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元朝的事之前,我有必要先简单聊聊“中国地理”和“中国历史”的情况。
上图是亚欧大陆的地形图。东亚这片地方,是亚欧大陆真正的“次大陆”,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岛”。
其东北部,是极其寒冷的沼泽和森林。举个例子,在大家的印象中,莫斯科是很冷的,然而,比莫斯科纬度更靠南的“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常年平均温度比莫斯科还要低。
茫茫森林、寒冷的气候、遍地积水的沼泽,使得这里在古代就是一片通行的禁区。
正北方是蒙古高原,其中心地带存在大面积的戈壁、沙漠,古称“瀚海”。而且与东北一样,这里的冬季也是极其寒冷,乌里雅苏台就曾出现过零下五十度的极端天气。
再往西北看,更是极端中的极端,塔克拉玛干沙漠自不必说,帕米尔高原则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地形最崎岖的高原,这也是天然的屏障。
西南方就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大部分地方现在都近乎是无人区。
再往南一些就是横断大山,这里到处是深山、河谷、密林,简直就是天然的隔离带。
正南方是中南半岛,也是地形崎岖,多热带、亚热带雨林。
东方是大海,相对于陆路,坐船反而是相对容易的交通方式。
可以这么说,在19世纪中期之前,或者说是在蒸汽机轮船、铁路出现之前,中亚、南亚以及更西面的乱七八糟的政权、国家,都没有可能向东方投入一万人以上的兵力。即便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投入的陆军也不过4000人。
综上,东亚地区天然就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隔离带,在古代是天然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离的。
隔离有什么特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说说不隔离的特点。
像中东,北通巴尔干、西连波斯,地中海也不算广阔,与南欧也有海上联系。所以,现在的埃及,与我们教科书上的古埃及相比,除了地方没变,人种、文化、语言、宗教,全都不一样了。
再譬如印度,由于这片所谓的“次大陆”与中亚、西亚之间存在辽阔的、可通行的印度河平原,所以其历史上就先后被雅利安人(中亚)、波斯人(西亚)、马其顿人(西南欧)、月氏人(中亚)、伊斯兰化蒙古人(中亚)、葡萄牙人(南欧)、英国人(西欧)入侵并统治,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被统治区的文化、人种。现在的印度与教科书上的“古印度”也是完全不同。
就连相对边缘地区,例如西班牙,偏居欧洲西南一隅,按说是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可是,这个地区在公元3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8世纪时,分别由不同种族的统治者统治、信奉不同的宗教、说着不同的语言。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欧洲、印度、中亚地区,属于同一民族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发色、瞳色、肤色及其他体貌特征。只因为人家的历史太乱,从外地来过的爹太多。
所以,西方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种族”、“宗教”概念,因为通过这两种人为设定的“概念”,可以有效地区分辨“敌、我”,划分人群。
看完这些,相信你就能明白地理隔断的特点了。东亚这种地理隔断使得独立的文化能够形成,并能够持续地传承而不受外界的干扰。用文字举例,在我有限的知识中,我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种主流文字能够传承超过三千年。
在这种独立、封闭的文化背景下,又产生了独立的“世界观”、“历史观”。这里,我用先秦时期的历史举个例子。
在这一时期,也是中国这个概念形成的“酝酿期”,中国范围内也是存在多股势力的。
我们都知道,上古时,黄帝(红山文化)联合炎帝(仰韶文化)大战蚩尤,前两者还得到了东夷(大汶口文化)的帮助。
从此之后至公元前207年,即是华夏(即炎黄的后人)与东夷的角逐。注意,这里的“东夷”,并非后世对东南少数民族和女真人的称谓,这里的“东夷”其发祥地就在鲁西南地区,泛指河南以东的人群。
这段时间的历史传承即为:尧(华夏)→舜(东夷)→禹(华夏)→夏(华夏)→商(东夷)→西周(华夏)→春秋战国→秦(东夷)
这些都是有明确记载的,举几个例子。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孟子注疏》 ●卷八上·离娄章句下
当然,这种称谓也并非固定的,例如,同样是“周”,不同书中的定义也不同。
正义曰:惟武王既克商,华夏既定,遂开通道路於九夷八蛮。《尚书正义》 卷十三
这里将“周”定义为华夏。
文王生於岐周,卒於毕郢,西夷之人也。《孟子注疏》 ●卷八上·离娄章句下
这里则将“周”定义为“西夷”。
然而不管是什么“夏”、什么“夷”,大家都是中国,即:“舜至(周)文王,千二百岁。得志行政於中国,盖谓王也。”
春秋战国这段乱世,也是这两大集团。
春秋早期的近百个诸侯国,绝大部分是姬姓后人的属地,即出自华夏,像鲁、燕、郑、陈、蔡、许等,它们大都位于当时相对富裕的中原地带。
边缘地区的诸侯,则多非姬姓后人,像齐(太公望创立,东夷)、秦和赵(非子创立,东夷)、宋(殷商后人,东夷)。
还有新入群的部分诸侯,像楚、吴、越,关于这三个诸侯的起源,一般人叨叨不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楚辞》,看看屈原给自己的祖宗找了哪些名人亲戚。
在这里,如果我们套用西方的“民族”概念,那么无疑应该是“东夷族”大战“华夏族”。然而这段历史却并非如此,秦和赵同宗、同源,它们之间一样不少打仗。
同样,这两大族群的文化,都融入了“中国文化”概念。
例如:东夷的图腾是玄鸟,华夏的图腾是龙和花,即演化为我们现在民间的龙凤呈祥。
再例如:我们现在的汉字,即起源于殷商的甲骨文。
以上这些内容,即为教科书中所说的“民族大融合”。
就在这段历史结束的节骨眼,又发生了三件大事,彻底为“中国”概念的形成、延续奠定了基础。
其一,始皇帝统一六合,这是地理上的统一,意义不再赘述。
其二,就是始皇帝的“书同文”,其意义甚至不亚于其统一六国。
现在国际上,主流文字都是我们常见的“字母文字”,即“表音文字”,典型代表就是英文。
通俗点儿说,这种文字就是将语言通过字母“拼写”出来,属于“一维文字”,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好学。
但是,这种文字有相当大的弊病。
因为地形、国界的阻隔,时间一长,原本一个读音,会在各地方形成细微差别,俗称“方言”。而这种差别,又会引发拼写的差别,形成“相近但不相同”的文字。
例如,德文的Haus相对的是英文的house,发音几乎完全相同,文字却不相同;德文的家庭成员称呼Mutter、Bruder、Onkel,对应英语的mother、brother、uncle,意思一样,读音相近,拼出的文字却不一样。
这样,就天然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文字体系,而文化体系最基础的就是语言文字体系,毕竟除了绘画、雕塑,文化最基础的表达方式就是文字。
而汉语则属于表意文字下的词素音节文字。说得太复杂大家也不懂,说白了,这是一种“二维文字”,它的文字与语言是分离的。
这种文字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难学;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不管是广东话、潮州话、粤语、东北话、普通话,即便是它们读音千差万别,但文字是一样的。
而统一文字的,正是始皇帝。
在战国那会儿,因为持续数百年的分裂,各国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体系,如下图:
由上可见,这些文字之间的差距甚大。如果始皇帝没有“书同文”的举动,则这种差异会持续下去,如同一国之内并存几个势均力敌的文化民族,缺乏向心力,再次分裂是迟早的事,甚至可能会形成欧洲般的版图。
其三、儒家文化核心思想的形成。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在我看来即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大家都想要无限的金钱、土地、女人。然而,在生产资料有限、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通过道德约束少数人无限的欲望,使得大部分人能够获得一定的生产资料用来维持生计。
用比较原始的教义解释就是: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承认人的本质欲望)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是说作为统治者得民心的手段,即你想要的就要适当地分配给被统治者一些,你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在被统治身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很容易懂,不解释了。)
朱熹的总结则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即“存天理、灭人欲”。通俗点儿解释一下。
你每顿饭想吃一个馒头,这就是“天理”,是非常合理的、是应该被支持的;你每顿饭都想吃海参、鲍鱼,这就是“人欲”,是不合理的、是应该消除的。
在那个年代,朱熹想不出“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关系”这种概念,只能用这种比较形象的话语来表示。
也就是说,儒家的核心思想是,生产资料的持有者少吃一点儿、少兼并一些土地、少找几个老婆,让平民有口饭吃、有地种、能找个女人结婚。
同时,普通人之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互相帮助,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个思想在今天看来是比较“不人道的”,但是在古代,那是相当、相当先进的。东亚这片地方,只要有一个统一的政权施行这种统治政策,不用三十年人口就会成为世界第一。
而有了人口,就有人头税、就有地租、就有兵源,加上统治者稍微靠点儿谱,这就是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
当然,这种政策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当人口膨胀到一定阶段后,地就会不够种,就会饿死人,老百姓就会要求土地再分配,就会暴力起义,统治就会崩溃,接下来进入割据势力混战阶段,人口大量死亡,获胜者对土地进行新一轮分配,如此往复。
好啦,到这里,就形成了古代中国的概念。首先是统一的政权,表象是以汉人为主体、兼容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推崇儒家文化,以汉语作为主要语言,以汉字作为主要书写文字。
以上条件,元朝无疑是符合的。
这里呢,除了以上三条,我自己还要加一个条件,其实这个条件就是为元、清设立的,即:当政的少数民族政权,必须曾经被中原王朝直接管辖过,或者是中原王朝的臣属之国。
在世界史上,被击败、被统治并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像大家津津乐道的法兰西,人家在拿破仑那会儿就曾攻入过柏林。法军的军纪之“良好”,以至于拿破仑不得不下令紧急建立六个野战性病医院。拿皇自己也没闲着,他伙同沙皇还调戏过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的老婆。
然而过了六十多年,普鲁士反过来就把法国按在地上摩擦,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有来有往,并不丢人。
丢人的是什么呢?
是你从来没有赢过。
像印度的达罗毗荼人,即大家印象中“卷发、黑乎乎”的印度人,他们是印度这片地方的原住民,曾经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体系,人口基数也很大,约么在2-3亿之间。但是,在印度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他们从来不是印度这片土地的主人。这种情况下,“达罗毗荼人”就是彻底的“被征服民族”。
所以,我加入上文所述的条件,就是为了区别于这种情况。
了解完以上设定,我们来捋一捋元、明、清的事,先来介绍一下诸方势力的渊源。
先是契丹:
“其(契丹)风俗与奚(与契丹同种)、靺鞨(即后来的女真)颇同。至阿保机,稍并服旁诸小国,而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又制婚嫁,置官号。乃僣称皇帝,自号天皇王。以其所居横帐地名为姓,曰世里。世里,译者谓之耶律。名年曰天赞。”
再是女真:
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栗末靺鞨,其五部无闻。粟末靺鞨始附高丽,姓大氏。李绩破高丽,粟末靺鞨保东牟山。后为渤海,称王,传十余世。有文字、礼乐、官府、制度。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东濒海,南接高丽,亦附于高丽。尝以兵十五万众助高丽拒唐太宗,败于安市。开元中,来朝,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置长史监之。赐都督姓李氏,名献诚,领黑水经略使。其后渤海盛强,黑水役属之,朝贡遂绝。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属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最后是蒙古:
蒙古之先、出于突厥。本为忙豁仑,译音之变为蒙兀儿,又为蒙古。金人谓之鞑靼,又谓之达达儿。蒙古衣尚灰暗,故称黑达达。其本非蒙古,而归于蒙古者,为白达达、野达达。其国姓曰乞颜特孛儿只斤氏。太祖十世祖孛端察儿之后,称孛儿只斤氏。皇考也速该又称乞颜特孛儿只斤氏。“孛儿只斤”,突厥语译义灰色目睛,蒙古以灰睛为贵种也。蒙古初无文字,世事远近人相传述。其先世与他族相攻,部族尽为所杀。
由上可见,除了蒙古,契丹和女真与中原王朝都可谓是渊源颇深,两者都曾为中原王朝的臣属之部。
下面,我就站在上帝视角,极简讲述一下这段历史的过程。
一、北宋与辽(契丹)并立,可以理解为南北朝;
二、北宋联合金(女真)攻灭辽,随后金(女真)攻灭北宋;
三、南宋与蒙古联合攻灭金(女真),随后蒙古攻灭南宋,建立元;
四、朱元璋攻灭元,建立明,元朝皇帝北逃,仍称“蒙古”,史称“北元”,后分裂为东、西蒙古,即明朝所谓的鞑靼与瓦剌;
五、瓦剌的马哈木与鞑靼的阿鲁台均向朱棣臣服,接受明朝册封,但是朱棣不断地出兵揍他们;
六、朱棣为联合女真攻击蒙古,设立建州卫,后又设奴儿干都司,羁縻管理、招抚东北地区的女真、蒙古诸部。其中,明朝对建州卫的控制力度最强,朱棣曾两次征召建州士兵出征鞑靼。
七、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崛起,自立门户。
八、皇太极接班后,猛揍蒙古,迫使内蒙古臣服。皇太极从成吉思汗的二十三世孙、蒙古汗国正统继承人额哲的手中,拿到了“全蒙古大汗”的尊号。
这里说明一下,明朝时内、外蒙古合计有7个万户,即七个大部落。其中,位于内蒙古(包括今天的嫩江流域)的有6.5个万户。
九、清军入关,明朝覆亡,清朝成为中央政权。到这里你应该能够发现,其实清朝既是元朝的延续,也是明朝的延续。
十、多伦诺尔会盟,外蒙古归附清廷,清朝统一传统意义上的蒙古(即明朝时期的鞑靼)。
十一、清军攻灭卫拉特蒙古(即明朝时期的瓦剌),统一全蒙。
听完以上叙述,你应该能够发现,其实从完颜阿古打的崛起开始,中国范围内就是汉人、蒙古、女真的“三族演义”,元朝实现了大一统,明朝实现了汉人、女真的小一统,清朝又实现了大一统。
三方联系不断,要么从属、要么结盟、要么战争,而三方之中任何两方联合,就会对另一方形成绝对优势。
看完这些,你感觉我是在描述外国的事情吗?
至于微观层面,三方之间的联系就更密切了,就像用乱七八糟的豆子熬了一锅八宝粥,你很难分得出到底是啥成分。
用明末清初的辽东地区来举例。
李成梁的前任,辽东总兵佟登,女真佟佳氏;
明军千总和济格尔,失其氏,蒙古乌鲁特部;
明军千总石廷柱,女真人,瓜尔佳氏;
女真叶赫部首领,蒙古土默特氏;
宣府总兵刚阿泰,汉人,李永芳的儿子。
到底谁是谁的什么“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