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影子红了
编辑| 影子红了
自从去年10月以来,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战争已经打了极其漫长的一段时间。
经过了一番你来我往的激烈战斗,双方显然也是有些支撑不住了。
于是在美国和法国的调解之下,以色列被内阁也重新商讨了战争的相关事宜。
并且最终以10比1的比分决决定停火。
但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眼下的停战显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不过迫于投票结果,他还是只能选择服从。
因此在签订完协议后,他先是对真主党放了一番狠话,然后就扭头针对另一个国家开始发起猛攻。
如此做法也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气愤。
毕竟他的这番举动,显然是想让中东的战火继续重燃。
那么,内塔尼亚胡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个“倒霉蛋”国家,又是哪个呢?
停火协议的达成与内塔尼亚胡的策略
2024年11月26日,在美国和法国的斡旋下,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达成了停火协议,在27号生效。
以色列安全内阁以10票对1票通过了该协议,黎巴嫩方面也很快表示支持。
停火的消息一出,国际社会似乎松了一口气,毕竟这算是眼下有关中东局势当中为数不多的好事之一了。
不过,这份协议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政治游戏和权力争夺,远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停火协议达成后就发表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讲话。
他表示以色列会遵守协议,但一旦有人违规,他们会强烈反应。
同时,以色列仍然保有完全的军事行动自由,并把停火看作一个机会,可以更专注于应对伊朗的威胁和孤立哈马斯。
这种看似矛盾的表态,恰恰暴露了内塔尼亚胡的真实意图:
停火并非他的最终目标,而仅仅是一种策略,一种为以色列争取时间和空间的权宜之计。
内塔尼亚胡的强硬姿态,与其说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不如说是为了应对自身日益严峻的政治困境。
对外,国际刑事法院的战争罪指控如同一颗烈性炸弹埋藏在他的脚底。
对内,以色列国内要求提前大选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外战争成为了他转移国内矛盾、巩固自身权力的重要工具。
只有维持地区紧张局势,他才能继续扮演强硬领导人的角色。
并以此与各方势力进行谈判,争取更大的政治筹码。
而且就光看停战协议前以色列的种种作为,显然就可以发现。
双方之间的仇恨显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避免的。
虚晃一枪还是另有所图?
在停火协议生效前的几个小时,以色列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和其他地区进行了密集的空袭。
据相关报道所述,虽然当时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以色列在26号当天却加大了对黎巴嫩首都和其他地区的空袭力度。
甚至一直到停火协议生效前的几个小时,以色列才“勉为其难”的宣布发出撤离命令。
这一举动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也让人们对停火协议的有效性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而以色列的这些军事行动,并非简单的“休整”或“补充弹药”。
而是在为未来的冲突做准备,并在地区冲突中保持主动权。
毕竟光是在两分钟内,他们就轰炸了贝鲁特南郊20次。
并且还专门针对黎巴嫩真主党用来管理和储存资金的地方打。
俨然是想搞断绝其后续的发展底蕴,以此来为以后可能出现的战争做准备。
而且停火协议的脆弱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60天的过渡期,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任何一方的违规行为,都可能导致协议破裂,地区冲突再度升级。
在中东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
以色列、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等各方势力都在角力,都在试图维护自身的利益。
停火协议的达成,只是各方势力之间短暂的妥协,并不意味着地区冲突的真正结束。
和平的希望还很渺茫,战争的阴云仍在这片土地上笼罩。
国际上也有很多人对以色列的行动感到担心,对停火协议能否顺利实施大家也都持保留态度。
如果以色列继续一意孤行,不仅难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反而可能陷入更深的泥潭。
而且以色列当前面临的战略困境并非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强硬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矛盾,也恶化了以色列国内的社会分裂。
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是摆在以色列面前的一道难题。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中东地区还会不会爆发更大的内乱。
也主要取决于这两个月的撤军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如果稳妥撤离,那么双方可能久违的迎来一会平静。
如果中间出了什么意外,那么美法为了调停所付出的一切也必然“打了水漂”。
中东的和平就像远处的幻影,有时出现,有时消失。
停火协议的签署虽然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带来了短暂的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下依然暗流涌动。
内塔尼亚胡的政治豪赌,地区各方的复杂博弈,以及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都将影响着中东局势的未来走向。
停火,是和平的开始,还是新一轮冲突的前奏?
或许也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我们最终答案。
参考资料
2024-11-27 观察者网 以色列批准黎以停火协议,各方回应
2024-11-21 极目新闻 国际刑事法院向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发出逮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