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一台、亏一台,为了活下去,也只能卖!最近,不少空调经销商向家电圈表示,从3月以来,到4月之后,一线空调市场的价格混乱且无序,基本上2、3天就会出现一轮新的低价,商家提货速度都赶不上工厂的降价速度了。
宁言 撰写
为了活下去,难道只能亏本出货了吗?
最近,不少空调经销商向家电圈反馈,从3月到4月,基本上每天啥事没干,就看着线上电商平台一轮轮“打架”了。主流品牌的市场主销空调1.5匹,国补后的价格从1900多元一路下行,已经跌到1500多元,接下来是不是会继续下跌,感觉没有悬念。只等时间给答案!
因为,空调头部大企业的子品牌互联网品牌,其1.5匹主销空调的价格,已经从1500元一路下行降至1000元左右,有的品牌甚至直接降至900元左右。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最近十年来,头部空调企业的市场操作规则和手段,完全就是一轮“打破常规”的组合拳。
今年以来,空调头部企业比如美的、海尔,率先通过“主品牌与子品牌”的车轮价格大战,在一线市场上不只是快速搅动原本“寂静的一潭死水”,激活并抢夺了众多的消费市场和订单,同时还改变了持续多年的空调市场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彻底以零售取代出货,以价格取代营销,以品质品牌助力市场的“三板斧”火力全开。
短期来看,头部空调企业的持续拼价格车轮战,让一线市场上的渠道经销商,陷入了焦虑和痛苦之中。长期来看,这其实提醒所有的空调渠道商家,还等什么,快点干吧!
虽然今年2月空调渠道开盘之后,众多渠道商家普遍采取了“少打款、不囤货”,以及“卖一台提一台”的保守经营策略。但是自3月以来,到4月份空调巨头的价格战,是一浪高过一浪。线上电商平台的国补零售价,一波波下行,让很多渠道经销商陷入了三层困惑:一是“刚提货就亏损”,二是“再便宜也卖不动”,三是为了维持经营“只能选择亏本卖”,跟电商比价格。
当前的这一轮空调价格大战,不只是渠道经销商感到无助,一聊全是泪。在家电圈看来:压力最大、经营最难的,还是众多的中小空调工厂,他们几乎已经陷入了一轮发展的“迷途”之中。
首先,商家不敢提货、也卖不动,中小工厂的市场批发和零售陷入停滞状态;其次,大企业的出货价、零售价,双双低于中小企业的成本价,跟进就是亏损,不跟躺平也是亏损,只能选择观望和煎熬;再者,中小工厂的出路在哪里,活路又是什么?现在是一片“混沌”,大家没有方向和办法,都在等待时间给出答案。实在太恐怖了!
大量空调厂商普遍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之下,一旦出口返内销的情况再度出现,必然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除了海尔、美的、格力之外,包括奥克斯、海信、TCL、小米,以及长虹等具备一定实力的空调企业,必然会将这一轮的低价格战火再度烧旺。中小空调工厂怎么办?显然是没活路了!
同期,占据规模出货优势的电商平台,必然会再次发起对线下渠道经销商的洗牌和清理;而中小空调工厂受制于渠道商家和强势同行的双重冲击,生意将面临一轮新的动荡。
接下来的空调厂商,除了参与内卷,还能怎么办?家电圈认为,今年将是一大批空调厂商的“生死攸关之年”。一方面,所有厂商要么战斗下去,找到自己的活路,不管是代工贴牌业务,还是自有品牌,必须要保证现金流的健康,保证经营的滚动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么就是通过极致和极限的管理提质增效,压缩费用控制成本,保存实力不陷入亏损拼低价的内卷,广积粮多备冬衣。
简单来说,一线空调市场的战斗不会停止,价格可能还会出现新低,商家有可能今天提货明天就得亏本卖,工厂则可能连生产线都流转不动了。所有空调厂商接下来都要停止抱怨与指责,尽可能的适应这种局面,无论是少赚还是阶段性亏损,先将身边的同行熬出局。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