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国际问题学者:俄国内严重空虚,瓦格纳必定兵临莫斯科

尹相强说历史 2023-07-05 19:19:48

尽管对瓦格纳兵变闹剧迅速平息有所预料,但是还是没想到不到24小时,经白俄罗斯总统的调停,最终,普里戈津宣布:瓦格纳将停止向莫斯科继续行进,并调转车头返回位于巴赫穆特后方的野战军营。

消息一出,引四方震动。截止目前,世界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不过,引人深思的是,即使各国权威媒体已经证实了消息的真实性,但是简中网仍然有很多网友表示无法接受。他们破防了。这其中不乏学者、专家和教授。

这不,无意中就刷到一位坐拥百万粉丝的知名国际问题学者、评论员,他的见解就很有代表性,也深刻揭示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人坚信瓦格纳必将兵临莫斯科。

他是这样说的:

“俄罗斯军队大部分都在乌克兰,国内基本没有能力阻止雇佣军兵临莫斯科。一些社交媒体已经在讨论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等人准备放弃莫斯科,乘飞机转移到圣彼得堡。”

“无论真假,这都能说明俄罗斯如今的头号威胁是雇佣军,不是北约、也不是乌克兰。”

“希望经过这次惊心动魄的事件之后,普京能醒悟。当然,如果他还有机会的话。”

怎么看?

简单说几点吧。

鉴于他是百万大V,且是国际领域的知名学者,无疑被很多网友认为是专家级选手。因此,当我看到这个如此离谱的观点时,不由得深思、感慨。

现在,他,无疑是被铁一般的事实给打脸了。但这会影响到他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吗?或许,很大可能并不会。

一、俄乌冲突让人意识到舆论战、信息战和认知战的可怕

一直以来,个人都坚信:当下,身处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会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对世界万物的认知会比上一代人差。

但是,客观说,俄乌冲突以来,舆论场的种种乱象,都让人感慨:原来所谓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在这个问题上,并不见得就比普通网友看得更透彻、更专业。

那么,这些被认为很专业的军事大V是真的在真实水平上不如普通网友吗?

不!个人愚见,拥有更高教育背景,理应掌握更好的逻辑分析能力的专家学者,之所以步步遭到打脸,很可能是深受立场和深受立场和思维僵化束缚。

二、木春山其人

好奇之下,就对这位知名学者、百分大V进行了简单了解。

于是,现在可以说基本搞清楚他为何会如此坚信:瓦格纳必将兵临莫斯科。

原来,就在几个小时前,他还曾发表一篇雷人的文章《普京讲话 赌上自己的未来 普里戈津:俄罗斯会有一个新总统》。

该文核心观点就是“引述”普里戈津的声明:普京做出了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很快俄罗斯会有一位新总统。

怎么说呢?暂且不论文章观点正确与否,首先,他就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据悉,在普京讲话后,普里戈津同样也发表声明,但它的原话并没有提及俄罗斯人将会有一位新总统。具体内容如下:

“瓦格纳是爱国者。反对瓦格纳的人往往聚集在败类周围。总统普京犯了下个错误:因为,瓦格纳没有人会应总统、FSB或其他人的要求认罪。瓦格纳关心祖国的命运。 而且不会容忍背叛。”

显然,这位学者疑似标题党,且可能存在过度解读、曲解新闻当事人言论的现象。

三、就军事角度浅析:为何要说俄国内严重空虚、瓦格纳必定兵临莫斯科的观点是离谱的

1、瓦格纳之所以一路迅速畅通无阻,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瓦格纳和俄正规军实则有共同的底线和起码默契:那就是在普京作出最终决定之前,俄正规军和地方警察不会对瓦格纳真正动手。毕竟,谁都知道,瓦格纳在特别军事行动中,战绩卓越。而对于瓦格纳而言,不率先开枪、不企图割剧是瓦格纳必须遵守的底线,否则普里戈津将迅速面临内部分崩瓦解的局面。

第二,瓦格纳打着的是替在俄国防部导弹打击中伤亡的战士讨公道的旗帜。在事情没有定性或真相未明之前,民众、军队保持观望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并不等于支持瓦格纳。

第三,俄罗斯当局和民众其实一开始就知道瓦格纳几乎不可能成事。特别是在俄罗斯各大强力部门和各大重磅人物表态不支持瓦格纳的行为后,所谓的瓦格纳兵结局就已经注定。因此,瓦格纳“兵变”闹剧被迅速平息是完全意料之事。至于所谓的美西力挺,俄罗斯核武器和军队绝非是小孩的玩具。

2、很多人无限高估了普里戈津对于瓦格纳的撑控力以及瓦格纳的实力

说到底,瓦格纳集团只是一个约2.5万人、以轻装步兵为主,绝大多数技术兵器需要依靠俄国防部补给的准军事组织。并且,普里戈津只是瓦格纳的老板,普京对他的帮助和影响远超很多人的想象。严格来讲,普里戈津还不能说是类似中东地区的那种“佣兵团领袖”。

此外,必须明白一个基本事实是:超过90%的瓦格纳都是俄罗斯人。其中,相当大的一批人是前囚犯。正是普京的决定,让他们也有改头换面的机会,进而通过战争,成为俄罗斯的英雄。并且,瓦格纳的家人都在俄罗斯各地,兵变的后果将十分严重,这点对于成年人而言,不用多提。

总之,可以说,大多数人加入瓦格纳肯定不是为了兵变。面对俄当局的分化、拉拢和瓦解,普里戈津对于瓦格纳的掌控力其实是有限的。

3、俄国内严重空虚?

对于这一点,个人十分不认同。首先,这名知名学者是专门研究国际问题的专业人士,那么,其理应知道:以美国米利将军为首的军方对于俄罗斯军队的评估,理应对俄罗斯当前的军队规模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客观而言,眼下,俄罗斯大部分军队其实是国内,而非是在乌克兰境内。毕竟,开战前,俄罗斯军队总规模就超200万。冲突爆发后,进入乌克兰负责特别军事行动的约20万左右。此后,在去年9月底因为乌克兰军队第二、三梯队的成形,兵力悬殊已经十分突出,因此俄罗斯一方面主动收缩防线,另一方面紧急开始局势动员,征召了32万动员兵。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动员兵并不占用俄罗斯国内的军事力量。而是直接从退役军人中重新招募。换言之,俄国内军事力量基本没有变动。直到12月左右,俄罗斯基于与北约对抗风险的加剧,进行军改和扩军计划。目前,俄方透露,已经新招了11.5万合同兵。

也就是,与乌克兰宣传者所说不同的是:俄国内军队规模不降反升。而这主要就是为了应对北约下场或者应对与北约全面开战。当然,这是最坏的情况。现实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这也解释了,为何打到现在,乌克兰持续要求美西提供F-16战斗机,但美西始终回应是筹备、培训当中,至于实际落地可能仍需要漫长的等待。

结语

俄乌冲突实质是俄美博弈,是两种世界秩序的激烈碰撞,其战争结局很可能一如70年前。

此外,对于我们而言,俄乌冲突中也让人深切感受到美西强大的舆论能力。

0 阅读:20
尹相强说历史

尹相强说历史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