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谁会用“微信送纸巾”

张书乐 2025-01-31 12:51:12

马化腾的春节新年俗攻略,似乎没拿下什么阵地。

原本有望创下继红包之后的第二大现象级功能的“微信蓝包”,其在春节期间的“送礼”表现在用户端似乎未及预期。

不少用户对该功能的使用热情反应平平。

有媒体报道称,某用户在除夕早上想发红包的时候,才发现旁边不知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个送礼物的新功能。

尝试点开后发现,首页标注“大家都在送”栏目推荐给自己的礼物竟是纸巾。

“谁大过年的送别人九块九30包的纸巾?”该用户戏谑道。

作为今年春节的“重磅”,微信送礼物,曾经被寄予厚望。

在腾讯2024年度员工大会上,腾讯CEO马化腾也提到,希望外界不要对这个功能过度吹捧。

同时,马化腾还说,微信想用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成为一个电商生态连接器,发挥社交的力量,更追求慢工出细活,做成精品。

显然,来自腾讯最高层的低调的奢华,才是“微信蓝包”最大的依仗。

腾讯甚至赶在春节来临之前,给微信“送礼物”功能完成了一次重要迭代。

近日,微信将“送礼物”功能与群聊场景进行了打通。

目前在群聊页面的工具栏中,已加入“礼物”标签。

用户点击进入送礼页面后,可填写礼物份数。

此外,在商品端,用户点击“送朋友”进入送礼页面后,与之前“选择朋友”不同,现在变成了“选择聊天”。

在这里,用户既可以选择某个微信好友,也能选择微信群。

在此前十天,微信团队刚刚将“送礼物”功能接入聊天场景,使其获得了与“红包”相同的超级入口。

这次再将其与群聊打通,标志着“送礼物”功能已经全面融入微信的社交场景。

微信群 “蓝包” 的商品选择范围广泛,支持微信小店内除部分线上教育培训类目外,原价不高于1万元的商品。

群友点击收取礼物后,填写收件地址,便可通过快递收取礼物。

若24小时内未收下礼物,系统将自动退款。赠送出去的礼物不支持转赠给群里其他朋友。

从去年12月18日开始灰度测试“送礼物”功能以来,微信团队一改常态,对该功能进行了多次迭代。

以往,微信团队习惯在产品形态相对成熟时才会推送给用户,因此产品上线后很少出现短时间内进行多次重大迭代的情况。

目前微信“蓝包”功能已全量上线,且与“红包”功能并列,占据了此前“转账”所在的“超级入口”位置,“收藏”被挤到了第二页。

这一调整引起了部分习惯“转账”所在位置和想要快速找到“收藏”的用户不满。

一些用户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如何调整功能区顺序”和“关闭送礼功能方法”等求助帖。

同时,据九派财经采访发现,其采访的大多数用户对微信送礼物功能都不知情,甚至很无感。

有望重现当年微信推出抢红包盛景的送礼物功能,为何在春节遇冷?

对此,九派财经记者王芊蔚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红包一分十分都是爱,礼物一元十元惹白眼。

同时,红包场景和送礼场景,覆盖范围明显不同。

红包本身就是春节习俗,而且覆盖范围可以是整个半熟人范围。

亲戚朋友同事皆可发,甚至群里的陌生人也能抢,图一乐。

可让你给不认识的群友送礼物,你会乐意吗?

送的礼物,亲朋好友不感冒,合适吗?

你怎么确定人家真的需要一卷纸巾呢?

不得不说,送礼物尽管也是春节习俗,却只是小范围使用,属于熟人中的“利益相关人”范畴。

而且,尽管讲求礼轻情意重,但也有一定之规。

此外,微信送礼物属于电商范畴。

红包即刻可拆,情绪价值秒达。

礼物还在路上,情绪价值延迟送达,还不是拆盲盒。

加上推出的时间为春节,就显得方向对了、步伐错了。

受限于春节物流的特殊性,收礼人地址填写的社交瓶颈等,都比直接撒钱、多少不限的红包情绪价值要更为现实和功利。

在没被用户脑洞大开玩出特别的消费场景状态下,遇冷也就变得自然了。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0 阅读:92
张书乐

张书乐

长期坚持在IT和游戏领域呓语的非权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