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还是人祸?西班牙大暴雨揭露美式环保的鬼话,坑惨大半欧洲

从菡爱八卦 2024-11-13 03:55:24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218人死亡,数千名志愿者奔赴灾区,万名武装人员维持秩序——这并非战乱后的景象,而是2024年秋末冬初,西班牙洪灾后的真实写照。

这场被列为1970年以来欧洲最致命洪灾的事件,撕开了西方世界光鲜亮丽的表象,暴露出其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深层危机。

西班牙,这个全球最大的柑橘出口国,欧洲的果蔬供应地,如今却面临着粮食安全的严峻挑战,更令人深思的是,这场灾难并非完全天灾,而是掺杂了“人祸”的苦果。

灾难面前的尴尬

西班牙,一个充满阳光与活力的国度,在今年10月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极端降雨引发了近乎波及全境的洪灾,洪水肆虐,如同脱缰的野兽,吞噬着房屋、农田和生命。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截止11月3日,死亡人数已攀升至218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巴伦西亚省,这个西班牙水果产量占比高达66%的地区。

洪水退去后,满目疮痍,经济损失惨重,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地农业的恢复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斯特林大学教授的呼吁,更像是一记重锤,敲响了整个欧洲的警钟:西班牙的农业危机,将直接威胁到欧洲的粮食安全。

巴伦西亚,这个原本富饶的农业产区,如今却沦为灾难的重灾区,洪水不仅冲毁了农田,也摧毁了农民的生计。

地中海沿岸,曾经郁郁葱葱的柑橘园,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曾经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如今也变得冷冷清清。

这场洪灾对西班牙农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其影响将持续数年,甚至更久,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都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次洪灾的严重程度,甚至惊动了中国外交部,中国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西班牙灾情的关注和担忧。

然而,在洪水退去后,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这场灾难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人祸”的根源:环保议题的误区

西班牙洪灾,并非简单的自然灾害,其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人祸”因素,近年来,以冯德莱恩为首的欧盟委员会大力推行“环保议题”,鼓吹拆除水坝,以恢复河流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

西班牙积极响应号召,在过去四年里拆除了100多座水坝,讽刺的是,这些原本用于防洪抗旱的水坝,如今却成了洪灾的帮凶。

拆除水坝的初衷,是为了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保护生态环境,然而,这种做法却忽略了水坝在防洪抗旱方面的关键作用。

在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今天,水坝作为重要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调节水流,降低洪灾风险,拆除水坝,无疑削弱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人类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环保议题”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脱离实际,盲目跟风,甚至以牺牲人类安全为代价,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西班牙的案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那些鼓吹拆除水坝的人,或许是出于好意,但他们的行为却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场洪灾,是对“环保议题”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环保的同时,不能忘记人类安全的重要性。

更令人愤慨的是,那些凭借“环保议题”捞取政治资本的人,如今又开始鼓吹重建水坝,试图再次从中获利,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灾难的二次伤害,是对公众的无情嘲弄。

在西方政治的舞台上,政治正确往往凌驾于科学和理性之上,而最终为此买单的,却是普通民众。

欧美国家防灾意识淡薄

西班牙的洪灾,并非个例,欧美国家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普遍存在防灾意识淡薄、应对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美国为例,这个自诩为世界强国的国家,在飓风面前也显得束手无策,10月份,美国接连遭受“海伦妮”和“米尔顿”两场飓风的袭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然而,在灾难面前,美国两大政党却忙于互相指责,推卸责任,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等到他们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灾难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美国和西班牙,虽然地理位置不同,遭遇的自然灾害类型也不同,但两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表现却惊人的相似,他们都缺乏积极应对的态度,重视灾后补救,轻视事前预防。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导致灾害损失不断扩大,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欧美国家总是标榜自己“民众生活幸福,社会福利丰富”。

然而,在公共事务投入方面,却显得格外吝啬。他们更愿意将资金用于军事扩张和政治斗争,而不是用于改善民生和防灾减灾,这种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最终损害的还是自身的利益。

务实的防灾理念与举措

与欧美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始终秉持务实的防灾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即使是普通民众,也能随口说出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这足以说明中国在防洪抗旱方面已经相当成熟。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兴建了一大批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

截至2023年底,中国拥有水库9.5万座,库容接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水利体系。

这些水利工程,不仅有效地抵御了洪涝灾害,也为农业灌溉、水力发电等提供了保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长江、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滋养了中华文明,但也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给沿岸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为了驯服这两条桀骜不驯的河流,中国建设了很多水利工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峡大坝。

这座举世闻名的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有效控制了长江洪水,也为中国提供了清洁能源,成为中国水利工程的典范。

与西方国家注重灾后补救不同,中国更注重事前预防,将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前布局,未雨绸缪,这种务实的行为,使得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更加从容和有效。

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挑战,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反思自身的不足,并尝试学习中国的经验,西班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西班牙遭遇特大洪灾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防灾策略,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灾后救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于是,西班牙政府宣布实施一项总投资达23.76亿美元的计划,用于补偿受灾农民,并建设相关水利设施。

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外,西班牙还借鉴中国的经验,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用水规定,例如,对违反用水规定的市民处以高额罚款,并向不遵守用水规则的家庭发出警告信。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西班牙还制定了长期的水文规划,计划投资228.44亿欧元,用于建设智能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

这表明,西班牙正在逐步转变观念,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从重视灾后补救转向重视事前预防。

西班牙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挑战,包括资金不足、技术瓶颈、观念转变等等。

然而,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经验,西班牙就一定能够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资料

南方周末【2024年11月10日】《西班牙洪灾与拆除水库运动:如此“回归自然”带来了什么?》

虎嗅网 【2024年11月11日】《一场洪水为何能夺走一个欧洲发达国家223条人命?极端暴雨的致命教训》

2024西班牙暴雨百度百科

0 阅读:0

从菡爱八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