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重要国家倒向中国?在华工厂倍受质疑,还被美国要求经济脱钩

收收说故事 2023-05-16 14:57:56

本文大约2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欢迎评论和转发

德国真的不高兴了。

5月10日,大众汽车董事长汉斯-波茨在德国柏林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演讲时,突然遭到了不明人员的“蛋糕袭击”。

虽然事发突然,但是波茨的身手还算不错。

看到有物体飞了过来后,波茨迅速扭动身体,因此这块蛋糕没能砸中波茨,只是砸到了波茨身后的墙壁上。

投掷蛋糕的人很快被现场的保安叉了出去,但是年会也被迫中断了。

谁要袭击波茨?为了什么?难道是什么个人恩怨吗?

不是,袭击波茨的原因,是与中国有关系。

23年,大众与中国上汽集团在新疆投资建设了一家工厂,这家工厂已经正常运转了很多年,

但近年来,这家工厂却频频遭受质疑。

许多德国媒体指责大众在新疆的工厂参与所谓“强迫劳动”。尽管大众已经做出过解释,甚至放出了现场视频,但是依然频繁被人针对。

这次“蛋糕袭击”事件,看上去是在针对德国大众,实际上是在针对中国。

那么问题来了,23年德国大众就已经在中国开了工厂,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为什么到了最近几年,反而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原因很简单,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现在不好了。

德国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在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美国正在逼着德国跟中国“翻脸”,逼着德国跟中国“经济脱钩”。

这种要求,是把要德国经济彻底毁掉。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欧洲经济好不好,全都得看看德国的“脸色”。

那么德国最近这两年来的经济情况怎么样呢?答案是不太好,这里面美国是最大的“负面因素”。

一方面,德国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德国国内许多工厂不得不裁员求生存。

新冠疫情让许多德国出口加工企业遭遇市场“寒冬”,甚至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和倒闭的情况。

例如20年,德国著名的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狂亏了164亿美元。

为应对这种情况,蒂森克虏伯不得不忍痛裁掉了将近7000名员工。如此庞大的裁员规模,在蒂森克虏伯的发展历史上非常罕见。但这样的损失,德国尚且还能接受的了,毕竟这种大流行病的问题,受到影响的不止德国一个国家。

但是另一方面,德国经济遭到了俄乌战争的影响。

战争开打后,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锐减。得不到廉价的天然气,德国企业就不得不从他国求购高价天然气,以至于德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飙升。

受到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德国不少老牌工厂已经纷纷倒闭。

去年9月份的一份数据显示,德国企业当月破产的企业总数量就高达762家,比去年同期高了35%以上。而且从当年9月份开始,每个月倒闭的企业数量还在高速攀升。

这些倒闭的企业中,不乏德国著名的“百年品牌”。

如成立于1927年的“施耐德博士”。这家企业主营汽车产品供应,与奥迪、宝马等都有合作。“施耐德博士”的破产,不仅是德国企业的重大损失,也是对全球汽车供应链市场的巨大冲击,而这背后的原因,正是因为俄乌战争。

可见,舒尔茨领导下的德国,日子真的不好过。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自然就要想办法恢复经济。

现在放眼全球,能够长期保持整体经济稳定增长的国家还能有谁呢?是日本吗?是韩国吗?答案可能都不是。

目前全世界所有国家中,能常年保持稳定经济增长,且对世界经济做出比较大贡献的只有中国和美国。

美国和德国的关系自不用说了。

德国是北约国家,是美国的坚定盟友。美国还在德国存储了大量的“核弹”,对德国的信赖是100%。

但是从“利益”角度去看,美国对德国是“既拉拢又打压”。

因为德国和法国都想脱离美国,他们希望在欧洲搞“战略自主”,把欧盟变成多极化世界中的“一级”。

欧洲战略自主的主要推动者,就是德国和法国。

但是从国际关系角度来说,德国和法国的行为是与美国的全球利益相违背的。

美国不愿意看到俄罗斯崛起、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自然也不会愿意看到欧洲的团结和崛起。

德国现在对美国的打压行为和做法,一定是深有体会的。

有句话说的好,“做美国的敌人很危险,但是做美国的盟友更危险”。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估计德国近年来深有体会了。

俄乌战争中,美国除了援助乌克兰大量武器装备之外,也要求欧洲盟友都得跟着援助乌克兰。德国把最新锐的“豹”2坦克也援助了出去,目的就是为了讨好美国。

但是从利害关系上而言,俄乌战争持续下去,对德国经济的伤害非常大。

俄乌战争久拖不决,从最终结果来看,乌克兰的损失自然是最大的、损失第二大的可能是整个欧洲,当然也包括德国,俄罗斯的损失反而可能是最小的。

乌克兰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乌克兰人口流失严重、军事力量损失巨大、许多大中城市也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直接经济损失就要超过1万亿以上。乌克兰已经在战争中沦为“废墟”,这样一个国家,不管是对美国和欧洲,可利用的价值都已经越来越低了,乌克兰的损失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其次损失比较大的当然就是整个欧洲了。因为整个欧洲都买不到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能源了,德国面临的经济“寒冬”,就是目前欧洲面临的经济困境的一个缩影。

德国的想法很简单,一方面就是希望战争早点结束。另一方面,德国希望能和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国,有更多经济方面的合作,但即便是如此正常的想法,也会受到美国的“打压”。

就在5月10日,美国媒体报道,德国政府批准了中国中远集团购买德国汉堡港口码头24.9%股权的交易案。

德国汉堡港口有7个码头,是欧洲最重要的物资中转地之一。

本来2年前,中国就已经计划了好了要购买该码头的股份,但是在美国的干扰下,德国国内的右翼势力拼命地阻止中国的收购行为。其背后的逻辑,不过是西方一再强调的要与中国“经济脱钩”。

其实从现实角度而言,德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摆脱中国。

就拿汉堡港口来说,目前该港口大约1/3的转运货物都是从中国来的。如果没有了这些货物,汉堡港口的收入将急速锐减。

那么明知道中国这么重要,德国国内为什么还有人反对中德经济合作呢?

其实不用说也知道,这是美国给德国下的“命令”。

中美关系恶化了,美国就见不得其他国家和中国有非常深的经济合作。美国对德国输出的是“与中国经济脱钩”这样一套价值观。

如果德国真的相信了、执行了,毫无疑问德国就掉进了美国的陷阱里。

不过这次德国朔尔茨的反应是值得称赞的。朔尔茨在访华前夕,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德合作的必要性,阐述德国为什么不能够和中国在经济上“脱钩”。另外这次汉堡港口收购案的成功,也和朔尔茨的坚持和努力分不开关系。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德国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可能事事都跟着美国走。

作为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也是北约集团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德国不按照美国的所谓政治正确行事,不执行美国所谓的“脱钩”,反而强化了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允许中国收购汉堡港的股份,无疑是倒向中国的重要举措。

尽管在华工厂受到质疑,但是德国也清楚,如今没人能够阻止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如果不和中国展开经济合作,吃亏的也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中国。

0 阅读:83
收收说故事

收收说故事

90后,山里娃,文艺女青年