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时间飞快流逝,人们喜欢说“白云苍狗”;表示一种情绪,人们喜欢用“云淡风轻”形容。我却最喜欢秦少游的《鹊桥仙》几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七月初七。这是看“巧云”的日子。这是姑娘们躲在葡萄架下偷偷“乞巧”的日子。这是一对苦命情人名正言顺相会的日子。却是“飞星传恨”。作者的目光,从一朵云、两颗星,延伸到整个“银汉”。
织女的一双巧手,能将天上的云,织出万种风情。牛女二星,却情重恨深。银汉迢迢,距离远胜人间的关山阻隔。见一面,何其难也!可是,只要有真爱在,即便一年只有一次见面的机会,也比“百事哀”的贫贱夫妻,好了无数倍。
我不知道,作者是真的潇洒,还是假的豁达。因为下阕一句“忍顾鹊桥归路”,暴露了真实的情感。秦学士是婉约派的代表。他的词大多深情婉转,凄丽动人。这首“鹊桥仙”同样如此。在文字表达上,明显有一种故作潇洒的韵味隐藏其中。
扯远了。只说“纤云弄巧”。古人认为,天上的云,都是由织女巧手织出。今天,最好看的丝织品叫做云锦,大概便是来自这里。手工产品不同于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所以,每一朵云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少年时,看云在乡村广袤的田野。夏日傍晚,躺在长条凳上,看天色渐渐黑下来。看天黑前火红的晚霞。尤其到夏末秋初,天上的巧云,三分像七分想,想什么像什么,真是太好玩了。或许,这便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最早动因。
看天上的云,伴随着听了无数次被人重复的牛郎织女故事。每一片云就有了故事,每一颗星便有了深情。当然,这是我们普通人在看天、看云、看星星。伟大人物怎么看?他不需要仰首观看,而是低头俯视。站在大海边一块礁石上,他看到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多少次站在海边,学着曹孟德那样去观沧海,却没有一次能看出“日月之行”与“星汉灿烂”。不过,也不是什么都看不到。看到了很多很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风格的云。“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无需欢喜,更不必讶异。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这是徐志摩的诗,也是大海看云的真实写照。
云和云相遇,又被风吹散。无情的转身离去,化为清风。多情的难以忘怀,化成了泪水,滴滴答答落到人间,被称为雨。孟庭苇有歌曲《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说的便是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感觉。
看云,不要看雨做的云,要看晴朗天空中,飘飘洒洒的白色云朵。第一次被白云惊艳,在去往宜昌的江轮上。船行江中,或许有了太多的空闲,常常在甲板溜达,逛来逛去。忽然,一朵巨大的白云,在两座山之间探出身子。那一次,被云的美惊到。想不到每天看到的云,也有如此震撼的力量。
天空,是巨大的画布。画家,是老天爷自己。雨后的彩虹,诗人这样写:“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那是浓墨重彩的绚烂,充满诗意的缤纷。淡如水墨画的天空,是阴天的常客。虽然所有的颜色都被命名,“天青色”是什么颜色?只有在天上看!
星星月亮,都可以看。初升的太阳,也好看。老天,从不辜负你的任何一次多情的凝视。没事的时候,就去看看天吧。不需要门票,不需要预约。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
这些有着迥异风格的各色的云,都是织女的梭子往返穿梭的杰作吗?“纤云弄巧”,是说巧夺天工的云彩,都是“弄”出来的?
不知道,那就来看天吧。老天爷永远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