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扬州到天堂寨,往返一千多公里,是一次“千里挺进”。可是,比起当年刘邓大军的“挺进大别山”,我们连“小儿科”都说不上。
在一幢很普通的徽派建筑里,居然有机会看到恢复的刘邓总指挥部。一幅幅黑白老图片,将游客带到那艰苦卓绝、金戈铁马的几十年前。那是当时历史的再现!
游玩安徽金寨县天堂寨,不仅仅为了欣赏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著名的红色之旅!天堂寨所在地金寨县,产生了新中国一百零八位将军。他们是投身革命的无数金寨儿女中的杰出代表。金寨县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总指挥部门口,有刘邓二人塑像。他们眺望远方巍巍群山,貌似举重若轻地谈笑。他们的心中,恐怕一秒钟也不得清闲。他们用无限的智慧,在大别山开发新的解放区,牵引和调动国民党军队一百六十个旅中约九十个旅的兵力,有效保证了其它战区的顺利开展,缓解了党中央的危机。
那时段,党中央正面临最大的困难。毛爷爷给刘邓发了密电,大意是希望他们部队能直插国民党后方,迫使国民党军队采用围魏救赵计策。从时间维度来看,那时候,应该是胡宗南进攻中党央根据地,中央采取战略撤退,亦即是小说《保卫延安》表现的时段吧。
对大别山,个人其实并不了解。除了自驾游经过。所了解的大别山全部,是小说《桐柏英雄》,是电影《小花》。
更多的知识,来自“小花”共同演绎者们刘晓庆、陈冲和唐国强青春灿烂的脸。在天堂寨曲折险峭的山道攀爬着上上上下下时,脑海里反复回响的“妹妹找哥泪花流”与“绒花”的旋律。这两首不是情歌的情歌,被李谷一表达得如泣如诉。
艰难行走在冰冷陡峭的山崖台阶,眼前仿佛出现女游击队长为了抢救伤员而膝行前进的镜头,是她双膝流血时坚持不懈的英勇。
安徽的天堂寨,是大别山第二高峰。主峰天堂峰海拔一千七百二十九米。高峰之巅,历史上被土匪占据。这样的有利地形,被土匪长期盘恒,是解放全中国的一块绊脚石。想象一下,刘邓大军们不但要与国民党的正规军殊死决战,同时还要承担剿匪的任务。
刘邓二人足智多谋,用“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中没有的计谋,充分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果敢的战斗作风,率领大军完成了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
历史上的天堂寨,是个土匪窝子。现在游览区大门的设计,颇有遗风。进门的那一刻,想到了“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土匪们。他们的“切口”是什么?不会和东北的土匪一样吧。想当年,杨子荣初见座山雕的紧张惊险,在今天不过是精彩的故事。当年赌的是项上人头。那句“还是九爷好”引发的喜感,是戏剧冲突的需要而已。
行走在或艰险或陡峭的山间,眼前不断幻化出土匪们进进出出的场景。一百年不到,历史的天翻地覆,不要说土匪,就是金寨县的将军们,又有谁能预计到?这里的点点滴滴,都是刘邓大军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安徽有好几座著名的山。以我的认知,黄山排名第一。因为黄山名头太响,原来古徽州的名字被更改为黄山市。像水墨画一样的古徽州,在一座大山前失去了存在感。只有那些粉墙黛瓦的建筑,留存了古徽州抹不去的历史与辉煌。
大别山,有点像湘西的乌龙山。巍巍大别山中,曾经有过多少烧杀抢掠的土匪?毫无疑问,这里自古有尚武彪悍的民风。新中国一百零八位将军被授衔,从另一意义上证明尚武的一脉相承。
刘邓塑像,邓小平微微前举的右手,仿佛在高声招呼什么?他会说什么呢?一句很多电影里都使用过的台词浮现在脑海:“为了新中国,前进!”
成千上万的战士们,随着这声招呼,奋不顾身地往前冲。前面的战友倒下了,后面的人没有一秒钟犹豫,勇敢地前进,一直到全国胜利,刘邓大军前进的脚步都没有停止。国民党被打到了一隅的台湾岛,大别山的土匪,也被彻底剿灭。
风雨兼程赶往金寨游玩,没想到还有这份收获。假如历史退回几十年,颇有“大哥”气质的某人,会不会是大别山某个山寨的女大王?然后,然后在刘邓大军的一往无前时,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一次,千里挺进大别山,为了一次游玩,去体验不一样的文化,感受不一样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