝土极易出现裂缝问题,这一度让施工队伍进退维谷。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工程师们创新使用了低热硅酸水泥,并通过预埋冷却水管和温度传感器,精准控制混凝土温度,确保结构完整。

每一个方案的提出都需要经过反复验证,团队常常在烈日下工作到深夜,但他们从未动摇。

尽管如此当计划一次次推迟,工期一再延长时,非议的声音再次涌起。

建设过程中,大量设备与材料需要从偏远地区运输到施工现场,而金沙江峡谷地形复杂,常规运输方式根本行不通。

一些人调侃,这个工程可能要被“交通问题”拖垮。但白鹤滩的建设者们没有放弃,他们修建了临时道路,甚至利用索道和骡马运输,将材料一点点运往施工现场。

面对这样艰难的条件,许多工人甚至在极端环境中连续奋战数月,他们的汗水和毅力成为工程继续推进的重要支撑。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数十万居民需要从库区搬迁到其他地区。有人指责工程“破坏民生”,认为如此大规模的搬迁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然而实际的移民工作却证明了中国政府的统筹能力。移民被妥善安置到新社区,享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

建成之后开始回馈,成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许多村民甚至因移民搬迁开启了新生活,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实现了收入增长。那些早期的质疑,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转变成对这一模式的认可与借鉴。

三年的发电量达1200亿千瓦时,但仍未完全收回成本。一些人再一次跳出来,嘲讽白鹤滩“费力不讨好”。

但当汛期洪水被成功拦蓄,下游的重庆、宜宾免受洪水侵袭时,更多的人意识到,这座水电站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发电的范畴。

在枯水期,白鹤滩调节流量,改善下游航运条件,让船只通行时间大幅延长。

与此同时,每年1900万吨标准煤的替代量和500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让它成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柱。

那些曾经的大声反对者,也开始重新审视它的价值。白鹤滩的争议从未停止,但它用事实一步步回应了外界的质疑。

从荒凉的峡谷到全球第二大水电站,它经历了无数难关,也带来了无数改变。

从经济发展到生态保护,从区域协作到技术突破,白鹤滩的一切,都在向世人讲述着它的故事。

而同样的剧情,其实之前在国家建设三峡大坝之前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三峡大坝计划前的非议

三峡大坝的修建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激烈的争议,反对的声音来自多个方面。

地理学家郭来喜认为,三峡周边的自然环境极为复杂,大坝的建成可能打破生态平衡,对区域气候和地质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

而水利专家黄万里的反对则更加坚决,他提出大坝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水库的泥沙淤积将导致库区容量逐渐减少,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也会因此失衡。

他甚至警告这些问题迟早会酿成大规模洪灾,迫使人们不得不炸毁大坝。黄万里坚信,这项工程存在极大的隐患。

反对的声音不仅局限于科学界,民间的不满同样高涨。为了修建大坝,超过100万人需要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

对于许多习惯了“安土重迁”的村民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心理冲击。湖北秭归的三峡库区便是典型案例,许多人因对家园的深厚感情而抗拒迁移。

其中张秉爱作为“钉子户”的代表,拒绝离开生活多年的土地。她坚决表示,“这里就是我的家”,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无数迁移者对故土的依恋和割舍不下的挣扎。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事实却证明了三峡大坝确实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鹤滩水电站

中国三峡,2022,(03):78-89

云岭先锋党刊 2024年08月15日 17:06 云南白鹤滩水电站:大国重器何以铸就

王浩. 数说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5-21 (001).

0 阅读:2
秘闻娱超

秘闻娱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